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音像出版企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单位体制的改革能够改善企业活力、提高资源利用和企业管理水平。改制使得企业面临的生态环境出现明显变化,音像出版企业从“事业单位”变为“市场单位”,一切将以市场为导向。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不仅要完成核算工作,还要完成与产品、投资决策相关的其他财务分析的内容。目的是能很好的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支持。就目前现状而言,音像出版社“两个效益”的责任,首先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才能够谈得上社会效益的实现。从企业生态环境的视角,分析改制对于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改进的策略,是为出版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音像出版社;转企改制;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8-000186-02
企业的生态环境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客观条件总的情况。企业财务的多重要求则体现在财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水平,特别是对产品市场回报率的预测等。其中,市场条件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管理能力决定企业的经营水平,财务管理决定了对企业发展所提供的支持。音像出版社在改制后的企业生态环境下,对原有的财务核算单位提出更多的要求。
一、企业生态环境对音像出版社的影响
(一)政策影响
音像出版社在改制之前,属于文化出版单位,具有“非企非政”“亦企亦政”的特殊角色。由于政府的行政力及职能作用,向音像出版社提供了经营的有利条件和支持。[1]企业凭借机制获利,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和技术的要求不高,久而久之,财务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市场应有水平,改制带来的变化和挑战,需要原有的财务管理必须有必要的应变。改制前后的财务数据指标的变化情况最能说明问题。事实上,我国大多数音像出版社的财务状况比预期的要更糟糕。如表1可以看出,相比较2012年,2013年各项财务指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缩减,其中以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缩减幅度最大,由此可看出该音像出版社已经将经营管理政策倾向于经济效益,但未能实现财务状况向好的方面发展。
(二)市场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国的出版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是同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出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快速發展,使得音像产品的销售更为困难,产品周期缩短。由于是传统销售和生产方式,特别是在财务管理工作不能提供高效支持的情况下,音像出版企业往往是束手无策。另外,音像出版企业很多也受体制的限制。不能放开手脚去融资或扩大规模,在新业态下,这种机制和经营方式往往在竞争中落下风。
(三)经营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首先,企业的财务不仅仅是核算职能,,还要以成本和利润为指导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做好音像出版社的资金的统筹安排,向企业管理者提供财务数据分析。同时,还要做好以市场为导向的财务风险管控。
新的企业生态环境要求财务制度必须符合新的管理需求,过去的财务制度要相应的加以改进。改制前核算工作是首位,改制后财务分析工作是重点,而财务管理的首要作用是对企业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目前,核算业务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核算过程,处理资金间的关系、成本反映、权责关系都需要全面考量。如果音像出版社财务制度设立的不科学,则从根本上无法解决财务管理工作对现行企业的贡献矛盾。也就是说,没有不行,有了无大用。那么,目前影响出版社的财务管理工作都有哪些具体问题呢?[2]
二、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足与弊端
(一)资金流动管控措施不科学
音像出版社在市场经营中确有难度,为了占有市场需要赊销,为了降低采购成本需要预付。这对于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产生了的不利影响,而过去也没养成对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控制等问题考虑的习惯或能力,类似于这种财务风险的控制和调整,没有去做或做的不够。如表2经营性收入情况:
音像出版社对往来款项的时间价值(流动性)核算不周,对往来款项清理的重视程度不高,以应收账款为例,如表3。应收账款时间在2-3年的资金总额达到106000.00元未收回;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133092.85元未收回,该出版社应收账款合计239092.85,而在2014年度有新增应收账款64298.35元,占应收账款总额21.2%,这说明企业资金流动率非常低,且在不断扩大,这不利于企业资金回笼和企业经营。就目前而言,财务管理工作更多的是着力于音像产品的产值计算和利润核算,忽略了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在风险控制方面,也缺乏清晰的主体定位,是为企业融资或投入产品等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上就没有规划,也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财务数据分析。
(二)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资源的利用不足
机会成本是我们使用稀缺资源时,对资源配置的考虑,它是企业成本经营活动的真实反映。很多音像出版社机会成本概念模糊,主要是过去没有投资管理,只有现收现付,甚至是预收,企业资金数量比较充足。在高收益的掩盖下,忽视了成本的控制。例如,上述音像版社对于某本管理书籍承销的成本项目,如表4:
从表可以看见,该出版社在2012年的成本支出中,纸张费用所占的比例为5.6%,是硬性成本很难控制。但是,稿费的成本占总成本的81%,超出市场平均水平。2014年该出版社的稿费成本还是居高不下,在目前电子书热销的情况下,花如此高的代价去一次性购买版权,像这样成本支出高,资金占用大,资金回笼周期长,资金周转率低的业务,收益率很低,而且对企业的其他投资会有影响。
三、当前企业生态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工作要求
