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多模态超声成像探索温溜穴的空间功能结构、生物力学及针刺效应特征。方法纳入健康志愿者40例,应用灰阶超声、能量多普勒、弹性成像技术(VTIQ)对温溜穴进行前后两次检测。第一次为针刺得气状态,第二次为间隔24h后静息状态。每次检测取温溜穴及左右分别旁开2mm的参照点共三个点,统计分析穴位的解剖特征以及其他分别对针刺和静息状态下的本穴及非穴前后对照。结果灰阶超声显示温溜穴得气点多位于筋膜附近,其中拇长展肌深面及浅面占66.7%,拇长展肌以外占33.3%;进一步比较发现,72.7%的穴位是与筋膜相关;能量多普勒检测结果不具有差异性;VTIQ检测前后剪切波速度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以通过清晰显示针刺时针尖及其运动状态和周围组织结构以实现空间精确定位,温溜穴的位置与筋膜密切相关;弹性成像对于穴位组织结构生物力学效应的检测具有一定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