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RFID让你吃上放心肉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您吃的肉安全吗?疯牛病、禽流感、抗生素残留、激素非法添加……是不是让您觉得没有保障?虽然RFID(无线射频识别)可以解决追溯管理问题,但如何在全流程环节上应用RFID技术,以保证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和质量追踪的不间断,是实现物联网在肉制品加工应用中的难点问题。
  
  可能您天天都在吃肉,但是您可能想象不出肉制品加工有多么复杂。前期的剔骨分割、腌制、搅拌、充灌等流程环节,加上后期的切片、包装等离散加工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可能发生质量问题。怎么监控?RFID在这个领域早已不是新鲜技术,但要在全流程上采用RFID技术,以保证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和质量追踪的不间断,是这类应用的难点问题。
  我国是世界畜牧业生产大国,但在世界肉制食品出口市场所占份额却很低,其重要的原因就是食品安全缺乏保障。造成肉制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工业化的发展和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使肉制食品要通过复杂的供应链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但肉制食品在供应链中常会使原料改变性状,而难由成品辨别原料品质,加之多层次的加工及流通环节,都对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影响。由于目前国内应用RFID技术对肉制品供应链进行追踪管理仍处于尝试阶段,多为某个或某几个环节的应用,还难以实现对整个食品供应链进行全程追踪、追溯,但可以先实现肉制品企业内部可追溯管理。
  
  全过程都要管
  
  传统肉制食品安全管理普遍采用终端产品检验方式,缺乏对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风险。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许多发达国家通过法规订立和系统建设方式,建立起各自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和系统。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要求对食品在生产、加工和流通任何指定环节都具备相关信息追溯能力。具体对肉制食品来说,主要是实现饲养、屠宰、仓储、运输、加工、销售等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效监控、追踪,实现可追溯管理。我国政府也从2004年开始以肉制品行业为试点,从源头饲养环节着手,建立生鲜肉和肉类制品追溯管理制度,并尝试建立相应的安全信息平台及管理系统。
  肉制品加工属于离散与流程加工的混合,其中前期的剔骨分割、腌制、搅拌、充灌属于流程加工环节,后期的切片、包装等属于离散加工环节。离散环节的物料、半成品都有明确的单元或包装,便于加贴RFID标签直接追踪; 流程环节涉及原料的混合及性状变化,不能对原料、半成品个体进行明确区分,因此无法用RFID标签直接对物料个体进行追踪。如何在流程环节上应用RFID技术,以保持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和质量追踪的不间断,是实现这类应用的难点。
  
  多种RFID
  择位“上岗”
  
  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加工环节的特点选择相应的RFID标签和RFID读写器。UHF频段电子标签用于仓储原料及成品追踪; HF频段电子标签用于生产流程加工环节状态标识和信息存储; 固定式UHF频段RFID读写器用于出入库信息采集; 手持式UHF频段RFID读写器用于库存管理信息采集、出厂信息写入; 固定式HF频段RFID读写器用于生产过程流程中,加工环节的状态追踪管理和信息采集。
  在原材料出入库、库存管理、成品出厂等环节,RFID应用空间范围大,追踪对象要求远距离快速识别,可选择UHF频段ISO18000-6协议的RFID标签。相应地,需要配装UHF频段RFID读写器,根据不同场合的安装位置、识别操作特点、识别距离远近等决定读写器及天线的具体选择。
  原材料出入库环节只需要识别出入库货物,可在仓库出入口安装固定式UHF读写器,并选择外置大功率极化天线,覆盖出入口空间。
  库存盘点和成品出厂需由人员专门操作,可选择手持式UHF读写器,配合相应的功能菜单进行识别和参数写入等功能。该读写器采用内置极化天线,识别距离近、功耗低,支持电池供电。
  在分割、腌制、搅拌、充灌、切片等中间加工环节,应用特点是空间有限、识别距离近,可选择HF频段ISO15693或ISO14443协议的RFID标签,相应地,选择HF频段固定式RFID读写器。在各生产工艺环节对应位置安装读写器,天线采用内置线圈型,符合小空间近距离识别需要,且避免相邻读写器相互干扰。
  在流程环节用RFID标签对物料个体进行追踪,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肉制品从原料起就分成若干小批次进行精细化管理,小批次可按生产线单位时间投料能力划分,每小批原料对应一张批次卡(电子标签),其唯一ID对应原料的批次ID。后续环节,生产管理人员凭借批次卡,对该批原料进度状态进行追踪,采集各批次在不同环节的温度、时间等加工参数信息,采集数据信息记录在批次卡中,最终上传给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每批肉制品加工过程在不同工艺环节,需要采集并记录相应的状态和加工参数信息,可以将每批原料对应批次卡(RFID标签)存储空间按工序划分区域,每个区域对应存储某一环节的加工信息,原料加工完毕后批次卡就存储了整个流程全部加工信息,管理人员将该批次加工信息上传到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对于一些需要保密的重要信息以及批次卡无法容纳的大量信息,也可以和批次ID对应直接存储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库中。在成品出厂前,系统从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提取必要生产信息,写入成品包装所贴RFID标签用于后序环节追溯。
  
