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流域群落演替对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来源 :水土保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_dra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滇池流域4个主要天然森林群落(灌木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和森林水源涵养能力进行分析,旨在了解群落演替对森林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灌木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演替顺序,物种数和丰富度逐渐降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呈"U"型趋势,并以常绿阔叶林最大,分别为1.61,0.68,0.36。(2)群落演替能增加林冠郁闭度,并显著增加林冠降雨截留率;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存在指数关系,即y=aebx;4种群落类型中,常绿阔叶林林冠郁闭度最大,为0.86,降雨截留率达到100%时的临界降雨量最高,为5.90mm。(3)群落演替能增加森林枯落物总蓄积量和有效拦蓄量,并以常绿阔叶林(顶级群落)最高,分别为11.35,8.37t/hm2;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在分别浸水8h和6h时达到饱和状态,且持水量与浸水时间的关系为Q=aln(t)+b。(4)0-20cm森林土壤容重随着群落演替过程逐渐降低,以常绿阔叶林最低(0.89g/cm3),灌木林最高(1.40g/cm3);自然含水率、总孔隙度和持水力逐渐增加,并以常绿阔叶林最高,分别为25.31%,49.79%,148.40t/hm2,灌木林最低,分别为19.91%,38.63%,42.20t/hm2。(5)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森林优势种逐渐明显,均匀程度逐渐增加,群落逐渐趋于稳定,且森林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逐渐增加。
其他文献
王照圆是清代著名女经学家、文学家,在清代文学史上享有较高声誉。自清代以来关于王照圆的研究虽不够全面系统,但一直代不乏人。本文按时间顺序,对清代、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
为研究传统风格建筑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按1:2缩尺比设计制作了试验模型,对其进行拟动力试验,得到钢框架结构在弹性和弹塑性阶段的应变分布、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滞回特
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界定见仁见智。经过二十多年的学习、实践和研究,以为以下3条规律至关重要—先学后教;先教后学;找到知识停靠点,从学生原有知识出发,循序渐进。它们是有效教学
以绿豆淀粉为原料,通过压热处理、压热协同酶法处理制备高含量抗性淀粉,研究了淀粉乳含量、加酶量、脱支时间、凝沉温度和时间对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
《头号玩家》在中国影迷中掀起的狂欢,让斯皮尔伯格在72岁高龄之际,进入再一次被“封神”的节奏。之前,谈到中国观众最喜欢的好莱坞电影,处在第一位的一直是根据斯蒂芬·金小说改
报纸
本文从检测方法的角度,研究某种涉及对人体实施X射线安全检查的设备在使用中射线剂量的测定方法问题,对于相关法律法规问题则不在讨论之列。常用于检测X射线的射线照相法、电
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五指山市毛阳镇16个自然村15~60岁本地常住人口共263户。
文章介绍目前参与式教学在我国护理高职教育应用中的主要方式,回顾和总结参与式教学的优缺点,分析制约现阶段护理高职教育开展参与式教学发展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与普通学校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开展语文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也应当与普通学校开展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