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素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基于蛋白质芯片方法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白杨素抗炎抗氧化作用中的机制.方法 分别用0、5、10、15、30、60、120、240μg/mL白杨素处理RAW264.7细胞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用白杨素预处理细胞2 h,加入脂多糖(100 ng/mL)分别刺激0、10、30 min,1、2、4、8、16 h,运用蛋白质芯片进行相关信号分子的筛选.用白杨素(10、30、60μg/mL)孵育细胞2 h后,加入脂多糖刺激18 h,ELISA法检测IL-6,MCP-1和TNF-α的释放量;Griess法检测NO浓度;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ROS水平.设立空白对照组,白杨素(60μg/mL)单独处理组,脂多糖(100 ng/mL)单独刺激组,以及白杨素和脂多糖联合处理组,RT-PCR法检测iNOS和COX-2的mRNA的表达量.分别用脂多糖(100 ng/mL),N-乙酰-半胱氨酸(NAC)(20μmol/L)或白杨素(10、30、60μg/mL)单独或共处理细胞后,用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通路p-AKT、p-PRAS40、p-mTOR、mTOR、p-P70S6k、p-S6RP、S6RP的表达水平.结果 白杨素剂量在60μg/mL内,对细胞活力基本无影响(P>0.05);白杨素能够降低脂多糖刺激诱导的IL-6,MCP-1,TNF-α和炎症介质NO的释放量(P<0.01),抑制iNOS和COX-2的蛋白表达量和mRNA的表达水平(P<0.01);蛋白质芯片筛选结果提示,脂多糖能够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而白杨素抑制其信号分子的活化,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蛋白质芯片的结果(P<0.01);白杨素显著下调内源性ROS的生成;运用NAC清除细胞内ROS后,炎症蛋白iNOS和COX-2的表达量下调(P<0.05),而AKT/mTOR通路的活化被阻断(P<0.05).结论 白杨素通过抑制上游信号分子ROS的合成,进而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调控核糖体的翻译过程,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发挥抗炎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OMT)抗炎抗纤维化是否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2(CHK1/2)来发挥.方法 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模型组(DM)和氧化苦参碱治疗组(OMT),6只/组,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复制糖尿病模型.HE、Masson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HK1、CHK2、p-CHK1、p-CHK2的表达部位;ELISA检测肾组织上清中IL-6和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CHK1、CHK2、
目的 检测Mage-D1与活化后p75NTR的结合及对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s)矿化的调控.方法 取孕19.5 d SD大鼠牙胚,组织贴壁法获取E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设置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NC),100 ng/mL NGF刺激组(100 ng/mL NGF)、慢病毒干扰Mage-D1组(SH-Mage-D1).邻位连接技术检测Mage-D1与经NGF活化后p75NTR结合的变化,并比较不同分组间的结合强度差异.茜素红与ALP染色观察染色,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
目的 观察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不同类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对康柏西普的治疗反应,并分析可能影响治疗反应和效果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确诊为DME且按照1+PRN方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患者65例76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OCT特征将其分为3种类型:囊样黄斑水肿(CME)28只眼,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33只眼和弥漫性视网膜增厚(DRT)15只眼.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3月时各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
目的 探讨HBV转化为HCC相关的关键基因,并探索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析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GSE55092、GSE84044和GSE121248的mRNA微阵列数据,其中包括119个HBV相关的HCC组织和252个HBV相关的非肿瘤组织.“sva”R包用于去除批间差.进行整合分析,获取HBV相关肝癌和HBV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使用相互作用基因搜索工具(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
目的 研究全面检测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方法.方法 用自主设计探针捕获体系和二代测序技术,开发Y染色体AZF区微缺失的全面检测方法.结果 采用的探针捕获体系,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能精确检测AZF区微缺失类型、缺失区域及缺失引起的DNA拷贝数变化、AZF区微重复,发现现未知缺失类型.结论 全面检测Y染色体上AZF区域微缺失的方法可为男性不育诊断、辅助生殖提供依据.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DWI序列在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腺肌症即时消融效果中代替增强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9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资料,平均年龄40.5±5.4岁,均于HIFU术前及术后24 h内行MRI检查.由两名观察者独立评估DWI图像上消融灶的形态,分为1型:斑点状或无信号改变,2型:斑片状,3型:环状,通过kappa检验法评估DWI图像上消融灶形态分型的观察者间、观察者内一致性.在DWI图像上测量2型及3型消融
目的 评价潜伏表达癌调蛋白OCM的HSV-1减毒型载体(1716-OCM)在大鼠机械性视神经损伤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体外细胞感染模型中检测重组病毒增殖特性及OCM表达.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1716-OCM注射组和野生型病毒角膜感染组),每时间点3只/组,于感染后7、14、30、60 d免疫荧光法检测OCM基因及病毒蛋白gB在大鼠视网膜和下丘脑中的表达.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中,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PBS治疗对照组,1716-OCM感染组及1716-OCM感染加cAMP增
目的 基于平扫和增强CT的影像组学分析在鉴别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NB)和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GNB)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172例NB和48例GNB患儿,按7:3的比例分层随机抽样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从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CT图像中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基于最优特征子集采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建立各期以及三期复合的影像组学模型,绘制模型ROC曲线,计算并比较各期模型的AUC、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等评价指标.结果 从平扫期、动脉期和静脉期CT图像中分别提取了1218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平扫期
Objective There are no well-defined genetic indicators for distant metastatic illness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CC). The discovery of genetic changes linked to metastatic CC might ai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ic and loca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U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76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术后肝功能、血常规、肝脏影像学、腹水情况,观察手术疗效、术后消化道出血等发生情况.结果 76例TIPS手术均成功,其中13例活动性出血行急诊TIPS术后出血均得到控制,58例术后腹水改善,有效率为92.1%.术后6个月、术后1年门静脉左、右支内径及右肝斜厚径缩小,肝功能检查胆红素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PS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