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径人造血管研制成功等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行动脉硬化、动脉瘤等手术时,几乎都需要切除患部血管1厘米以上。但血管的拉伸长度有限,手术后再缝合的难度非常大。因此,治疗时需要用人造血管替代切除部分。人造血管直径6毫米是条分界线。目前,直径大于6毫米,特别是大于10毫米的人造血管已经普及,而小于6毫米的小口径血管则成为一个国际性难题。大口径人造血管一般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但其堵塞率高达60%。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曹传宝教授近期宣布,该校已经成功研制出小口径人造血管,以丝素蛋白为基本原料,直径只有3到5毫米。
  从动物试验效果看,小口径人造血管与体内血管的吻合效果好,能保持血液的畅通。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为临床试验做准备。它将用于取代患者缺损的动静脉,或作为动脉阻塞时的分流通道,以及成为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所需要的动静脉移植替代血管。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主席称:“中国人有望获诺贝尔奖”
  黄 莹
  
  瑞典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Sune Svanber院士日前来到杭州,给浙江大学的上百名学子做了一场题为“科学的魔力——诺贝尔与物理学”的科普讲座。当记者问及中国科学家何时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他表示,中国的物理学研究正在大踏步前进,中国科学家获得这一奖项只是时间问题。
  Sune Svanber从1998年起担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成员,2004年至2006年担任评委会主席。他在原子物理学和激光学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以及这些领域与能源、环境、医疗等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并对这些领域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讲座结束后,Sune Svanber院士接受了学生的提问。当有人提出中国物理学家何时能获得诺贝尔奖这一问题时,SuneSvanber院士表示,此前他曾经在吉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做过荣誉教授,在一线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中国物理学家,他们的钻研精神以及积极创新的研究态度让他深受感动。
  他说,华裔物理学研究者中有好几位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这是个非常好的传统。同时,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的飞速发展,科学研究的基础环境正在一点点好转,很多高等学府的科研机构都不亚于国外。中国的物理学研究也在不断取得进步,并在一些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基础物理学逐渐被重视起来,这些都是获奖的重要保证。
  “至于时间表,我真的说不出来,因为诺贝尔奖授予给那些取得了最杰出成就的科学家,而不是考虑在全世界范围的平衡。谁能获奖,这是个大秘密,任何人都无法提前知道。”SuneSvanber院士微笑着告诉记者。
  
  唾液可止痛效果远超过吗啡
  葛秋芳
  
  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唾液中的一种物质有止痛作用,其止痛效果远远超过吗啡。
  据《自然》杂志网络版日前报道,由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专家发现的这种物质名为“OPIORPHIN”。动物试验显示,这种在人体中自然产生的物质,其止痛效果是吗啡的6倍。
  研究人员发现,OPIORPHIN能带动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对抗疼痛。此外,这种物质的分子结构简单,容易人工合成,无需从唾液中分离,就可大量生产。
  研究人员希望这一发现能尽快用于临床治疗。不过研究人员也指出,对于OPIORPHIN的止痛效果还需进一步测试,以确定这种物质是否有副作用。
  
