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批准拍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行为定性问题探讨

来源 :森林公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兴起一股收藏热。在这当中,由象牙、犀牛角雕刻而成的工艺品成为重要的收藏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已有20多年,普通公众具备了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基本法律常识,能够认识到通过私下交易渠道买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但对于公开拍卖象牙、犀牛角等雕刻品的行为,特别是对于拍卖对象属于“文物”且经过文物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拍卖行为,不仅普通公众,甚至许多执法人员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误
其他文献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方圆10.6万余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之一。这里繁衍生息着麇鹿、黑熊、猞猁、狍子、榛鸡等国家珍稀野生动物。“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
【题记】用不光明的手段获取的财富,就像一棵腐烂的果子,即使你摘的到,吃到嘴里也会变味……
森林公安作为国家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保护生态安全和林业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虽然近年来通过实施"金盾"工程和"三基"工程,大力开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