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初探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英语写作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具体包括审题能力,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对文章结构的驾驭能力,对题材的选择以及对文章内容的安排能力。而写作过程就是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创作的过程。因此,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写作时注意严守逻辑规范,遵守思维规律,使其在文章立意、选材、结构方面都符合逻辑规律。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逻辑思维
  【作者简介】黄家旋(1985.01-),厦门外国语学校,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写作是学生运用英语书面语言表达思想,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新课标语言技能五级目标中对写的要求是: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新课标 2011)简而言之,初中英语写作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具体包括审题能力,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对文章结构的驾驭能力,对题材的选择以及对文章内容的安排能力。而写作过程就是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创作的过程。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二、英语写作常见问题及分析
  在教学中,笔者总结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常见错误,除了词汇和语法上的语言知识错误外,学生在思维上存在的三大问题如下:(1)态度不清,观点不明。在议论文对比论述题中,要求学生明确态度,非此即彼。中国学生在中庸思想的影响下,观点中庸,左右兼顾。(2)主题不突出,论述不充分。书面表达题干中常常设有几大内容要点,要求学生根据要点写作,不少学生只是机械翻译写作材料,在段落中不会写主题句和扩展句,内容不丰富,无法对主题进行充分阐述。(3)层次不清,逻辑思维混乱。学生写作随意性强,句子间缺乏语义的逻辑连贯性,段落间缺乏衔接与连贯,段落内容没有明确服务主题。
  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教师平时的教学有关,不少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常常过分侧重语言知识,却忽视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少关注英语作文蕴藏的逻辑规律,也可以说是忽略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最终使得学生只会简单地将句子写到一起,欠缺整体的英语写作概念。
  三、写作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策略
  1.以读促写,融入思维培养。在阅读教学中,除了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外,更应该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也就是将文章的结构特点灌输在学生的脑中,以促进学生在自主写作中搭建框架。西方人的思维呈直线型,在语言表达上具有开门见山的特点。一篇层次分明、思维严谨的文章通常包括四个部分,导入、主题、支撑、结论,切入主题后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想,即主题句,再分几点对主题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语篇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于彩霞 2011)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模仿,教会学生模仿好的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思维模式,以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2.扩大阅读,鼓励思考。清晰的逻辑,有力的论证,一定是建立在对话题有足够多了解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的阅读面窄,知识储备不够,便会出现在写作中无话可说的局面。所以,阅读不能局限在课内文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阅读材料通常分成两类:一类是第一手资料,例如报刊文摘和文学作品;另一类是第二手资料,例如影评和各类评论。大量阅读第一手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对各种话题进行素材积累,并培养语感。在阅读第二手资料时,可以设计一些训练思维的练习,如“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为了论证观点,作者列出了哪些支持性论据?”通过思考性的訓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篇章结构、思维模式,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会学生写作中需遵守的逻辑思维原则。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遵守逻辑思维规律,使习作行文符合逻辑规律,语言技能与逻辑思维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李玉英,习海宇,2010)具体到英文写作中常用的逻辑学基本规律主要有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充足理由律。
  (1)遵守排中律,做到文章立意明确,旗帜鲜明。排中律是指写作中的立意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议论文尤为典型。以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3单元作文为例,“Some people think teenagers should do some chores at home. While others disagree, saying that teenagers these days have enough stress from school. Do you agree or not agree?”文章要求学生表明态度,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有的学生在论述中将青少年做家务的优势、劣势一一列举,导致立意不明,这就典型违反了排中律。
  遵守排中律可以保证观点明确,主题鲜明;违反排中律,思维便混乱不清。写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排中律,做到行文观点明确,旗帜鲜明。
  (2)遵守同一律,做到材料和主题协调一致。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或辩论过程中,使用的概念和判断必须有确定的内容,不能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同一概念或判断。在英文写作中,同一律确保文章的立意和体裁符合要求并在行文中始终如一,材料和主题统一,语言风格得体。(李玉英,习海宇,2010)在写作中违反同一律,必然出现审题偏差、离题跑题的现象。2018年厦门总复习教学质量检测的作文要求学生描述一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并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在阅卷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由于审题错误,有的写成一次学校春游,对照片的描述草草带过,全文更像是写一次难忘的春游。有的洋洋洒洒描述照片对自己的意义。虽然文章都以照片为主题,但内容与考题要求大相径庭。而高分考生则是描述照片中的情景,顺而带出照片背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题末点题照片于自己的意义。审题到位,合理切题,遵守了逻辑的同一律。   遵守同一律可以避免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保证思维的统一性。下笔前认真审题,避免在行文中偏离中心主题;合理构思,有利于理清行文结构;精心选材,使观点与材料统一。
  (3)遵守矛盾律,做到文章论述首尾相贯,论述前后一致。矛盾律保证文章不自相矛盾,语言运用上避免前言不搭后语,论断前后一致,首尾相贯。同一律从正面规定了思维确定性的原则,而矛盾律则从反面规定思维的确定性。(刘建能 朱煜华 1993)审题要求文章立意切题,不离题偏题,更不能违背要求写出与之矛盾的主题,在行文过程中,各论断之间也得同一,不能出尔反尔。在一篇“ It’s not a good idea for students to take after school classes.”的作文中,学生描述上补习班的各种弊端,基本切题,但在中间一段却建议家长要谨慎选择补习班,因为补习班遍地开花,质量良莠不齐。这与中心主题无关,犯了自行矛盾的错误。
