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林木主要蛀干害虫种类及为害特征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ib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天津市林木主要蛀干害虫如白蜡哈氏茎蜂、小线角木蠹蛾等的分类地位、分布范围及寄主植物,并就其为害特征进行了总结归纳,为正确识别害虫及制定合宜的防治方案提供技术信息。
  关键词 林木蛀干害虫;种类;为害特征;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160-03
  天津市地处九河下梢,土壤多偏盐重碱,限定了地域绿化林木为杨、柳、白蜡、槐、椿、榆等。由于单一品种栽植,蛀干害虫因其专化性较强、幼虫期长且隐蔽为害、扩散困难等,往往造成局部或点片普遍发生[1-4]。当林木遭遇害虫蛀食后,枝干偶遇风雨便会折断或死枝,影响绿化景观,并对停靠车辆及路边行人产生潜在的危害。笔者于2010年起着手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借助实地采集、灯光诱捕、性信息素诱捕等,基本掌握了天津市林木上发生及分布的主要蛀干害虫种类,现记述如下,以期为科学制定防控对策提供技术支持。
  1 白蜡哈氏茎蜂(Hartigia viatrix Smith)
  分类地位:昆虫纲,膜翅目,茎蜂科。
  寄主植物:白蜡(天津市树)。
  地理分布:全国分布。天津塘沽、汉沽、大港、东丽、西青、津南、北辰均有发现。
  为害特征:新孵幼虫多在新生嫩枝条的第1对叶柄处蛀入,至嫩枝髓部后向上串食前进,其排泄物填充在蛀空的枝条蛀道内。每一被害枝条内多有1~5条幼虫,致使受害枝梢折断、下垂、干枯,其上叶片萎蔫、青枯。常见1个枝条上有1片叶干枯,也有1个枝条上4~5片叶干枯;老龄幼虫越冬前横向啃食木质部,仅留枝条表皮。
  2 小线角木蠹蛾(Holcocerus insularis Staudinger)
  别名:小褐木蠹蛾、小木蠹蛾。
  分类地位:昆虫纲,鳞翅目,木蠹蛾科。
  寄主植物:白蜡、槐树、龙爪槐、榆树、柳、冬青卫矛、构树、海棠、悬铃木、银杏、柽柳、麻栎、栾树、五角枫、樱花、白玉兰、香椿、苹果、山楂等;以白蜡、槐树、构树受害最重。
  地理分布:天津(塘沽、汉沽、大港、东丽、津南、西青、北辰)、北京、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地。
  为害特征:幼虫群集蛀食,遇受害枝干折断或砍伐后材质失水时才转移危害;受害株风折、枯枝常造成伤人砸车事件。蛀食形成的隧道极不规则,排出的粪屑颜色因寄主材质色泽而异,粪屑常粘连成棉絮状悬挂在排粪孔周围的枝干上;严重被害时,树干、枝条几乎被粪屑包裹。
  3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enberg)
  别名:杨透翅蛾。
  分类地位:昆虫纲,鳞翅目,透翅蛾科。
  寄主植物:危害杨、柳科树木,尤以新疆杨、箭杨、毛白杨、银白杨、加拿大杨、中东杨、河北杨受害最重。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于天津(武清、蓟县、静海)、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江苏等省区,国外分布于蒙古、欧洲等国。
  为害特征:幼虫孵化后多在嫩枝的叶腋、皮层及枝干伤口处或旧的虫孔内蛀入,再钻入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绕枝干蛀食,使苗木上部叶片由白绿色变成褐红绿色,被害处渐形成瘤状虫瘿;枝梢受害后顶芽生长受抑,苗木和幼树主干被害后形成虫瘿,易风折,成残次苗或影响造林质量。幼虫钻入木质部后沿髓部向上蛀食,蛀道长2~10 cm,虫粪和碎屑被推出孔外后常吐丝缀封排粪孔;幼虫蛀入树干后常不转移,种苗调运是主要的扩散途径。只有当被害处枯萎、折断而不能生存时才另选适宜部位入侵[5]。
  4 六星黑点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
  别名:豹纹蠹蛾。
  分类地位:昆虫纲,鳞翅目,木蠹蛾科。
  寄主植物:白蜡、法国梧桐、椿、刺槐、杨、柳、金银木、石榴、西府海棠、龙爪槐、紫藤、栎、桦、榆、石榴、泡桐、蔷薇、紫荆、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等。
  地理分布:天津(塘沽、汉沽、大港、东丽、西青、津南、北辰)、山东、河北、山西、北京、江苏、上海等地。
  为害特征:幼虫多由叶柄基部、叶片主脉后部或直接蛀入枝条内,往往先绕枝条环食,造成枝条先端枯萎,然后转移危害或在蛀道内掉头向枝条后部蛀食。幼虫蛀食的虫道较长,有多个排粪孔,排出大量的颗粒状木屑,因蛀食的寄主植物不同,排出的木屑颜色不尽一致,如蛀食黄杨排出白色木屑,蛀食紫叶小檗排出黄色木屑;8—9月受害株的树冠出现大量枯枝,嚴重破坏景观。绿篱植物受害可致植株死亡,造成缺株断垄。
  5 芳香木蠹蛾(cossus orientalis Gaede)
  分类地位:昆虫纲,鳞翅目,木蠹蛾科。