  我国完成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顶工作
  
  目前,我国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973计划2006年立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据科技部介绍,这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包括纳米材料、量子调控、蛋白质结构和生殖发育等领域。目前我国在纳米材料学方面已经跻身国际前沿;在量子信息与量子通信方面一直活跃在世界最前沿,成功实现了125公里实际通信光缆的量了密钥分配;在蛋白质结构研究方面,已经成功解析一批膜蛋白和符合蛋白三维结构;在生殖发育和遗传学方面,发现了一个可高效用于哺乳动物的转座因子,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今后,我国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进行基础研究。
其他文献
20世紀80年代的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在党的政策指引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同时也开始追求精神的进一步富足,整个社会开始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
杨兴文《端午节并非为悼念屈原》  端午节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了。学者闻一多曾考证认为,端午节并非为悼念屈原,而是百越民族举行图腾的祭祀的节日。随着考古研究的发展和发掘,大量出土文物也证实了闻一多的观点:长江以南曾经居住着以龙为图腾的族群百越族,他们生活于水乡,把自己当作龙的子孙,每年阴历五月五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  赛龙舟也出现在屈原之前。据考证,在春秋时期之前,吴越之地便有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
健身塑形是女人的永恒主题。为塑身形,爱美女性采取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其中也不乏一些怪招。以下这组照片拍摄于20世纪,展示了当时西方女性采取的一系列有趣的健身塑形方式。
1947年冬,我在广西养利县(旧县名,1952年撤并为大新县)简易师范任教。这所师范是省属师范,经费由设在桂林的廣西省教育厅发给,而且随物价上涨而浮动,所以员工待遇还好。由于内战,国统区物价变化很大,校长邓某便伙同会计出纳打起了“时间差”的歪主意,钱汇到后不是在学校及时发放应付开支,而是当作本钱倒买倒卖煤油等日用品以及农产品等紧俏物资。周转一番后,物价又升了不少,自然大大影响了师生们的生活,大家意
有句成语叫“虚与委蛇”,相信不少朋友会念错。“委蛇”,应该读什么音,这是条什么蛇呢?  “委蛇”一般写作“逶迤”,也可写作“威迤、威夷、委隋”等。蛇读作“姨”。古书中,“委蛇”的意思是蜿蜒曲折状,一般用来形容山川、道路、行止、态度等。如《離骚》中有“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迤”,《古诗十九首》里也有“东城高且长,委蛇自相属”。  那“委蛇”是条什么蛇呢?《山海经·海内经》里说,“委蛇”又名“延维
三年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年),在“瓜菜代”中挣扎的乡邻们,一顶遮阳防雨的草帽要用上好多年。  农民露天劳作,日晒雨淋,离不开草帽。买一顶新草帽块把钱(相当于三四个劳动日的工分值),未必人人都承受得起。有的乡邻,草帽破旧不堪了还舍不得扔掉;有的干脆敞着头,任凭毒辣的太阳炙烤。我的母亲看在眼里,想向他们伸出援手,但苦于囊中羞涩,于是发动我们自编草帽。  江海(属江苏南通)人手工编织的草帽,与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个故事很江湖,一个低级军官被正义所激荡,没有经过任何司法程序,在边城的闹市区,徒手击毙一名欺负良家妇女的街霸。这是一起我们为之喝彩了千百年的事件。因为世道太混账了,邪恶横冲直撞,司法在一边乘凉,失去呵护的人们,只好指望暴力。  然而,这位做事很江湖化的军官——鲁提辖,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吗?非也,这起刑事案件真的存在于中国帝王的档案资料里。我们拂去传说的花边,打开公元10世纪中国
铅笔,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文具之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铅笔虽然含有“铅”字,却与铅没有任何关系。  1564年,英国一个牧羊人偶然间发现了黑色的矿物质——石墨,也就是铅笔芯的主要原材料。这种神奇的物质显色度高,可以用在羊身上做记号。不久,商人发现商机,将石墨切割成条销售,便于人们在货篮和货箱上做标记。但石墨易碎、脏手的特性也令人苦恼。176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尔在石墨中又添加了硫黄、锑和树脂等材料
我国的数百个传统戏曲剧种,舞台上表现孔子的作品极少。查遍宋元明清以来数以千计的剧目,只发现两种:一是明传奇《麒麟记》,内容大致为,孔子因不满鲁国执政者季桓子所为,周游列国,到处遭冷遇,甚至绝粮,后仍归鲁国聚徒讲学。剧作者署名“寰宇显圣公”,可能是孔氏后裔。此剧现存有明万历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已残缺不全,原刻本只有前39出,下面的缺佚已无从查找,难见全豹了。  另一种是明清之际无
锦鲤,起源于中国,兴于日本,又回到中国,它是和平、幸福、长寿的象征。锦鲤的祖先就是我们常见的食用鲤,而观赏鲤最早发源于中国,并且诞生了“锦鲤”一词。“锦鲤”在唐诗宋词中多次出现,但诗词中的锦鲤一般指鳞光闪烁的鲤鱼,和现在风靡世界的锦鲤并不相同。  日本从中国引入锦鲤后,大约从17世纪开始了有规模的饲养,并经过近200年的培育,有了现在具有独特色彩、斑纹的鲤鱼品种,也就是现代锦鲤。如今,锦鲤之美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