如何破解学生在政治考试中出现的“老大难”问题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在政治考试中出现的“老大难”问题的主要表现
  1基础知识不扎实。
  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政治老师都特别注重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甚至还要求学生做了大量的笔记,但在考试时还是暴露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2审题不仔细。
  题目要求选错误的选项,学生选成了正确的选项;或者题目设问的角度是政治生活角度,而学生却从其他角度进行作答,这在主观题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3答题不规范。
  很多学生在答题时无条理性,不会用政治术语作答,答案过于口语化。
  4时间分配不合理。
  绝大多数学生都感觉到高中文综考试的时间不够用,特别是花在政治学科主观题上的时间较多。在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部分学生要么先做完历史和地理题,再来做政治主观题,要么匆匆忙忙把材料浏览一下,甚至有的学生材料都来不及读就直接作答,这样的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5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学生在考试时,东想西想、左顾右盼,有些学生的身体局部会不停地或间歇性地颤抖,也有的学生会不停地看时间,看监考老师,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发呆。这些都是做题时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6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
  一些学生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肯定考不好,于是在政治主观题上就会消极应对。
  二、如何破解学生在政治考试中出现的“老大难”问题
  1进一步明确多重目标。
  进一步明确政治学科考纲目标、学生学习目标、教师教学目标及德育发展目标。有目标就有方向,有方向就有动力,有动力就会去努力。
  2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就高中政治课程而言,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十分重要。
  3加强对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的培养。
  有部分学生自己平时很用功,对教材的相关知识也还比较熟悉,可就是每次考试下来的成绩与自己的付出和水平不成正比,甚至还会出现严重下滑的情况。当我们拿过这些学生的答题卡后会发现,学生在答题技巧和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答题无条理性、出现原理和材料两张皮的现象等,教师应针对这些问题加强训练。
  4关注时政。
  很强的时政性是政治学科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政治考试的一大难点。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如手机、网络、书籍等,这些本应该成为学生获取政治信息资料的有力载体,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大多数学生对时政的关注度不够高,他们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两耳都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故事书”。老师和长辈应该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手机和电脑等可以帮助自己在学习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能够让自己在思想上更加进步和健康。
  5要注重培養学生的自信心。
  在临考前,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为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千方百计地让他们能够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
  总之,教师在每次考试后应避免出现“蜻蜓点水式”的分析,不能只注重分析考试的结果,更应该注重分析考试的过程,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别再让那些“老大难”问题困扰学生。
其他文献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年平均温度13℃,年平均降水量540 mm左右,适宜多种经济树种种植。近几年,景县水果产业发展形势严峻,种植面积大幅下滑,由2
日伪时期,日本在内蒙古西部不仅强制推行日本语教育,而且在社会中大量使用日本语。日本语的使用除日常会话外,还表现为在汉语言文字中大量使用日本语汉字词汇。其中,有两个现象值
在祥林嫂被毁灭的悲剧过程中,与祥林嫂处在相同经济水准线上、相同社会地位上的同类,对其进行精神上、人格上的伤害,加速了祥林嫂的心灵崩溃与肉体死亡。
高中不少对文科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喜欢历史,但对上历史课不感兴趣。多年来,听了大量校内外历史教师的课,觉得好多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诸如以下的通病或误区。下面笔者就这些误区进行总结并谈谈矫正策略。  一、误区  1 面面俱到,杂乱无章。不少历史教师由于存在不放心的心态,把新教材上删掉的史料及观点又一一罗列、补充,以致一堂课的容量过多。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问题多多:重点内容不突出、主干知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厌学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从明确学习动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第二课堂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
一、初中生地理学习的现状  时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世界地理教育已经被认为是对公民素质培养所必需的课程。地理学科的价值也在多年以来被人们认识,但给予的重视和了解都还不够。初中生对地理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与积极性明显不足,还同时受学习的压力、教师不当的教育方法和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往往较多,对地理的学习普遍感到困难,学习状态长期不佳。  二、初
“留白”是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留白”、雅称“余玉”,通俗地说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以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与再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