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琴》与《太平经》理想主义观契合之探析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41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伯牙琴》和《太平经》为代表的中国道教理想主义观,是宗教对人间社会的一种政治秩序的设计。它们在阐释和谐公允、涉世治世的理论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抉发二者的契合之处,不仅可以对道教本身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且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有诸多有益的启示。但是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各种因素的作用,它们在实现理想社会的方式上不尽相同,结果导致两部经典不同的命运。
其他文献
省界观念是一个史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是我们审视辛亥革命历史发展的绝好视角。孙中山究竟有无省界观念?历史上有否定的声音,其实,孙中山的省界观念不仅拥有,而且十分强烈,这
文章通过分析在我国当前开展反腐倡廉建设过程中引进社会制约腐败途径的必要性。提出社会中介组织是社会制约腐败的基本框架。分析我国社会中介组织制约腐败面临的困境,并提出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导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探究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化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