  寄主植物:杨、柳、榆、槐、刺槐、丁香、白蜡、桃、稠李、槭树、山荆子、核桃、苹果、梨、沙棘、榛、构、栎和桦等。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于天津、山东、山西、河北、北京、辽宁、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国外分布于东北亚等国。
  为害特征:初孵幼虫食掉其卵壳后,常数头至数十头幼虫联合蛀食树干、枝条的韧皮部及形成层,再分散蛀食木质部,形成宽阔而不规则、贯通的公共蛀道供其越冬(越冬时不再排出木屑、新粪),且在边材处咬刻出宽大的蛀槽,排出木屑和虫粪,溢出树液。其为害程度不及小线角木蠹蛾,但也造成树势衰弱,出现枯梢风折,严重者整株死亡。
  6 国槐小卷蛾(Cydia trasias Meyrick)
  别名:国槐叶柄小蛾、槐卷蛾。
  分类地位:昆虫纲,鳞翅目,卷蛾科。
  寄主植物:槐树、龙爪槐、蝴蝶槐等。
  地理分布:天津(汉沽、东丽、西青、宝坻、静海)、北京、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为害特征:初孵幼虫多从羽状复叶叶柄基部蛀入枝条为害,受害处可见胶状物,为害造成复叶干枯脱落,严重时形成“光秃枝”,影响树木生长和观瞻。8月中下旬大部分幼虫转移到果荚内为害,致槐豆变黑。
  7 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 Hope)
  别名:白条天牛、大钻心虫、云斑白条天牛、云斑白天牛、多斑白条天牛、核桃大天牛。
  分类地位: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
  寄主植物:白蜡、杨、柳、桑、核桃、榆、女贞、法国梧桐、泡桐、枫杨、火炬、桉树、苹果、梨等多种树木,尤以胸径8 cm以上的白蜡树受害最重。
  地理分布:天津、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
  为害特征:成虫羽化孔为直径20 mm左右的圆孔,羽化后取食新枝嫩皮和嫩叶补充营养;雌虫先咬食一直径1 cm左右椭圆形浅刻槽,产卵后即刻用刻槽周围的木屑粘合封堵;初孵幼虫多在树干离地150 cm以下或主干分叉处,先在韧皮部或边材蛀成三角状蚀痕,蛀入木质部先下后上,不久即排出大量粗木丝并上下填充在蛀道内;往往3~5头或多达十数头聚集为害,或转圈蛀食,或上下多个虫孔排列,排出的木丝堆积于树体四周的地表。其幼虫蛀食能力强,蛀道长25 cm左右,略弯曲;还经常与木蠹蛾混合发生,引起木材根基部中空,引起“风折木”,严重时整株死亡[6-7]。
  8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
  别名:柳星天牛。
  分类地位: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
  寄主植物:柳、杨、糖槭、榆、元宝枫、樱花、泡桐、苦楝、海棠、苹果、枫杨、桑、栾树、刺槐等。我国杨、柳树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尤以杨属中大官杨、加杨和美杨受害最重,被害株率可达100%;但不危害毛白杨、苹果树。
  地理分布:天津、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等地。
  为害特征:成虫啃食叶片或嫩皮补充营养,嫩枝受害后易风折或枯死;产卵刻槽分布在树干根际至直径4 cm的树梢处,以树干枝杈处最多;刻槽椭圆形,每槽有卵1粒,产卵后分泌胶状物堵塞刻槽;新孵幼虫取食腐坏的韧皮部,2龄后旁向取食新鲜的树皮及木质部,从产卵孔排出褐色的粪便、蛀屑,3龄后开始蛀入木质部并排出白色木丝。初期隧道横向略有弯曲、然后向上,蛀入后再回至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取食,蛀道弯曲无序,可深达树干中部。树体受害后树皮塌落,树体生长畸形。
  9 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
  分类地位: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
  寄主植物:侧柏、桧柏、沙地柏、扁柏、龙柏、千头柏、罗汉松、红豆杉等树种的衰弱木、枯立木、新伐倒木。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于天津(蓟县)、 北京、河北、山东、辽宁、吉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国外分布于朝鲜和日本。
  为害特征:幼虫初蛀入时蛀孔处有少量木屑,蛀入皮层后在树皮下串食危害,将木质部表面蛀成弯曲不规则的坑道,坑道内充满黄白色的木屑和虫粪。受害树皮极易脱落。蛀食枝干1圈后,枝干上部即枯死。
  10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
  别名:黄褐天牛、桑粒肩天牛、褐天牛、粒肩天牛、铁炮虫。
  分类地位: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
