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jiajign1323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意识形态在文化软实力中更是居于核心支配地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30-01
  一、文化软实力的相关概念
  (一)文化的基本内涵。“文化”是一个森罗万象的范畴,不同学科领域对“文化”的理解各不相同。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文化”这一范畴的诸多界定,大多是从广义和狭义的两个层面来理解。《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对“文化”的概念做出了清晰的界定的,书中指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和。”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从书卷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无论是广义的文化范畴,还是狭义的文化范畴,都与意识形态紧密联系。
  (二)软实力的基本内涵。目前,关于“软实力”这一范畴,国内外学术界一致认为是由约瑟夫·奈最先提出的。约瑟夫·奈曾出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院长。在1990年,他在其发表的著作中首次提出了“软实力”一词,引起全球政治学家的密切关注。他认为,“软实力”是一种“同化性实力”,这种力量与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密切关联,可以左右他人意愿以实现自己希望达到的目的。之后,约瑟夫·奈在其写作的著作《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中提出:“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買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由此可以看出,约瑟夫·奈对文化范畴非常重视,认为软实力的强弱离不开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
  (三)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随之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热点,众多学者纷纷对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进行解析。根据目前学界对“文化软实力”这一概范畴的表述,我们可以理解,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文化底蕴、社会体制、国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当今新形势下,文化已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成为一股软力量。这种软力量与经济、军事、科技等力量不同,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生产力,但却能够与生产要素相融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生产力,进而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从文化软实力角度看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
  (一)文化软实力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发展的有机统一。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发展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意识形态的安全与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密切相关。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意识,在一定阶级社会结构中由经济物质基础来决定,即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物,其最本质的特征表现为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代表各自不同的利益,当阶级对立这一社会存在反映到社会意识领域,就必然造成不同的思想观念同时存在。不同的社会意识不仅无法相融,有时甚至彼此对立。而能够在经济和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同样能够使他们的思想作为“意识形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反之,要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我国文化领域在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上存在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与经济硬实力相比,文化软实力仍处于下风。目前,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着产业规模小、产出总量低、创新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我国文化软实力弱势已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伴随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朝着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不断迈进。西方国家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的扩张,逐步加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特别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演变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而现阶段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依然薄弱,西方文化的侵蚀渗透对我国意识形态构成的威胁彰明较著。
  三、提升文化软实力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意义
  在新形势下,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我国民众对马克思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动摇,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助于整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于增强文化认同,特别是价值认同,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而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形成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上,有着丰富的底蕴和顽强的生命力。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最有力的手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社会思想动态,尊重多元价值共存的同时抵制西方一些错误思想的腐败侵蚀,实现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进而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提示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在全球化形势下,一个国家的形象是国际社会对该国实力认同程度的集中体现。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该国在国际事务决策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拥有更强的影响力,有助于提升该国的国际竞争力。文化软实力是塑造我国国际形象的重要载体。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良思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9
  [2][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一一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东方出版社,2005:前言。
  [3]刘鹏:文化软实力竞争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5)
  [4]潘尧,李霖:浅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域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J],菏泽学院学报,2014,(3):41-42
  [5]李新丰: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2013(3)
  作者简介:李莉(1992—)女,汉族,山西大同,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他文献
摘要:电器设备发热虽然无法被人眼直接看到,但我们可以借助工具进行监测。早期,在变电站中借助于试温蜡片来观察设备的温升变化,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红外测温由军用转民用并被广泛的应使用开来。在电力系统中利用红外热像仪不仅可以对设备进行完整扫描、精确测温,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做到实时监测,从而可以提前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隐患。  关键词:红外热像仪的使用;红外图谱的拍摄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TN21 文献
期刊
摘要:在经济增长放缓和网购冲击的背景下,实体零售业正面临低增速和企业负利润的严峻挑战,因而培育忠诚的消费者有利于零售企业在竞争中胜出,会员管理则是培育忠诚消费者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安徽安德利百货会员管理为例,分析零售企业会员管理的主要内容与不足之处,并给出完善会员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会员管理;零售企业  中图分类号:F4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
期刊
摘要:《冈底斯的诱惑》是先锋小说家马原的代表作,以支离破碎的故事情节和极度随意的叙事手法著称。本文意在从这篇情节破碎、线索复杂的先锋小说中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从故事情节的相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的传统意识三个方面论述其先锋外衣下的传统小说特质。  关键词:马原;《冈底斯的诱惑》;先锋外衣;传统内核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06-0
期刊
摘要:金庸小说所描绘的武侠世界,有许多我们神往的大侠,而奇怪的是,小说中,许多大侠如杨过、张无忌、令狐冲等人在经历了江湖上的各种风波之后,都选择了退隐江湖,不问世事。本文以《笑傲江湖》为例,先分析其中侠道的体现,再引申出侠道与隐道之关系。  关键词:金庸小说;侠道;隐道;《笑傲江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08-01  一、嗜酒如
期刊
摘要:华盛顿·欧文是美国久负盛名的早期浪漫主义作家,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作者自述》是一篇游记,本文从翻译策略,翻译技巧和传达神韵三个层面对翻译大家夏济安(以下简称“夏译”)和李明(以下简称“李译”)的译作进行分析鉴赏,以此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并获取更多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翻译策略;翻译技巧;传达神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要:文中记叙了一九九二年中秋时的故事,故事中笔者与蹬士大姐的对话与共识折射出了人的同情、善良心地。从中勾画出笔者对同胞大姐的思念, 既反映了血浓于水的姐弟关系也显现了人间处处有爱的现实。  关键词:中秋;蹬士;思念  中圖分类号:I28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17-01  一九九二年,是我脱离八景矿五分矿的第一年,虽然我不再遭受井下恶魔般的生活,
期刊
摘要:克里斯托弗·普伦德加斯特在《协商中的世界文学》一文中不仅对歌德、理查德·G.莫尔顿、卡洛斯·富恩特斯提出的“世界文学”观念进行了批判,也对帕斯卡尔·卡萨诺瓦试图建立文学世界共和国的理念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在他看来,这些力图适应全球化语境下的世界文学观并不能真正抹除民族文化的差异与对立,相反助长了民族间的竞争。普伦德加斯特主张构建一种与民族竞争模式相对立的“共通的世界协商”的文学观念。他认为这种
期刊
摘要: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三言》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名篇《卖油郎独占花魁》更以细腻曲折的笔触展现了市井平民与烟花女子相识、相知的过程。卖油郎秦重善解人意,花魁娘子莘瑶琴才貌冠绝,他们都是明代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代言。在命运推动下,二人心心相印,突破阻碍成为眷侣,收获了美满人生。  关键词:冯梦龙;三言;市井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
期刊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16-01  乐游大陂河  长河落日鹭鸶鸣,疑是蓬莱入梦萦。  小橹轻舟天外曲,清流掠影远浮名。  日月湖  远黛群峰绕紫烟,幽湖佳境醉天仙。  美名日月扬周际,借得清流泊小船。  悟春  且把春光赏,轻车伴我行。  云横山欲断,日出鸟先惊。  莫羡繁花簇,閑听涧水鸣。  随缘观世事,无雨也无晴。  感G20峰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就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活动的历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人民,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的活动,社会的进步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广大人民群众对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群众史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体;研究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