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直立行走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13098900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十三亿种活法》
  宋石男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
  定价:32.00元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不是培养,也不是灌输,更不是强制性的东西。它应该是使人生长”。著名作家、西南民族大学老师宋石男,在为大学新生撰写的寄语中说:“站在大学门口,我们要明白,独立而有尊严的生活,就此开始。”在《十三亿种活法》一书中,他将这种思想放大到我们每个人身上:“13亿人有13亿种活法,而每一种活法,归根到底都由个体决定。你怎样,未来就怎样。你自由,未来就不可能被奴役;你直立,未来就不可能伏地;你种植,未来就稻米流脂;当然,如果你放弃,未来就是2012。”
  马克思曾说:“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13亿人,理应有13亿种活法。著名作家吴祚来对此的经典解释是:“一切奴役都是基于自我奴役,一切自由都是基于自我自由,一切恐惧都是基于自我恐惧。旗帜没有动过,风在动,风没有动过,心在动。”的确,我们每一个人要活出精彩的自己,首先就要实现自我自由,而要实现自我自由,就得从直立行走开始。当然,这里的“直立行走”,不是一种生物功能,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如今这样一个残酷的时代,要么我们走得太快,早把自己甩到身后,或为吃掉了自己的生活而茫然,或为错过了自己的生活而后悔;要么在所谓的工作竞争和生活压力之下,自己的名字被喧嚣的外界夺走,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就如暴力只能制造更多的暴力,迷茫只会制造更多的迷茫,绝望只会制造更多的绝望。于是,宋石男提醒我们:爱与自由都很美好。但爱要有心,且要有能力,否则只不过是欺饰的字眼;自由很诱人,却没有人恩赐给你。不幻想,但也不绝望;持有信念,并且活着。
  “做有意义的事,让生活有意义,并非徒劳无功,这是人类社会一直走到今天的终极秘密之一。我们最应该做的还是自我教育: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完善自己的行为方式,用黄金铸造一个不会轻易出窍的灵魂。要记得,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人人只此一生,如果不能创造并享受生命的乐趣,很快你将只留下余灰,化作幽灵,一切归于乌有”,在《十三亿种活法》中,宋石男告诉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直立行走。
  一个直立行走的人,必然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常识,然后要有怀疑精神,最后还需具备思辨能力。宋石男本科学经济学,硕士学传播学,博士学文化研究,曾这样自述:“一个温柔敦厚的反叛者。一个童心不泯的思考者。一个醉眼朦胧的清醒者。一个干干净净的纵欲者。”也许,这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的标准,慎独!
  一个直立行走的人,必然是一个自由的人。“人的选择只有两种,要么承认存在高于自由,要么承认自由高于存在”, 宋石男的选择是后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人是一个天生追求自由的动物,但人身自由的推动,就如思想的形成一样,是主动的,不能是被动的,要在对自己价值信仰的坚守中,成为一个清醒的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在《十三亿种活法》中,宋石男用他细如银针的笔尖,汪洋恣肆,在黑色幽默中写透着时代的悲悯,从“过于喧嚣的孤独”说起,畅想“今日与明日”,回到“我们的祖先”,进行“抽象的抒情”,形散而神不散,在妙趣横生的捭阖中,直击我们的心灵:我们的活法是什么,取决于我们的直立行走。
其他文献
一个宇宙果然还是太孤单了。北卡罗来纳大学与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了首个证明其他宇宙存在的确凿证据。该结果借助了由普朗克太空望远镜观测到的数据绘制而成的宇宙全景图,经分析图中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之所出现不规则分布的状况,其原因只能是其他宇宙施加的引力所致。该结果可能是“多重宇宙”这个颇富争议的理论问世以来第一个真正的证据。  “多重宇宙”理论早已有之,不过一直以来都缺乏可操作性的实验验证方法来证
期刊
本刊讯 2013年5月20日, 由北京发明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在北京科技周主场隆重颁奖。  据介绍,第七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2012年6月20日开赛,历时11个月。本届大赛以”弘扬北京精神 科技改变生活"为主题,收到来自全国28个省市地区176个市的1072项发明项目,其中北京地区项目331 项,占31%;个人参赛项目969项,占90%;单位参赛项目102项,占10%。  经过初赛、复赛
期刊
人类宇宙探索“技术库”又增新手段。一支由以色列、美国和丹麦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运用一种在理论上提出已逾10年、基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运算方法,成功地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2000光年的气态行星——开普勒-76b。这是小组成员按图索骥,依照爱因斯坦相对论3个效应对于光的影响开展了搜寻工作,进而发现的星体。该方法被简称为“束流效应及椭圆与反射调节”,是首次被应用于星体发现工作。
期刊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王正国带领交通医学研究所的尹志勇攻关小组,研制出世界首套交通事故现场信息快速采集系统。该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有望取代传统的信息采集和分析模式。近日在德国召开的国际交通医学大会上,该项研究的交流论文《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在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中的运用》获大会最佳论文奖。
期刊
策划人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似乎在一夜之间,3D打印成了每个科技媒体乃至大众、时尚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话题。在《环球科学》杂志2013年1月刊中评选出2012年最值得铭记、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最为深远的十大新闻,“3D打印”位列第九,理由是“3D打印将在制造业和科研领域引发一场革命”。  与此同时,3D打印技术在全球的推广也正在以惊人速度在增长。房子、足球鞋、手枪、骨骼……3D打印
期刊
在农业科技的长河中,育种一直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尤其是2011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把农作物种业列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随后,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实施意见。2012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可以说,育种研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期刊
“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研究所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首先给出了“大数据”的含义:你的一个习惯动作,你的一次消费行为,你的一份就诊记录……文字、方位、沟通等一切事物皆可以量化为数据,不仅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意义”的信息海量产生,相比以往呈几何数级的爆炸式增长,“无意义”的数据的膨胀速度也同样惊人。  数据采集存储技术让所有的一切信息都可
期刊
首届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暨研讨会即将开幕  本刊讯 经过近一年精心筹备,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CloudChina2013)将于2013年4月7-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在日前召开的Cloud China 2013媒体通气会上,主办方介绍,本届展会和研讨会的主题是:“云领发展
期刊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作为科博会的重要活动,于近日在北京召开。官员、学者、跨国公司高管和国内企业家300余人,围绕“加强自主创新与再造实业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辑纳了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新兴产业发展依靠政府职能的转变  中科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 徐冠华  新兴产业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但是我国一些新兴产业没有获得高利润,反而进入了低附加值陷阱。一些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没有什么本质的区
期刊
2013年5月25日,位于北京东三环外侧的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彩旗飘飘,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一天,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在这里完美谢幕。被称作大型科普博览的本届北京科技周展览面积达1.3万平方米,重点展示了450余项高端的科技成果和与生活相关的科普项目。  本届科技周主场从5月19日—25日持续7天,吸引了12万人到现场参观,另有26万人通过电视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