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的全球化趋势,互联网等新媒体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日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为了真正运用好新媒体时代的话语权,领导干部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媒体意识、提高运用和管理新媒体的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领导干部;话语权
在这个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新媒体时代,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既是信息传播工具,更是一块争夺异常激烈的思想舆论阵地。新媒体传播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开放性使其信息的传递、交流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人们不再仅仅听从单方面的报道和阐释,传播的教育色彩被淡化,传播的娱乐价值上升。所以,在各种信息传播中,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要说服群众,为民众所接受,发挥其教育引导群众的功能,其难度越来越大。这也势必会给公权的话语权带来挑战,会给掌握公权的领导干部带来挑战。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的领导干部运用好话语权,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本身素质能力的要求。
一、领导干部运用好新媒体时代话语权的现实意义
(一)是领导干部自身素质能力的要求和执政能力的体现。在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的言行甚至私生活都有可能被细读、被放大,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不仅要遵守包括家庭伦理道德在内的个人生活领域里的行为准则以及公共道德,还要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个人素质,遵守从政道德。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强化公仆意识,把人民大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坚决抵制各种诱惑,时刻牢记反腐倡廉的思想和精神。
(二)是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说话”是一门艺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更是至关重要。领导干部嘴里拥有比群众更多的话语权,这一权利是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作为各项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执行者,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对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要负责任,站在群众的角度,为群众谋利益。可见,干部该如何行使话语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仅关系到领导本身的利益,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此,领导干部要慎用话语权,善用话语权,巧用话语权,换而言之,就是要说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话,说充满真情实意的话,说解决实际问题的话。言为心声,心装群众,好的话语权才能以民为本,为民着想;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说话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才能贴近群众,融入百姓。
(三)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的必然要求。新媒体是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一种新兴媒体,人作为其主要的传播主体,在其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新闻及跟帖、网络论坛、微博、即时通讯群和手机短信等现代网络通讯为其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传播途径。在新媒体时代,话语权具备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方向的能力。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每个人都成为了舆论传播的媒体,与此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谁拥有了话语权,谁便掌握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因此,领导干部运用好新媒体时代话语权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政局稳定的现实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09年3月1日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的讲话中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全面提高六个方面的能力,即要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这是中央第一次把媒体提升到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对象的位置,由此可见,领导干部运用好新媒体时代的话语权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政局稳定的现实需求。
二、领导干部运用好新媒体时代话语权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自身素质。(1)政治素质。新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与虚拟性,使其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群众利益诉求的主要集散地,同时也使之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的较量场。如何才能准确的善用新媒体?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和扎实的政治理论素质,同时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不仅要在政治、行动、思想等方面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同时,领导干部还要时刻勇于坚守自己本职位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敢于担当,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应对,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充分保障和维护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严肃性和权威性。
(2)道德素质。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干部存在说不上去、说不下去、说不进去等问题,这并不代表他们真的没有真实水平去表达,从侧面来说,这反映的是一些道德修养的问题,是道德修养在做怪。举例来说,对于某些党员干部,他们把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老同志老领导的社会实践经验都放在书本上,扔到废纸堆里,他们自认为这些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与他们相距甚远。更有甚者存在“自以为是,好高鹜远,唯我独尊”等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之度外。而现在,网络言论力量逐渐趋强,市民的社会意识逐渐觉醒,一些领导干部也渐渐意识到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因此,领导干部要加强慎独修养,遵守从政道德,严于律己,强化公仆意识,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实事,做好事。
(3)知识素质。针对以上存在的“说不上去、说不下去、说不进去”现象,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问题,同时也关系到知识素质的问题。知识素质,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对于某些领导干部来说,强化知识素质,不仅要提高理论素养,还要不断拓展知识面,汲取新知识,不断掌握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在深入基层中获取丰富而鲜活的社会实践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充实自己,真正与时俱进,才能创造性地有效开展工作。
(4)心理素质。一个成熟稳重的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在自己的认知心理上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增强各种抗打击能力。在面对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特别是面对一些突发状况时,要从容应对,以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心态面对敏感问题,在舆论战中抢得先机,树立党和政府的威信力和公信力。面对新媒体监督,要有坦诚的心态,把握自己的言行,积极接受新媒体舆论对工作中的不足和缺点进行批评、改正。
