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阶段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kie2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要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改善现阶段的用工荒现象,可以采取提高生育率的做法,新生儿生育率增加了,也就意味着劳动力的储备量增加了,这对于缓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生育政策的适度改变也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关键词】独生子女政策;人口红利;人口老龄化;生育观念
  一、关于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
  (1)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制定的背景。1949年之后,由于我国的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死亡率急剧下降,预期寿命增加,我国的寿命延长明显快于世界平均水平,更是远远超过同等发展水平国家。中国的人口总量飞速发展,而相较之下,经济却发展缓慢,过大的人口基数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活资料严重匮乏。鉴于这种情况,我国在1980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2)独生子女政策产生的问题。自1980年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虽然一定时间内解决了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但也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社会中适龄青年的丁克现象、单身现象、晚育现象、及已婚妇女不育现象,都对生育率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导致的我国目前的生育率仅为1.47左右,而实际的生育率可能更低。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城市的独生子女中只有10%~20%有生育二胎的意愿,而农村人口中平均每个妇女也只有生育1.5~1.8个子女的意愿,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将对我国的人口形势造成更为长远的影响。过低的生育率所造成的诸如人口年龄结构的失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我认为最为显而易见的就是人口的老龄化问题。通常,国际上一般把超过65岁及以上老人超过总人口7%的社会叫做老龄化社会,在2000年,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将给新生劳动力人口带来愈来愈大的压力,社会负担系数也将会越来越大。
  二、现阶段调整人口政策的主要原因
  (1)人口资源问题,劳动力市场供小于求。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甚至社会上出现了用工荒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看上去和中国人口基数大这一特点是十分不相符的。究其原因,人口资源的缺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用工荒是指劳动力市场上一种用工短缺的现象,这也是这几年出现的新现象。通常意义上,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供小于求造成的。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那就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指当人口年龄结构处在最富有生产性阶段时,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源泉,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人口红利。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近乎衰竭,并且在2013年的时候会由正转负。这就意味着,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本来占据优势的人口形势,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经济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并且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还会有对经济发展起消极作用的危险。所以人口政策的适度调整,会在一定时期内提高新生儿的出生率,缓解劳动力市场供小于求的问题。(2)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的老龄化,简单来说就是人口总量中,年轻人所占的比例日益下降而老龄人口也就是指65岁及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口的老龄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会给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09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1.67亿。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37亿。要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可以采取提高生育率的做法。新生儿的生育率增加了,也就意味着劳动力的储备量增加了,这对于缓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生育政策的适度改变也就显得十分重要。(3)人口生育观念的改变。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中国刚刚经历了战争,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并且由于医疗水平低下及连年的自然灾害,中国的新生儿死亡率极高,所以当时的人们会有多生多育的观念,这也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决定的。但自1980年中国实行晚生晚育,少生优生及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中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与之相关的还有人们生育的观念的改变。过多的对于未来生活的忧虑,致使许多人在面临生育问题时自主的选择了不生或者晚生。所以即便是改变了计划生育政策,放开生育政策,也不会出现1980年之前发生生育率过高的现象。
  自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各个方面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挑战。事实证明:原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经济等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我认为适度并且有计划地改变划生育政策已经迫在眉睫。公平适度并且有顺序地放宽生育政策既能够适应新一轮经济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田雪原.人口学.人民浙江出版社,2004
  [2]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敦煌文艺出版,2010
  [3]田雪原.构建和谐社会.关注老龄化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引入交互记忆系统作为中介变量,分析高管团队信任与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高管团队;交互记忆系统;信任;绩效  金融危机后,经营环境日益复杂,信任,作为团队互动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对绩效的影响日渐突出。国内外大量文献表明,高管团队信任与团队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交互记忆系统作为整合团队智力资本,提高团队绩效的有效组织形式,是研究高管团队信任的一个新视角。我们基于
期刊
【摘 要】长久以来,针对婚前个人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离婚时对不动产权益归属、不动产增值减值部分的权益归属、尚未归还的贷款部分偿还以及如何补偿在婚姻存续期间共同还贷的另一方等财产分割问题,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实践中法院的判决也各不相同。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的第十条对此问题
期刊
【摘 要】文章在分析福建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对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培养模式;专业定位;课程体系;第三方物流  一、关于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高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须根据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本学校相关专业的特点和地方产业群的
期刊
【摘 要】“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是大学校园的一句流行语,大学生旷课在当今已经很普遍的现象,可见大学生旷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問题。学校以加强学风建设的名义采取了各种方式和手段,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但收效甚微甚至引起学生的不满。大学生旷课率居高不下,既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针对大学生旷课现象,应从不同方面对大学生旷课行为进行及时的探究和预防。  【关键词】大学
期刊
【摘 要】《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实践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Java语言;教学改革;项目教学  一、前言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Java语言程序设计》及其相关课程,由于它们具有抽象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日益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安徽财经大学综合素质测评情况进行的调查,分析并探讨得出该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构建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财经类院校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意义  首先,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通过考核应聘大学生档案中的“综合素质测评表”可更全面的了解应聘者。在西方国家,用人单位常使用“人才测评技术”来评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各大高校也开展地如火如荼。笔者在亲身经历就业指导培训过程中感受颇多,于是简要通过该文章谈谈笔者的浅薄想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就业指导的定义、内容、作用和意义,并且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自己一些的浅显建议。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  一、就业指导简介  (1)定义。就业指导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就业指导,是给要求就业
期刊
【摘 要】幸福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举足轻重。进行幸福教育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文章对几种主导理论进行了简述。它们包括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社会比较理论、期望值理论和目标理论。  【关键词】幸福教育;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社会比较理论;期望值理论  在我国,慕名报考,如愿以偿后,也就产生一种幸福感。主观幸福感研究最早在20世紀5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
期刊
【摘 要】本实验针对实验室无法模拟地震时建筑物坍塌条件,结合普通力传感器和有限元应力分析,预估真实地震时救生舱的受力情况,以此对救生舱进行安全性检测。试验中运用了SPSS对轻量物体撞击下得出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预测,并通过碰撞力学公式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检验。而后运用有限元应力分析的方法,检验在预测受力条件下救生舱是否会被破坏。仅将此方法作为条件不足时的替代,并在实验室范围内运用。  【关键词】地震模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不断攀升。进入2011年的6月、7月更是一举触及6.4%、6.5%的三年高点,2012年1月的CPI依旧保持在4.5%的水平。这使得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已开始面临着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和挑战。因此,加强对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及解决对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通货膨胀;宏观经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