既然是财务管理工作,核算应是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但以目前音像出版社所面临的企业生态环境而言,财务管理还有其他应有的责任和工作。首先,应管好出版社的现金流。音像出版社的体制改革使其必须提高经济效益,在追求业务利润的同时,还要注意业务活动体现出来的资金流动性。因为,利润并不代表资金的流动速率。因此音像出版社首先要注意流动性与收益性的权衡,要在保证流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现金机会成本,提高收益性。其次,要合理规划、控制企业现金流。在正确规划资金投入产出比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包括现金流集中控制、收付款控制等。再次,是要很好的利用企业的资金,做好投资管理和开发的财务分析。处理好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关系,这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在充分搜集产品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科学预测企业的盈利和价值实现,利用财务管理手段向决策者提供有力证据。要达到以上要求和作用,也需要音像出版社注重对财务管理人才的投入和培养,这样才能够实现财务人员不断提高能力和开阔视野,更好为经营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而全面的实用型财务人才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有序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最后,财务工作要强化营运资金管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做好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做好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目前营运资金管理不再单纯的采用数学方法,已经开始向供应链的优化和管理转变,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原材料、出版发行渠道上的畅通运转,降低营运成本。 四、实现财务管理多重职能的方法
(一)强调项目利润 建立财务计划
要进行项目细分和产品的细化核算。不能“小锅饭,大家吃”,要把单个产品的利润分配和项目收益倾向于项目操作人(组)上,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财务管理是积极配合业务来进行核算和管控的,不要有“财神爷”的心态和想法,应遵循“财务管理为项目服务,财务分析为经营服务”的原则。[3] 企业的财务主要是让企业成员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其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序,准确,是要以生产、销售等环节为基础建立的一定规则,既可以对经营成本进行控制,又可以对项目的开展形成约束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出版社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产品费用预算、企业利润规划等。在编制财务计划过程中要立足于自身生产、营销情况,科学的选择编制方法和指标。
(二)调整财务管理结构 充分认识财务决策作用
出版社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承担的责任是多方面的,这既需要出版社自觉履行,又需要政府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但同时作为市场经济的活动独立体,还要应对市场竞争压力,财务管理人员将财务管理理论与其承担责任有机的结合起来,明确目标,定岗、定位、定人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首要工作是提高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心,将岗位职责和应该为企业管理提供的支持明确出来,用现代手段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技能,最后引进和加强财务管理职责和能力,让企业“活”下去,让“人”“财”“物”发挥应有的效能,才是转企改制的真正目的。
(三)优化资源配置 强调财务控制
多种经营方式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实现资源利用。出版社财务管理人员应不定期收集各类投资信息,结合现有的企业资源,制定具体的投资方案,既能提高企业投资行为的合理性,又能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创造价值。同时,财务管理工作要对能实现的投资进行财务规划,就是对企业投资与投资回报的过程进行事前规划,目的是服务于财务目标或预期,服务于企业项目管理。其主要内容是对现金流量和其他资源的实时监控,主要控制手段是价值形式,出版社通过财务控制能够有效的检验财务预测、决策和计划的合理性,为提高出版社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导向作用。
(四)拓宽融资渠道 增强企业竞争力
改制后,音像出版社必须找到融资,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如:股权筹资、债权筹资等。不仅可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而且能够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但在拓宽渠道时需要注意降低资本成本、优化资本结构。如:让渡股权筹集资本要注意投资者对企业控制权的稀释;债权筹资增大了企业风险。可以筹集的资本决定了企业资本结构,因此出版社要结合自身,充分衡量企业筹资利弊。融资与合理利用资金,强调资金的周转率,首先能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经营预期。[4]
(五)完善账务核算体系 实现财务预测
音像出版社在核算的基础上还要能够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为制定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如:存货方面,建立盘存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盘查,做到帐实相符;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方面,要定期检查票据、结算资金、预算执行等情况。有了合理体系就要有对财务实现目标有合理预期,财务预测也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它是财务计划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前提和依据。财务预测主要是依据历史财务活动数据来对可能发生的财务行为进行科学衡量和预测。同时通过合理科学的财务预测能够有利于出版社做好财务预算和财务控制工作,并进一步编制出财务预算以指导财务控制的实施。
五、结论
为经营管理提供财务数据分析,提供降低成本的合理措施,权衡经营风险,规避财务亏损,提高财务盈余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出版社应深化内部审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其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何丽云.出版企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现代出版,2012(4):11-13.