关键词:新媒体;领导干部;话语权
在这个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新媒体时代,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既是信息传播工具,更是一块争夺异常激烈的思想舆论阵地。新媒体传播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开放性使其信息的传递、交流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人们不再仅仅听从单方面的报道和阐释,传播的教育色彩被淡化,传播的娱乐价值上升。所以,在各种信息传播中,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要说服群众,为民众所接受,发挥其教育引导群众的功能,其难度越来越大。这也势必会给公权的话语权带来挑战,会给掌握公权的领导干部带来挑战。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的领导干部运用好话语权,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本身素质能力的要求。
一、领导干部运用好新媒体时代话语权的现实意义
(一)是领导干部自身素质能力的要求和执政能力的体现。在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的言行甚至私生活都有可能被细读、被放大,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不仅要遵守包括家庭伦理道德在内的个人生活领域里的行为准则以及公共道德,还要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个人素质,遵守从政道德。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强化公仆意识,把人民大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坚决抵制各种诱惑,时刻牢记反腐倡廉的思想和精神。
(二)是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说话”是一门艺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更是至关重要。领导干部嘴里拥有比群众更多的话语权,这一权利是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作为各项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执行者,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对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要负责任,站在群众的角度,为群众谋利益。可见,干部该如何行使话语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仅关系到领导本身的利益,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此,领导干部要慎用话语权,善用话语权,巧用话语权,换而言之,就是要说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话,说充满真情实意的话,说解决实际问题的话。言为心声,心装群众,好的话语权才能以民为本,为民着想;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说话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才能贴近群众,融入百姓。
(三)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的必然要求。新媒体是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一种新兴媒体,人作为其主要的传播主体,在其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新闻及跟帖、网络论坛、微博、即时通讯群和手机短信等现代网络通讯为其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传播途径。在新媒体时代,话语权具备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方向的能力。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每个人都成为了舆论传播的媒体,与此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谁拥有了话语权,谁便掌握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因此,领导干部运用好新媒体时代话语权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政局稳定的现实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09年3月1日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的讲话中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全面提高六个方面的能力,即要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这是中央第一次把媒体提升到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对象的位置,由此可见,领导干部运用好新媒体时代的话语权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政局稳定的现实需求。
二、领导干部运用好新媒体时代话语权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自身素质。(1)政治素质。新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与虚拟性,使其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群众利益诉求的主要集散地,同时也使之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的较量场。如何才能准确的善用新媒体?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和扎实的政治理论素质,同时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不仅要在政治、行动、思想等方面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同时,领导干部还要时刻勇于坚守自己本职位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敢于担当,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应对,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充分保障和维护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严肃性和权威性。
(2)道德素质。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干部存在说不上去、说不下去、说不进去等问题,这并不代表他们真的没有真实水平去表达,从侧面来说,这反映的是一些道德修养的问题,是道德修养在做怪。举例来说,对于某些党员干部,他们把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老同志老领导的社会实践经验都放在书本上,扔到废纸堆里,他们自认为这些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与他们相距甚远。更有甚者存在“自以为是,好高鹜远,唯我独尊”等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之度外。而现在,网络言论力量逐渐趋强,市民的社会意识逐渐觉醒,一些领导干部也渐渐意识到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因此,领导干部要加强慎独修养,遵守从政道德,严于律己,强化公仆意识,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实事,做好事。
(3)知识素质。针对以上存在的“说不上去、说不下去、说不进去”现象,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问题,同时也关系到知识素质的问题。知识素质,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对于某些领导干部来说,强化知识素质,不仅要提高理论素养,还要不断拓展知识面,汲取新知识,不断掌握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在深入基层中获取丰富而鲜活的社会实践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充实自己,真正与时俱进,才能创造性地有效开展工作。
(4)心理素质。一个成熟稳重的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在自己的认知心理上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增强各种抗打击能力。在面对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特别是面对一些突发状况时,要从容应对,以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心态面对敏感问题,在舆论战中抢得先机,树立党和政府的威信力和公信力。面对新媒体监督,要有坦诚的心态,把握自己的言行,积极接受新媒体舆论对工作中的不足和缺点进行批评、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