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积型地质高背景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来源 :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运积型地质高背景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在广东斗门新会研究区31个点位成对采集根际土壤和水稻样品,测定Cd、Cu、Pb和Zn的含量,采用综合质量影响指数(influence index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IICQ)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壤处于清洁、亚健康、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比例分别为22.6%、41.9%、3.2%和32.3%。稻米Cd、Cu、Pb和Zn对人体的非致癌风险较小,4种重金属的危险商
其他文献
王尚德在陕西创建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在陕西建立团组织;第一个在陕西有组织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个在陕西建立农民协会;第一个在陕西创办职业学校……  由于采访行程安排之故,从渭南市赶到王尚德烈士陵园,已是下午四点五十五分,距陵园下班只差五分钟。入伏的高温天气中,王尚德烈士陵园除了看门大爷,就是我们一行4个记者。  王尚德烈士陵园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向阳街道办事处樊家村,1986年经陕西省民政厅批准,
黑色岩系风化是我国西南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背景值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黑色岩系高地质背景区农田土壤-农作物系统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认识仍存在不足。本研究选择重庆市城口县典型黑色岩系高地质背景区为研究区,研究了土壤-玉米系统中的重金属元素总量、生物有效性与迁移富集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为Cd>Zn>Cu>Ni>Cr>Pb,Cd、Zn、Cu和Ni含量均高于我国土壤背景值,Cd的平均含量达5.11 mg·kg-1
在党史学习教育第一阶段,渭南市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表现出组织机构健全、注重示范作用、学习主题突出、巡回指导有力、学习氛围浓厚的特点。  渭南市依托红色资源,注重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独特作用、文艺作品深度感染作用、红色旅游长效教育作用和主题活动引领作用,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2021年7月13日,星期二。早上八点之前,渭南市博物馆门前已有参观者在等候参观。  博物馆工作人员申喆介绍
地质高背景的岩溶区土壤中普遍发育铁锰结核,且含量远高于非岩溶地区.为了解岩溶区土壤中铁锰结核的成因,选择广西桂中地区土壤(0~20 cm)中的铁锰结核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探讨极端气候的变化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对气候灾害预防和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基于内蒙古地区的气温、降水资料和MODIS NPP数据,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法、GIS应用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地区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NPP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极端高温指数和极端降水指数均表现为上升趋势,而极端低温指数呈下降趋势;2000—2017年内蒙古地区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且东部地区增加幅度最大;内蒙古地区的NPP受极端降水的影响比极端气温明显,且
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是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共同的哲学主题,他们也同样聚焦于辩证法的本体论批判这一角度.然而,费尔巴哈只专注于本体论批判这一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而未能领会
研究地质高背景地区土壤中不同粒径铁锰结核地球化学特征,有助于厘清岩溶地区土壤中铁锰结核对重金属异常富集的影响及对重金属吸附固定的主控因素。本研究以广西南宁市和崇左市大新县表层土壤大样(0~20 cm)为对象,筛分出不同粒径的铁锰结核(0.3~0.5、0.5~1、1~2、2~4、4~6、6~8、>8 mm)和对应土壤(<2 mm)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研究不同粒径铁结核和锰结核重金属元素变化和主控因素以及重金属(Cd、Cr、Cu、Ni、Pb、Zn)在铁锰结核和对应土壤中的分布分配规律。结果显示:铁结
渭南市乐天大街中段,有一座融古朴与现代于一身的建筑,便是建成六年的渭南市博物馆.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渭南推出了6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其中一条线路里就包括渭南市博物馆.rn
期刊
以艺术形式讲述和讴歌革命历史,弘扬时代精神,让普通观众们通过艺术形式触摸到“历史的厚度”,体会到“红色的热度”,感受到“文艺的温度”,是渭南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6月29日,由渭南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以“百年辉煌·渭南巨变”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文艺演出在渭南市大剧院隆重举行。晚会由《星星火炬耀秦东》《扭转乾坤开天地》《万里阔步谱新篇》《砥砺奋进圆国梦》四个篇章16个节目组成,
期刊
在宁夏荒漠草原开展短期氮添加实验,探究不同氮添加水平(0、5、10、20和40 g·m-2·a-1,分别表示为CK、N5、N10、N20和N40)对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氮添加处理显著影响了植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及群落盖度,而对Pielou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影响;N10处理下Shannon多样性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及群落盖度达最大值,分别为2.05、10及70.75%;N2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