[2]马思佳.欧.浅析企业的持续发展与绿色竞争力的构建[J].中国商贸,2011(21):25-26.
[3]陈文娟.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初探[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3):33-24.
[4]盧法孟.出版业改制过程中也是融资过程[J].中国经济周刊,2008(3):37-38.
关键词:音像出版社;转企改制;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8-000186-02
企业的生态环境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客观条件总的情况。企业财务的多重要求则体现在财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水平,特别是对产品市场回报率的预测等。其中,市场条件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管理能力决定企业的经营水平,财务管理决定了对企业发展所提供的支持。音像出版社在改制后的企业生态环境下,对原有的财务核算单位提出更多的要求。
一、企业生态环境对音像出版社的影响
(一)政策影响
音像出版社在改制之前,属于文化出版单位,具有“非企非政”“亦企亦政”的特殊角色。由于政府的行政力及职能作用,向音像出版社提供了经营的有利条件和支持。[1]企业凭借机制获利,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和技术的要求不高,久而久之,财务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市场应有水平,改制带来的变化和挑战,需要原有的财务管理必须有必要的应变。改制前后的财务数据指标的变化情况最能说明问题。事实上,我国大多数音像出版社的财务状况比预期的要更糟糕。如表1可以看出,相比较2012年,2013年各项财务指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缩减,其中以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缩减幅度最大,由此可看出该音像出版社已经将经营管理政策倾向于经济效益,但未能实现财务状况向好的方面发展。
(二)市场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国的出版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是同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出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快速發展,使得音像产品的销售更为困难,产品周期缩短。由于是传统销售和生产方式,特别是在财务管理工作不能提供高效支持的情况下,音像出版企业往往是束手无策。另外,音像出版企业很多也受体制的限制。不能放开手脚去融资或扩大规模,在新业态下,这种机制和经营方式往往在竞争中落下风。
(三)经营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首先,企业的财务不仅仅是核算职能,,还要以成本和利润为指导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做好音像出版社的资金的统筹安排,向企业管理者提供财务数据分析。同时,还要做好以市场为导向的财务风险管控。
新的企业生态环境要求财务制度必须符合新的管理需求,过去的财务制度要相应的加以改进。改制前核算工作是首位,改制后财务分析工作是重点,而财务管理的首要作用是对企业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目前,核算业务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核算过程,处理资金间的关系、成本反映、权责关系都需要全面考量。如果音像出版社财务制度设立的不科学,则从根本上无法解决财务管理工作对现行企业的贡献矛盾。也就是说,没有不行,有了无大用。那么,目前影响出版社的财务管理工作都有哪些具体问题呢?[2]
二、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足与弊端
(一)资金流动管控措施不科学
音像出版社在市场经营中确有难度,为了占有市场需要赊销,为了降低采购成本需要预付。这对于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产生了的不利影响,而过去也没养成对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控制等问题考虑的习惯或能力,类似于这种财务风险的控制和调整,没有去做或做的不够。如表2经营性收入情况:
音像出版社对往来款项的时间价值(流动性)核算不周,对往来款项清理的重视程度不高,以应收账款为例,如表3。应收账款时间在2-3年的资金总额达到106000.00元未收回;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133092.85元未收回,该出版社应收账款合计239092.85,而在2014年度有新增应收账款64298.35元,占应收账款总额21.2%,这说明企业资金流动率非常低,且在不断扩大,这不利于企业资金回笼和企业经营。就目前而言,财务管理工作更多的是着力于音像产品的产值计算和利润核算,忽略了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在风险控制方面,也缺乏清晰的主体定位,是为企业融资或投入产品等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上就没有规划,也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财务数据分析。
(二)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资源的利用不足
机会成本是我们使用稀缺资源时,对资源配置的考虑,它是企业成本经营活动的真实反映。很多音像出版社机会成本概念模糊,主要是过去没有投资管理,只有现收现付,甚至是预收,企业资金数量比较充足。在高收益的掩盖下,忽视了成本的控制。例如,上述音像版社对于某本管理书籍承销的成本项目,如表4:
从表可以看见,该出版社在2012年的成本支出中,纸张费用所占的比例为5.6%,是硬性成本很难控制。但是,稿费的成本占总成本的81%,超出市场平均水平。2014年该出版社的稿费成本还是居高不下,在目前电子书热销的情况下,花如此高的代价去一次性购买版权,像这样成本支出高,资金占用大,资金回笼周期长,资金周转率低的业务,收益率很低,而且对企业的其他投资会有影响。
三、当前企业生态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工作要求
