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针对于我国的各项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国人的综合性人员体质明显的偏低。在这里,对于中学生体质的调查中,其实际情况也不容乐观,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重视问题的严峻性。我感觉导致当下学生的体质变弱的主要原因在于,在电视和电脑充斥的现在,学生们大都不太喜欢去运动,这让现如今的体育教学问题也是层出不穷。那么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探讨。下面我们就主要从如何提高中学生们的耐久跑教学问题,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耐久跑; 提高效果; 教学方法
对于耐久跑这项运动,是人们在锻炼身体时大都会采用的运动。其意思就是说人们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能够长时间的跑步。是针对于中学生的主要运动项目课程,也是国家对于学生体质的检测中,必须要进行的项目。这项运动是所有体育运动的根基,也是能够使中学生的体质快速提升的重要运动。不过,由于这项运动的运动方式比较的单一,再加上时间比较的长,很容易使人产生比较不好的负面情绪。在对于中学生课程中,这也有碍于课程的开展。于是,这就是我们在体育耐久跑的教学过程中,不得不去思考该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方法,从而加强其教学效果。
一、端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
如何使体育课程耐久跑项目在教学中很好的进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刚开始就要明白,耐久跑的各种意义和价值,以及其对于身体锻炼的作用和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把耐久跑这项运动教学和学生们的自身的身体素质相结合,达到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们的体质得到相应的提高。让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耐久跑课程的学习必要性,在针对于提高各项身体功能的基础上,增强体魄,改善学习,使身体的锻炼和学习的提高齐头并进,达到最终的双丰收。而且,我们必须要在进行课程之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因为,我始终认为思想教育是我们当下所有教育的核心。任何的学校或者组织,在进行相关的教育工作时,都是离不开思想教育的。我们要做到,在帮助学生身体发展的同时,更加的关注其身心的发展。在将两者从一定的意义上相结合,使学生们能够从内到外都迸发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对于树立学生们的各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顽强拼搏的意志,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告知学生们各种技术方法
在针对耐久跑的课程教学中,我们想要达到好的效果,就必须把一些相关的事项方法进行相应的说明。告诉学生们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然后,再让学生们去时践,这样有技术性的教学,可以相应的提高学生们对于这项课程的兴致。有助于耐久跑教学的开展工作。在其中,有些技术性的问题就是,耐久跑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在途中进行跑步,在这之中,我们是否采用的是匀速的方式,这直接关系着我们的最后成绩的。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在进行耐久跑的过程中,常常会在开始的时候加足马力,等到了中间就不行了,还有些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不断的变换速度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直接会导致,最后跑完全程了,你会感觉比较的累。甚至,还会加快我们自身的“极点”现象的出现。所谓“极点”现象就是说,一个人从他相对来说静止的状态,到其因为在过于激烈的运动的过程中,需氧量和供氧量失去了平衡所导致的一些不舒服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发生往往是正常的。当发生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只需要适当的减慢速度和用力呼吸,又会有所好转。
三、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耐久跑课程时,我们可以相应的增加一些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来改善教学模式。
1.采用多样化的跑步模式和跑步环境 对于当前的耐久跑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是影响我们当下耐久跑教学正确开展的主要因素。在耐久跑课程中,我们应该采取时常的改变一下跑步的模式以及环境,这样能够相应的增加新鲜感。比如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去利用校园里面的各种场地,像篮球场,足球场,或者学校的主干道,我们还可以进行不同的队形的变换,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各种有意思的组织形式去跑,这样,不管在场地上还是在模式上都有了相应的改善。使得耐久跑的教学变得更有意思,很好的提高了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
2.采用课程游戏竞赛 一般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在上体育课时都比较的活泼好动,而且,在他们的这个年龄段的求胜心理都是比较强的。我们可以很好的运用学生们的个性和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课程进行相应的改善。可以在耐久跑的课程教学中加上这些因素,开展各种耐力性的竞赛项目,比如说,接力跑或者抢龙珠等游戏竞赛项目。通过这些竞赛项目,将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于课程的兴致。而且,在开展课程游戏竞赛中,还可以使学生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调动起来。加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采取分层要求合理搭配 教师在耐久跑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每个学生训练的项目。做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还可以根据学生们各自的能力的不同,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成绩和目标的规定。这样就可以促使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这种方法同样也可以促进耐久跑的教学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结合他们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来进行对应教学,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效果迅速提高。
对于现在的耐力跑教学中,解决教学中的各项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找出问题的实质,然后再去解决问题。所以,我认为在当前的耐力跑的课程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于课程的创新问题,我们在结合学生自身条件的同时,使用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去充实我们的教学过程。使其更加的有意思,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多下功夫。让学生们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使学生们在耐力跑的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双保障。
参考文献:
[1]吉慧婷,提高初中生耐久跑的对策与思考,[J].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3, (16), pp.188
[2]刘金东,改善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效果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 2013, (05), pp.19
[3]吴洪椿,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 2014, (01), pp.95-96