  寄主植物:桑、榆、杨、柳、白蜡、女贞、柑橘、羊蹄甲、无花果和紫薇、海棠、苹果、樱桃、樱花等。对桑、无花果、毛白杨等危害最重,其次为害柳、榆、枫杨及蔷薇科、枇杷、柑桔等多种林木和果树。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于天津、北京、河北等省份,國外分布于日本、朝鲜、越南、缅甸和印度。
  为害特征:成虫啮食寄主树木的树枝及嫩皮;卵槽呈“U”形,长12~20 mm,孵化后向上蛀食皮层约10 mm,再向下渐蛀入心材;低龄幼虫所蛀坑道通直,自上向下每隔一段向外咬1排粪孔,排的粪便为红褐色、细绳状,高龄后粪便粗大、锯木屑状;老熟幼虫常在近根部蛀食,在下部1~3个排泄孔处咬出11~16 mm的圆形羽化孔,但不穿破树皮,该处出现臃肿、流汁或断裂。越冬时则常上移至下部第3孔上方,上面蛀道内多塞有木屑。
  11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Hope))
  分类地位: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
  寄主植物:国槐、龙爪槐、蝴蝶槐、金枝槐、柳等。
  地理分布:天津(汉沽、东丽、武清、蓟县)、北京、内蒙古、河南、山东、四川、广西、贵州、福建等地,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对象。
  为害特征:成虫补充营养可造成新梢枯死;初孵幼虫垂直蛀入,当蛀入木质部深约0.5 cm时,即沿最外年轮的春材部分横向蛀食,再渐向内接近髓心,高龄时再转向韧皮部蛀食蛀入孔周围的边材,咬一羽化孔通向外界,虫道不规则且横向扁平,长15~18 cm,粪便从排粪孔排出,呈条状久悬不掉。整个虫道呈“S”形,破坏树木疏导组织,造成侧枝或整株死亡。
  12 白蜡窄吉丁虫(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
  又名:花曲柳窄吉丁、花曲柳串皮虫、小吉丁。
  分类地位:昆虫纲,鞘翅目,吉丁虫科。
  寄主植物:白蜡、曲柳、花曲柳和榆树等,尤以八年生以上的大叶白蜡受害最重。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于天津、河北、吉林、辽宁、山东、黑龙江、内蒙古、台湾等地,国外分布于朝鲜、蒙古、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
  为害特征:成虫具明显的喜光和喜暖习性,羽化后需取食树冠或树干基部萌生枝的嫩叶补充营养,将被害叶片咬成不规则的缺刻;初孵幼虫先在寄生树木的韧皮部表层取食,进而进入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的形成层浅层蛀食,在干基部至1.8 m高度的树皮下形成“之”字型坑道。当虫口密度较低时,布有虫道的树皮枯死,而高密度情况下,树皮下布满了坑道,严重破坏了树木的营养疏导组织,往往导致整株树死亡[8]。
其他文献
摘要 水稻工厂化育秧具有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低、育秧质量好、节本省工等特点。介绍了水稻育秧工厂的选地建造、育秧工厂的机械化作业、育秧工厂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水稻工厂化育秧。  关键词 水稻;工厂化育秧;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1.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039-01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是以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为基础,采用温室或大棚集中
摘要 以杂交稻H优518、盛泰优9712、准两优60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处理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及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作为双季机栽晚稻,H优518、盛泰优9712以6月27日播种为宜;准两优608以6月15日播种为宜。  关键词 双季晚稻;播种期;机插栽培;影响  中图分
摘要 通过分析巴马县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难,依托有利条件,找准突破口,提出科技投入、组织经营、项目招商、企业带动、品牌发展等措施,以期促进巴马县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特色农业;现状;有利条件;对策;广西巴马  中图分类号 X1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274-03  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位于广西西北部,是传统农
