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行有素履,事有成迹。一人之毁,未必有信;积年之行,不应顿亏。——《魏徵传》
【简释】行为有一贯的实践,办事有一定的实迹,即使有个别人诋毁,也未必可信,多年表现出来的品行,不会一下子就被毁坏。
2.当局称迷,傍观见审。——《元行冲传》
【简释】下棋的人临局糊涂,在旁观看的人则看得清楚。
3.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徐浩传》
【简释】像发怒的狮子奋爪抉石,像干渴的骏马奔向水泉。
4.史有三長:才、学、识。——《刘知几传》
【简释】修撰史书的人必须具备三方面的专长:才华、学问、见识。
5.思所以危刚安矣,思所以乱则冶矣,思所以亡刚存矣。——《魏徵传》
【简释】思考危险的原因就可以得到安全,思考动乱的原因就可以得到大治,思考败亡的原因就可以得到生存。
6.不设规矩,无以顺人;不切刑罚,无以息暴。——《朱敬则传》
【简释】不设立法令,就无法使百姓顺从,不按刑罚办事,就无法平息暴乱。
7.君子小人以类聚,未有无徒者;君子之徒同德,小人之徒同恶;外甚类,中实远。——《裴度传》
【简释】不论君子还是小人,都是以类相聚,毫无例外,但君子聚而同徳,小人聚而同恶。看起来二者都是结党,但其实质相距甚远。
8.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陆象先传》
【简释】天下本来没有那么多的事,只是庸人自找烦恼。
9.廉者憎贪,信者疾伪。——《陈子昂传》
【简释】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10.趋利之人,常为朋比,同其私也。——《李绛传》
【简释】追逐利益的人,常常纠结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私利。
11.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侯君集传》
【简释】黄石公《军势》说:“用智,用勇,用贪,用愚。因此智慧的人乐于建立自己的功绩,勇敢的人喜好实行自己的志向,贪婪的人求取趋向自己的利益,愚蠢的人不计较自己的生死。”从这可以知道前代圣人没有不取人之长,弃人之短的。
12.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韩愈传》
【简释】韩愈去世后,他的文章广为传诵,学习的人敬仰他像敬仰泰山北斗一样。
小链接:
《新唐书》增写兵志、选举志和仪卫志,在正史中是第一次,为《宋史》以后诸史所沿袭。兵志简略记载唐代军事制度及其变化。选举志主要记载唐代官吏的来源、学校科举和官吏铨选、考核等方面的内容。仪卫志记载皇帝等出行的仪仗、保卫制度。
【简释】行为有一贯的实践,办事有一定的实迹,即使有个别人诋毁,也未必可信,多年表现出来的品行,不会一下子就被毁坏。
2.当局称迷,傍观见审。——《元行冲传》
【简释】下棋的人临局糊涂,在旁观看的人则看得清楚。
3.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徐浩传》
【简释】像发怒的狮子奋爪抉石,像干渴的骏马奔向水泉。
4.史有三長:才、学、识。——《刘知几传》
【简释】修撰史书的人必须具备三方面的专长:才华、学问、见识。
5.思所以危刚安矣,思所以乱则冶矣,思所以亡刚存矣。——《魏徵传》
【简释】思考危险的原因就可以得到安全,思考动乱的原因就可以得到大治,思考败亡的原因就可以得到生存。
6.不设规矩,无以顺人;不切刑罚,无以息暴。——《朱敬则传》
【简释】不设立法令,就无法使百姓顺从,不按刑罚办事,就无法平息暴乱。
7.君子小人以类聚,未有无徒者;君子之徒同德,小人之徒同恶;外甚类,中实远。——《裴度传》
【简释】不论君子还是小人,都是以类相聚,毫无例外,但君子聚而同徳,小人聚而同恶。看起来二者都是结党,但其实质相距甚远。
8.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陆象先传》
【简释】天下本来没有那么多的事,只是庸人自找烦恼。
9.廉者憎贪,信者疾伪。——《陈子昂传》
【简释】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10.趋利之人,常为朋比,同其私也。——《李绛传》
【简释】追逐利益的人,常常纠结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私利。
11.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侯君集传》
【简释】黄石公《军势》说:“用智,用勇,用贪,用愚。因此智慧的人乐于建立自己的功绩,勇敢的人喜好实行自己的志向,贪婪的人求取趋向自己的利益,愚蠢的人不计较自己的生死。”从这可以知道前代圣人没有不取人之长,弃人之短的。
12.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韩愈传》
【简释】韩愈去世后,他的文章广为传诵,学习的人敬仰他像敬仰泰山北斗一样。
小链接:
《新唐书》增写兵志、选举志和仪卫志,在正史中是第一次,为《宋史》以后诸史所沿袭。兵志简略记载唐代军事制度及其变化。选举志主要记载唐代官吏的来源、学校科举和官吏铨选、考核等方面的内容。仪卫志记载皇帝等出行的仪仗、保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