[4]陶鸣鸣,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15), pp.249
[5]黄剑刚,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07), pp.70-71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二中学 550000 )
关键词:耐久跑; 提高效果; 教学方法
对于耐久跑这项运动,是人们在锻炼身体时大都会采用的运动。其意思就是说人们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能够长时间的跑步。是针对于中学生的主要运动项目课程,也是国家对于学生体质的检测中,必须要进行的项目。这项运动是所有体育运动的根基,也是能够使中学生的体质快速提升的重要运动。不过,由于这项运动的运动方式比较的单一,再加上时间比较的长,很容易使人产生比较不好的负面情绪。在对于中学生课程中,这也有碍于课程的开展。于是,这就是我们在体育耐久跑的教学过程中,不得不去思考该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方法,从而加强其教学效果。
一、端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
如何使体育课程耐久跑项目在教学中很好的进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刚开始就要明白,耐久跑的各种意义和价值,以及其对于身体锻炼的作用和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把耐久跑这项运动教学和学生们的自身的身体素质相结合,达到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们的体质得到相应的提高。让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耐久跑课程的学习必要性,在针对于提高各项身体功能的基础上,增强体魄,改善学习,使身体的锻炼和学习的提高齐头并进,达到最终的双丰收。而且,我们必须要在进行课程之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因为,我始终认为思想教育是我们当下所有教育的核心。任何的学校或者组织,在进行相关的教育工作时,都是离不开思想教育的。我们要做到,在帮助学生身体发展的同时,更加的关注其身心的发展。在将两者从一定的意义上相结合,使学生们能够从内到外都迸发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对于树立学生们的各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顽强拼搏的意志,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告知学生们各种技术方法
在针对耐久跑的课程教学中,我们想要达到好的效果,就必须把一些相关的事项方法进行相应的说明。告诉学生们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然后,再让学生们去时践,这样有技术性的教学,可以相应的提高学生们对于这项课程的兴致。有助于耐久跑教学的开展工作。在其中,有些技术性的问题就是,耐久跑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在途中进行跑步,在这之中,我们是否采用的是匀速的方式,这直接关系着我们的最后成绩的。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在进行耐久跑的过程中,常常会在开始的时候加足马力,等到了中间就不行了,还有些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不断的变换速度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直接会导致,最后跑完全程了,你会感觉比较的累。甚至,还会加快我们自身的“极点”现象的出现。所谓“极点”现象就是说,一个人从他相对来说静止的状态,到其因为在过于激烈的运动的过程中,需氧量和供氧量失去了平衡所导致的一些不舒服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发生往往是正常的。当发生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只需要适当的减慢速度和用力呼吸,又会有所好转。
三、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耐久跑课程时,我们可以相应的增加一些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来改善教学模式。
1.采用多样化的跑步模式和跑步环境 对于当前的耐久跑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是影响我们当下耐久跑教学正确开展的主要因素。在耐久跑课程中,我们应该采取时常的改变一下跑步的模式以及环境,这样能够相应的增加新鲜感。比如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去利用校园里面的各种场地,像篮球场,足球场,或者学校的主干道,我们还可以进行不同的队形的变换,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各种有意思的组织形式去跑,这样,不管在场地上还是在模式上都有了相应的改善。使得耐久跑的教学变得更有意思,很好的提高了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
2.采用课程游戏竞赛 一般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在上体育课时都比较的活泼好动,而且,在他们的这个年龄段的求胜心理都是比较强的。我们可以很好的运用学生们的个性和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课程进行相应的改善。可以在耐久跑的课程教学中加上这些因素,开展各种耐力性的竞赛项目,比如说,接力跑或者抢龙珠等游戏竞赛项目。通过这些竞赛项目,将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于课程的兴致。而且,在开展课程游戏竞赛中,还可以使学生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调动起来。加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采取分层要求合理搭配 教师在耐久跑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每个学生训练的项目。做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还可以根据学生们各自的能力的不同,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成绩和目标的规定。这样就可以促使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这种方法同样也可以促进耐久跑的教学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结合他们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来进行对应教学,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效果迅速提高。
对于现在的耐力跑教学中,解决教学中的各项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找出问题的实质,然后再去解决问题。所以,我认为在当前的耐力跑的课程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于课程的创新问题,我们在结合学生自身条件的同时,使用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去充实我们的教学过程。使其更加的有意思,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多下功夫。让学生们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使学生们在耐力跑的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双保障。
参考文献:
[1]吉慧婷,提高初中生耐久跑的对策与思考,[J].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3, (16), pp.188
[2]刘金东,改善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效果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 2013, (05), pp.19
[3]吴洪椿,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 2014, (01), pp.95-96
[4]陶鸣鸣,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15), pp.249
[5]黄剑刚,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07), pp.70-71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二中学 55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