  攻克三大难题
  
  ●编码问题
  当今世界主流的RFID标签编码规范是欧美的EPC标准和日本的UID标准。具体来说,EPC编码长度可以是64位、96位或256位,但都包含统一的四个域: 版本号、管理域(对应生产厂家)、类别(商品种类)、序列号(标识单件物品)。UID编码长度为128位,根据需要能够扩展为256、384或512位; 它由三个字段组成,依次为: 编码类别标识(用于兼容现有的编码标准)、某种编码标准的编码内容(用于识别某类商品)、惟一标识(用于标识某类商品的具体个体)。
  我国也在肉类食品供应链管理领域推出了一定RFID编码标准,比如针对动物饲养环节电子标签应用的GB/T20563-2006,另外即将推出肉与肉制品RFID追溯技术要求规范。但是在肉制品加工过程还没有相关RFID编码规范,目前可以参照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编码规范进行。
  
  ●信息安全问题
  出于对关键生产参数信息的保密考虑,生产过程每批物料加工的参数信息采集和访问需要权限。具体来说,每道工序的管理人员仅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对自身权限的参数进行采集或修改,生产过程结束后便失去修改权限,仅可查看,并且对于他人权限的参数无法查看或修改。企业管理层具备最高权限,可以查看生产过程全部数据; 非管理人员仅可以查看管理系统采集参数和设定参数的对照结果是否合格,无法查看具体参数值。
  RFID技术应用于肉制品加工过程,对工艺信息安全保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RFID标签信息的存储和识别采用完善的数据校验机制和可靠的加密算法;
  (2) 利用RFID标签标识的唯一性,与生产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库关联,将加工工艺重要参数用数据库远程存储而不是在标签内存储;
  (3) 对于生产信息平台的加工工艺相关信息,在采集、修改和访问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定权限操作,避免数据非法访问和篡改。
  
  ●技术配套问题
  肉制品加工环节利用RFID进行信息采集,必须有配套的信息传输手段,比如现场总线通信技术或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可针对现场环境特点选择应用,以保证RFID采集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上传给信息管理系统。
  肉制品加工过程需要多个不同类型的RFID读写器设备及标签,必须有功能强大的RFID中间件支持,对这些设备进行功能管理、信息过滤、格式转换,最终以统一的接口格式送给信息管理平台处理。
  信息管理平台需要不断接收底层生产环节大量的信息并及时进行处理,才能够保证每批制品的生产状态在线追踪、生产信息记录不丢失,所以信息管理平台要满足一定的实时性要求。
  此外,RFID相关设备对肉制品加工过程的蒸汽、油脂等环境因素适应性也必须考虑,外壳需满足较高IP等级要求。
  总的来说,RFID技术与精细化管理手段结合,可实现肉制品企业内部可追溯管理,向上游环节、下游环节延伸,进而实现饲养、屠宰、仓储、运输、加工、销售等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效监控、追踪。
  
