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节律性温度差对后备母猪初情期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畜牧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旨在探究猪舍昼夜节律性温度差大小对后备母猪初情期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50日龄、(80±2)kg体重的长白×约克夏二元后备母猪36头,随机分成温差大处理组(对照组,日均温度差3.86℃)和温差小处理组(试验组,日均温度差1.60℃),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在2018年7月—2018年10月实施,试验期100 d,其中1~70 d为环境温度调控期,71~100 d 2个处理组都处于相同的常规通风和降温调控环境下,观察后备母猪的发情时间.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呼吸频率(P<0.05)和体表温度(P<0.01)降低,而直肠温度没有显著变化.在试验第60天时,对照组后备母猪的血清皮质醇、丙二醛和谷丙转氨酶浓度高于试验组(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浓度低于试验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后备母猪220日龄内发情率增加1倍,在250日龄内发情率没有显著变化,而试验组后备母猪250日龄内发情的初情日龄缩短21.8 d(P<0.05).综上,猪舍昼夜节律性温差大增加了后备母猪应激水平,降低了抗氧化功能,推迟了后备母猪的初情期.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对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复制的影响,筛选PCV2高感染性细胞系和提高PCV2病毒滴度,为后续疫苗的研发及IL-10在PCV2感染中的作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猪IL-10基因,将目的基因与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CMV-MCS-EF1-GFP+ Puro)进行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CDH-CMV-IL-10,将其与包装质粒psPAX2和pMD2.G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用收集的慢
[目的]研究致病性大肠杆菌携带原噬菌体的比例、原噬菌体携带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的情况,了解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原噬菌体对菌株的耐药性与毒力的影响,保证噬菌体生产菌的生物安全性,为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方法]从NCBI中下载大肠杆菌全基因组信息,通过在线网站预测大肠杆菌中携带的原噬菌体数目,并分析原噬菌体的GC含量、基因组大小、占细菌基因组比例等基因组特征及完整型原噬菌体的类型,对原噬菌体做初步分类,统计分析完整型原噬菌体中携带耐药基因数目、耐药表型、耐药机制与毒力基因数目、毒力基因家族分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