摘要 介绍三叶木通育苗技术,包括种子和种条采集、苗圃地选择、整地做床、播种和扦插、苗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三叶木通;育苗技术;播种育苗;扦插育苗  中图分类号 S668.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168-01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是原产我国的木通科木通属落叶缠绕木质藤本植物。因农历8
摘要 为寻找农机化发展新模式,不断提高烟叶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促进烟农增收节支,就广昌县烟叶生产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加快该县烟叶生产机械化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草;农业机械化;现状;问题;对策;江西广昌  中图分类号 S572;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205-04  Abstract In o
摘要 阐述了黄秋葵的特征特性,介绍其主要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育苗移栽或直播、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留种等方面内容,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应用。  关键词 黄秋葵;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116-02  黄秋葵是以嫩荚供食用的蔬菜,原产非洲,目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以美国栽培最多 。黄秋葵营养丰富,
超级杂交稻天优998的亲本为天丰A与R998,选育单位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该品种为感温型杂交稻强优组合,2005年作为农业部公布的超级杂交稻品种,被兴宁市引进种植,2007年根据农业部、广东省农业厅的部署和安排,由华南农业大学和兴宁市农业局共同承担超级稻示范推广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工作。自项目实施以来,严格按照农业部农科教发〔2005〕2号文件精神,在广东省农业厅指导下,依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摘要 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利用1952—2010年营口市熊岳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熊岳镇冬季气候变暖进程,结果表明:熊岳镇近59年冬季平均气温为-6.5 ℃,冬季气温年际间波动较大,最高-3.5 ℃(2006年),最低-10.3 ℃(1956年);1986年之前,冬季偏冷年较多,之后偏暖年较多;59年来冬季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346 ℃/
摘要 吉单441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育成的早熟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13 d左右,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等适合种植龙单13和源玉3的地区种植。吉单441种子拱土能力强,早发性好,易抓苗,抗病性、抗逆性强,在各类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广等特点。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吉单441;品种选育;高产;早熟  中图分类号 S513.032 文献标识码 B 文
摘要 泵站的安全运行不仅取决于设备的可靠性,还取决于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否快速查明原因,并且用最短的时间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对泵站设备从电气和机械2个方面的常见故障的进行了分析,对泵站的正常和高效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泵站设备;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故障分析;管理;养护  中图分类号 TV6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29-01  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