  小贴士
  RFID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用于肉制食品安全追溯管理时,因其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有利于提高供应链各环节信息采集效率。另一方面,RFID标签抗污染、耐高低温、耐久性强,适用于肉制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应用环境; RFID还具有较大信息量存储功能,满足肉制品供应链各环节安全信息记录传递需要。
  
  流水线屠宰进入现代化作业阶段
  案例分享
  RFID肉制品加工可追溯管理系统
  下面以熏煮香肠加工过程为例,说明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应用RFID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可追溯管理。
  (1)原料检验
  每批原料入厂后都需要先进行检验,检验流程包括对消毒证、检疫证和防五证等相关证明查验、登记,并对原料进行抽检。检验过程根据记录信息填写检验报告,最终评定合格方可入库。盖章的检验报告和“三证”原件存档,检验报告的内容录入企业生产信息管理平台,供后续工序查询。
  (2)原料入库和库存管理
  由于一批原料采购量可能很大,同一批次也会存在差异,要想实现安全追溯,从原料起就分成若干小批进行精细化管理。小批可按单位时间投料能力划分,每小批对应采用加贴UHF频段RFID标签的容器如托盘存放,标签及编码规则按国家肉制品追踪规范。仓库入口安装固定式UHF频段的RFID读写器及外置大功率天线,对每批原料入库信息进行自动记录。
  库存管理可通过手持式UHF频段RFID读写器对物品码放位置进行记录、盘点,便于物品管理与查找。
  (3)原料出库和分割解冻
  生产管理人员持物料单领取一个或若干个小批原料,仓库出口安装固定式UHF频段的RFID读写器及外置大功率天线,按照设定功能自动记录出库时间、数量等信息,上传给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每小批原料出库后对应发一张批次卡,批次卡为HF频段RFID标签,其唯一ID对应生产信息管理平台中该批原料的批次ID,与之绑定的信息继承直到仓库出口处的UHF标签信息,在后续环节由生产管理人员持批次卡对该批原料状态进行追踪。
  在每一小批原料完成解冻、分割环节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持RFID终端进行记录并上传给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会监视该批原料是否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后序腌制环节。
  (4)中间流程加工环节管理
  RFID技术在腌制滚揉、搅拌填充、烟熏蒸煮、冷却包装、二次杀菌等中间流程加工环节中,每个环节至少配一台固定式或手持式HF频段RFID读写器。
  从原料投入腌制环节开始进入流程加工,这个过程中无法使用RFID标签进行追踪,但可以按小批投入原料,根据批次ID对该批原料加工进度进行追踪。同时需要对每批次在不同环节的温度、时间等质量控制相关参数进行采集、记录。采集根据现场生产条件不同,可采用DCS直接采集、手持式终端采集或者人工采集方式,将采集数据上传到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5)出厂信息管理与追溯
  每批肉制品完成全部加工流程出厂前,都需进行理化、微生物等检验,如果发现有检验不合格的,则根据原料批次ID从生产信息管理平台进行追溯。
  出厂检验合格后,可对产品外部大包装加贴UHF频段RFID标签,通过手持式UHF频段读写器将该批产品对应的质量安全信息写入标签。大包装所贴标签及编码规格按国家肉制品追踪管理规范,内部小包装加贴符合EAN/UCC规范的条码。在用户查询库中,将条码与电子标签内容关联,这样批发商和消费者可以通过标签识别或条码扫描,检索产品出厂日期、原料品种、产地等质量安全相关信息,一旦发现问题还可以追溯。
其他文献
日前,宏投影机推出全球首款500流明LED投影机K330,刷新了LED投影机的亮度纪录。LED光源投影机本身利用率极高,500流明的亮度从视觉角度看可以与1000流明的传统投影机相媲美,彻底满足了家庭娱乐等个性化大屏演示的亮度需求。K330分辨率为1280×800,5000:1对比度,支持3D、USB直投。720P高清宽屏和500流明的亮度,使K330完全可以满足家庭应用的需要,是一款能进入家庭娱