既然是财务管理工作,核算应是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但以目前音像出版社所面临的企业生态环境而言,财务管理还有其他应有的责任和工作。首先,应管好出版社的现金流。音像出版社的体制改革使其必须提高经济效益,在追求业务利润的同时,还要注意业务活动体现出来的资金流动性。因为,利润并不代表资金的流动速率。因此音像出版社首先要注意流动性与收益性的权衡,要在保证流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现金机会成本,提高收益性。其次,要合理规划、控制企业现金流。在正确规划资金投入产出比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包括现金流集中控制、收付款控制等。再次,是要很好的利用企业的资金,做好投资管理和开发的财务分析。处理好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关系,这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在充分搜集产品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科学预测企业的盈利和价值实现,利用财务管理手段向决策者提供有力证据。要达到以上要求和作用,也需要音像出版社注重对财务管理人才的投入和培养,这样才能够实现财务人员不断提高能力和开阔视野,更好为经营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而全面的实用型财务人才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有序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最后,财务工作要强化营运资金管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做好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做好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目前营运资金管理不再单纯的采用数学方法,已经开始向供应链的优化和管理转变,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原材料、出版发行渠道上的畅通运转,降低营运成本。 四、实现财务管理多重职能的方法
(一)强调项目利润 建立财务计划
要进行项目细分和产品的细化核算。不能“小锅饭,大家吃”,要把单个产品的利润分配和项目收益倾向于项目操作人(组)上,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财务管理是积极配合业务来进行核算和管控的,不要有“财神爷”的心态和想法,应遵循“财务管理为项目服务,财务分析为经营服务”的原则。[3] 企业的财务主要是让企业成员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其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序,准确,是要以生产、销售等环节为基础建立的一定规则,既可以对经营成本进行控制,又可以对项目的开展形成约束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出版社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产品费用预算、企业利润规划等。在编制财务计划过程中要立足于自身生产、营销情况,科学的选择编制方法和指标。
(二)调整财务管理结构 充分认识财务决策作用
出版社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承担的责任是多方面的,这既需要出版社自觉履行,又需要政府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但同时作为市场经济的活动独立体,还要应对市场竞争压力,财务管理人员将财务管理理论与其承担责任有机的结合起来,明确目标,定岗、定位、定人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首要工作是提高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心,将岗位职责和应该为企业管理提供的支持明确出来,用现代手段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技能,最后引进和加强财务管理职责和能力,让企业“活”下去,让“人”“财”“物”发挥应有的效能,才是转企改制的真正目的。
(三)优化资源配置 强调财务控制
多种经营方式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实现资源利用。出版社财务管理人员应不定期收集各类投资信息,结合现有的企业资源,制定具体的投资方案,既能提高企业投资行为的合理性,又能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创造价值。同时,财务管理工作要对能实现的投资进行财务规划,就是对企业投资与投资回报的过程进行事前规划,目的是服务于财务目标或预期,服务于企业项目管理。其主要内容是对现金流量和其他资源的实时监控,主要控制手段是价值形式,出版社通过财务控制能够有效的检验财务预测、决策和计划的合理性,为提高出版社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导向作用。
(四)拓宽融资渠道 增强企业竞争力
改制后,音像出版社必须找到融资,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如:股权筹资、债权筹资等。不仅可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而且能够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但在拓宽渠道时需要注意降低资本成本、优化资本结构。如:让渡股权筹集资本要注意投资者对企业控制权的稀释;债权筹资增大了企业风险。可以筹集的资本决定了企业资本结构,因此出版社要结合自身,充分衡量企业筹资利弊。融资与合理利用资金,强调资金的周转率,首先能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经营预期。[4]
(五)完善账务核算体系 实现财务预测
音像出版社在核算的基础上还要能够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为制定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如:存货方面,建立盘存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盘查,做到帐实相符;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方面,要定期检查票据、结算资金、预算执行等情况。有了合理体系就要有对财务实现目标有合理预期,财务预测也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它是财务计划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前提和依据。财务预测主要是依据历史财务活动数据来对可能发生的财务行为进行科学衡量和预测。同时通过合理科学的财务预测能够有利于出版社做好财务预算和财务控制工作,并进一步编制出财务预算以指导财务控制的实施。
五、结论
为经营管理提供财务数据分析,提供降低成本的合理措施,权衡经营风险,规避财务亏损,提高财务盈余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出版社应深化内部审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其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何丽云.出版企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现代出版,2012(4):11-13.
[2]马思佳.欧.浅析企业的持续发展与绿色竞争力的构建[J].中国商贸,2011(21):25-26.
[3]陈文娟.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初探[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3):33-24.
[4]盧法孟.出版业改制过程中也是融资过程[J].中国经济周刊,2008(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