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治疗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c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6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超声刀辅助下小切口、亚甲蓝淋巴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等方法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控制效果和淋巴结清除数目、以前哨淋巴结活检为据缩小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切口美观度等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采用亚甲蓝淋巴示踪+超声刀辅助下小切口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经济负担。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临床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566-02
  随着医学检查技术地不断发展,临床上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1]。目前对这些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我院对收治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16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男性为26例,女性为134例;年龄在26-75岁之间,平均为(56.5±2.5)岁;均为我院在2008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病程在3个月-5.0年之间,平均为(1.5±0.2)年之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程和年龄等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单个肿瘤直径<1.0cm,且出现分化,没有淋巴结和向远处转移,则采取单侧甲状腺全切手术。原发肿瘤直径在1.0-1.5cm之间,且对侧甲状腺出现结节,但没有出现局部或者远处转移的情况,进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甲状腺微小癌已经出现包膜和侵入,直径在1.0-2.0cm之间,则采取双侧甲状腺全切手术,另外还要进行中央组织淋巴结清扫手术。淋巴结出现转移且肿瘤直径>4.0cm或者肿瘤直径<1.0cm且侵入到包膜,则进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另外进行中央组和颈外侧淋巴结的清扫手术。
  1.2.2 试验组 对患者进行超声刀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切口在2.0-3.0cm,术中亚甲蓝甲状腺内注射,淋巴结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避免不必要的颈部淋巴结清扫。其他手术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1.3 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CR):患者的肿瘤完全消失时间持续>4周,并且没有新的病灶出现[2]。部分缓解(PR):患者有50.0%的肿瘤消退时间持续>4周,并且没有出现新的病灶出现。无变化(SD):患者的肿瘤大小增大<25.0%或者肿瘤大小消退<50.0%。病变进展(PD):患者出现新病灶或者肿瘤大小增大>25.0%。总有效=CR+PR。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情况 试验组:CR80例,PR0例,SD0例,PD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CR80例,PR0例,SD0例,PD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试验组不低于对照组,无差异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等情况比较 见表1。
  2.3 并发症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间所发生的并发症人数分别为4例、20例,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分别为5.0%、25.0%;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刀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3]。这项手术具有以下优点:对患者所造成的伤害非常小。由于术中应用亚甲蓝行淋巴结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因此,易于辨认寻找淋巴结;再者,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者,避免了不必要的颈部淋巴结清扫,减少了创伤,减少了淋巴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有效地观察和监护以及控制,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微创,切口小,术后给患者留下的瘢痕小[4]。恢复快。
  对患者采用超声刀辅助下小切口+淋巴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进行甲状腺个体化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生活造成的影响非常小,特别是对于女性患者,缩小给患者的颈部留下疤痕,减少对患者的外观影响。经过此次的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等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总之,对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采用此种个体化手术治疗,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魏立志.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6(10):32-33.
  [2] 包国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0,06(9):77+ 76.
  [3] 王南飞.甲状腺微小癌颈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及适当范围[J].现代临床医学,2010,04(5):280-282.
  [4] 陈旭,黄东航,林强,李华水,张爱龙.甲状腺微小癌手术方式探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1(13):1177-1178.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2012—2014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及分布特征,为医院传染病管理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该医院2012—2014年报告的全部法定传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934—0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72岁, 因便血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与少量粪便混合,色鲜红,量从5ml-30ml不等,遂来我科就诊,门诊行肠镜示距肛门27cm处见大小约1.2cm息肉样隆起,表面糜烂,取活检1块,收其入院。体格检查示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无淤斑、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