佳能SX 7 Mark II是佳能SX系列中的高端型号,SXGA (1400 x 1050)高分辨率, 3700流明高亮度,增加了先进色彩管理和可根据环境光线调整画质的“照片”模式和可用于医疗行业作为医疗会议和医疗教学使用的“DICOM SIM”模式。    SX 7 Mark II提供了照片模式,通过选择简单易用的预置设定,用户即可利用投影机的色彩等级和色彩温度功能精细调整色彩深度和颜色温度。它
诺基亚放弃出售诺西网络 股价跌至13年最低  本报综合消息 诺基亚于上周宣布放弃出售所持诺西网络(NSN)公司股份的打算。受此消息影响,诺基亚当日股票跌至4欧元以下,为1998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  自今年2月以来,诺基亚一直试图重振昔日雄风﹑扳回不断下滑的市场份额,但却收效甚微,从2月份至今,其股价累积下跌50%。  据悉,诺西网络成立于2007年,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无线连网设备厂商。诺西网络成立
@计算机世界:【开心网流量大跌】从2010年到如今,一年半时间,开心网的每日用户量暴跌65%;其用户关注度由最火爆时的超80万到现在的不到10万;媒体对其关注指数亦在下降,仅今年一季度就下降七成。据悉,不仅用户大量流向微博,连和开心网合作的游戏开发者都在大量流失。  @Sharon641:现实很残酷,互联网永远是产品第一重要。//@bryan朱泉斌:人人呢?//@恰克斯洛伐克:微博和开心网的关系链
智能手机的流行引起了黑客们的极大兴趣。瞻博网络近期发布了一项全球移动威胁调查报告:2010~2011年移动设备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创下了历史纪录,其中针对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的恶意软件数量增长了400%,针对Wi-Fi的攻击也大幅增加。另一项针对大型企业的调查则显示,近40%的企业认为智能手机正在成为最大的安全隐患。  日前,瞻博网络发布了Junos Pulse移动安全套件,以确保移动设备安
『荣 誉』  清华教授吴建平获世界互联网界最高荣誉  本报讯7月28日,在第78届国际互联网工程组织IETF大会上,国际互联网协会将2010年乔纳森波斯塔尔奖颁给中国科学家吴建平教授。在颁奖仪式上,国际互联网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阿莫尔高度称赞吴建平在中国互联网技术进步和发展中的杰出贡献,以及为全球互联网技术和教育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吴建平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正在美国IDG总部学习,紧张学习之余还是抽出了一天的时间走进了向往已久的IT圣地——硅谷。  虽然是周末,硅谷里到处寂静悠闲,但英特尔办公楼里的灯光、散发着Google独特气息的免费自行车、装备精良的Google Earth拍摄车、夸张的Android卡通和手机模型,以及Oracle办公楼前人工湖中的帆船,到处都能让人感受到硅谷的勃勃生机和激情。正是这样的激情,才会有Goog
本报讯 近日,CNZZ发布《2010年第一季度旅游行业网站发展报告》。数据显示,3月末的站点数为5.05万,相比1月的5.16万略少。这是因为占比超过84%的旅游景点及旅行社的网站数量下降了3.45%。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多数景点以及旅行社完成了网站的初期建设。商旅类网站每天有1.3%的访客有在线交易行为,旅游景点及旅行社的网站仅有0.02%。这表明目前旅游景点及旅行社的网站主要是推广宣传。   
近日,美国布线及通讯应用解决方案生产商泛达(PANDUIT)召开了“2010泛达合作伙伴峰会”。来自东南亚十国、澳大利亚、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合作伙伴参加了此次峰会。  会上,泛达公司全球战略营销副总裁Vineeth Ram介绍了其于2008年提出的统一实体架构(Unifi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UPI)的解决方案。他从调准、融合、优化等3个层面深入阐述了U
近日,CC视频对外宣布已正式完成B轮融资2000万美元。此后,CC视频将会利用更多的资金支持来加快其视频云战略布局,继续为网站提供可信赖、可扩展、跨终端的视频云服务。  CC视频成立于2005年,一直专注于视频技术的研发。经过近5年的发展,CC视频云平台的日视频播放峰值已经近5000万VV,客户范围已经辐射到整个大中华区、日本、欧洲等地。  “CC视频云将从 ‘兴建跑道’阶段进入‘准备起飞’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