  在教学中, 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正确立意,在行文中保持思维的严谨性,保证材料与结构服务于主题。
  (4)遵守充足理由律,做到材料充分,观点有力。英语写作中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足以解决问题或说服读者,可使用名人名言、统计数据、例子和个人经历来充实内容,增加力度。一篇题为 “How to be a civilized citizen?”的作文中,学生试图从遵守公共规则、注意个人礼仪和参与公益活动这三个角度进行论述,遵守了充足理由律,但学生在第一点仅仅写了“We are supposed to obey the public rules.”并没有就此观点展开说明,理由不充足,难以让人信服。
  充足理由律可以保证写作思维的严密性,使人心悅诚服。(李玉英,习海宇,2010)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实践,积累丰富的材料,避免因观点无力、材料不足而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
  四、结语
  英语写作要求表达清楚和思想完整,写作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在写作教学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了解并运用基本逻辑规范,在谋篇布局中自觉使文章立意、选材、结构都符合逻辑规律,如此一来,学生的文章不仅能“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建能,朱煜华.普通逻辑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232.
  [3]于彩霞.英汉思维模式与英语写作逻辑思维培养[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104-105.
  [4]李玉英,习海宇.英语写作教学应强化逻辑思维训练[J].教育学术月刊,2010(8):108-109.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学习始终是培养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在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能够让学生提高文化辨析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本文将以英语课堂的设计为出发点,立足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分析当下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列举出核心素养培育的方法和措施,旨在帮助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推动人才的全面发展,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现存问题;解决方
【摘要】记忆和遗忘是一组相对而言的概念,記忆往往是因为印象深刻,而遗忘则总是从淡忘开始的。本文从当前高中生单词记忆方法的现状出发,指出了提高学生单词记忆效率的建议,并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现在能做的便是引导学生掌握的方式方法,从而助力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记忆  【作者简介】史红梅,甘肃省清水县第一中学英语组。  对于高中生来说,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往往来自词汇,甚至对于相当部
一老外到中国留学。入学第一天,老师问:你认识多少汉字?  老外很自豪的说:两个!  老师问:哪两个?  老外说:一个是“福”字,你们中国人的门上都贴着呢!另一个是“拆”字,你们中国人的墙上都写着呢!  汪杰
【摘要】多模态隐喻理论通过跨语类的具体实例,为“人类思维是隐喻性的”这一论断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但是,作为新兴的还没有一套完整理论体系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急需进一步拓宽多模态隐喻研究所涉及的语类范畴。本文以央视公益广告《关注抑郁症 小D篇》为例,解读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  【关键词】公益广告;多模态隐喻  【作者简介】刘超(1987.10-),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
【摘要】伴随着教革的不断深入,如今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也逐渐趋于现代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英语绘本的应用便越来越广泛。英语绘本凭借其精美绝伦的故事受到了众多小学生的喜爱。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绘本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分析,旨在为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上的参考。  【关键词】绘本故事;小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马振文(1981.09-),男,汉族
【摘要】本文以产出导向法在中职导游服务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介绍了产出导向法的内涵,随后对中职导游服务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产出导向法在中职导游服务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口语教学  【作者简介】卢雅熙,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  前言  口语教学是中职导游服务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教学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英语是学生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和延伸,对于学生的实际发展而言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效果。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注重课堂德育教育的渗透,在促进英语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核心素养进行提升。本文主要就当前“三心”内容进行重点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来分析实现高效德育渗透的策略,以期望通过这种教育教学模式,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倡导师生间应进行频繁、有效的互动,进行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以此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英语作为初中阶段最基础的教学课程之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地进行教学互动,使学生在师生的教学互动、学生间的小组互动及学生与本文之间的情感互动中,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观念及教学模
羌城“茶王”李一这两个月憋气得不行,他们公司生产加工的新茶“雀舌”竟无人问津,就连以前几个大庄的老客户,来他这儿订货也只是“蜻蜓点水”,象征性地取十几万的货。仓库里现已囤积了价值几百万元的货,眼看春茶过市,如果再销不出去,李一的万山茶叶有限公司就会破产倒闭。李一这些天想尽了办法都没有打开销路,而他的死对头大山茶叶有限公司却从一开始就门庭若市,其“仙毫”茶销量极好。  要说李一为了这款“雀舌”茶,确
【摘要】学习的主人应该是学生,因为学习是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的进步活动,初中英语教师要正确看待师生关系,调整师生互动,以和谐、共生的态度指导学生,全面突出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特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组织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本文将客观分析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