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泡泡

来源 :青少年日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erpre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9日 晴
  每每看见那些天真的孩子在与泡泡追逐,就会情不自禁地加入他们的阵营,重温儿时的欢乐。
  我的第一个泡泡瓶是妈妈用洗洁精和着水搅拌成的。当妈妈告诉我它是泡泡瓶时,这三个字就已深深地刻入了我的脑海,成为童年记忆里欢乐的源泉。
  妈妈拧开瓶盖,用她那暖和的手握着我的小手,我的小手捏着粉红的泡泡棒,粉红的泡泡棒蘸着黏黏的液体。我用粉红的小嘴满怀着希望去吹,泡泡鼓了起来,我的希望也慢慢地膨胀,“嘭”的一声,泡泡破了,我的希望也破灭了。
  妈妈亲切的声音在耳边飘过:“吹泡泡时要慢慢地、轻轻地吹,泡泡才不容易破。”半信半疑的我带着疑惑又拿起了泡泡棒。一个圆圆的,黏黏的,晶莹的“球”飘了出来。“真美!”我和妈妈说。
  我吹了许多泡泡,泡泡在空中飘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七彩的光芒。七彩的泡泡吸引了众多孩子的目光,她们围了过来,伸出手臂去迎接这些七彩的泡泡。她们跑啊,跳啊,像一群快乐的精灵。泡泡落在她们的身上,染花了裙子;泡泡落在她们的头上,染红了蝴蝶结;泡泡落在她们的脸上,破碎成了灿烂的笑容。“现在,更美!”妈妈说。
  泡泡飘远了,我的童年也飘远了,可是我还有童年的记忆,还有多梦的少年。蓝蓝的天空下,我在欢笑……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初级中学110班
  指导教师:朱丹 推荐教师:邓本科
其他文献
大家论语  新课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我们设计了一堂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主题是“乌塔是否一个人出行”?(《乌塔》是人教版小语课文)我们把全班学生编成若干小组,分为正方代表(观点“能出行”)和反方代表(观点“不能出行”),组成若干对“正方组”“反方组”,要求各组在组内合作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选出代表参加全班辩论赛。 我们觉得这样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