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ch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奇心是人对新鲜事物产生诧异并进行探究的一种行为;求知欲是人渴望获取知识的一种心理状态。好奇心若能转化成求知欲则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如:在介绍“生物的进化”时,讲到鸡的祖先是原生野鸡时,有些学生会问:“原鸡的祖先是什么?”“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介绍“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时,学生提问:“为什么我的上眼皮是一个单,一个双?”“我的曾祖父、父亲都是秃顶,而祖父却没有秃顶?”…… 这些问题书本上找不到答案,却又与书本知识有关联,此时,我总是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结合已学知识互相探讨一番,或者先将问题带回家思考,下堂课再来讨论。在此基础上,我才将问题与理论有机结合,进行解答。这样一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由此还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进行巧妙的设疑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绿色植物的水分代谢时,先问学生:你们吃过糖醋蒜吗?它们是怎样淹制的?为什么蒜会变得又酸又甜?这些问题学生会很感兴趣,这时教师再引入“水分代谢”的内容就非常轻松了。又如讲“输血和血型”时,谈到19世纪,医生们为了抢救在战场上失血过多的伤员,尝试为伤员输血,开始竟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可当他们喜出望外如法为其他伤员输血治疗时,很多伤员不但没有被救活,反因输血而马上死掉了。这一事实令医生们大惑不解,这时可及时追问学生:为什么同样输血,有的救了命,有的却送了命呢?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明显集中起来,都急于知道输血救命和送命的道理,这时再讲解相关内容,学生会很轻松地接受。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生物教师肯定会注意到生物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显著差别在于多了学生的参与,少了老师的说教。因此,生物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于维系,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只有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实际任务让学生动手去实践,他们才有机会去发挥创造,才能去独立思考,才会有所创新。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注意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逐渐进入主体角色,能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为了在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备课中就要在教学设计中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即所制定的创新教育目标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创新)。教师要在挖掘新课程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难点和重点、演示实验,也可以是生物学家的创新经历和体验,或者是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迁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使其发展成为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虽然并不能直接产生有创新价值的新的形象,但它却为能够产生新形象的想象思维活动提供一定的基础。通过自由想象可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强制联想可找到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联想的主要类型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接近联想是指由于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不同事物间的联想。例如提起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特点(纺锤体清晰可见,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就可能联想到细胞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开,纺锤丝不断地收缩变短,牵引着分开的两个染色体移向两极。这就是一种时间接近联想。当看到根的结构的挂图时,可能会起到茎的结构,甚至会想到叶的结构。这就是空间接近联想。相似联想是指由于外形或意义相似引起的联想。因果联想是指由于两事物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这种联想往往是双向的,既可以由原因想到结果,也可以由结果想到原因。在科学研究中,得益于因果联想的例子很多,我国植保专家李连昌发明微粒塑料性诱芯就是典型一例。当李连昌手捏着一只枣粘虫的雌蛾时,总有一群雄蛾追随,这使他联想到,一定是雌蛾体内释放了一种性信息素所致,由此他研制成功了枣粘虫性信息素,并制成微粒塑料性诱芯,杀虫效果甚佳,被国家认定为重大发明。
  我们最终应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上。凡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个性品质,都是创新需要的,这些个性品质称之为创新个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迫切需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主要从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村级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并迅速掀起了建设高潮。但是,在这几年的村级文化建设中,一些村的文化活动
新课标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是:在初中英语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口头和书面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整体性.本文对此进行
仙桃地处湖北省江汉平原的中心,仙桃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武天片.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相比,仙桃方言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也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本文拟从类型、意义和用法等方面
8岁那年,我和弟弟为了争抢糖果,不小心将妈妈陪嫁过来的一只花瓶打碎了,我和弟弟听到很清脆的一响,吓坏了,继而哭了起来,原以为父亲会打我们,不料他却拍拍我们的头,笑着说:
【摘要】本文以国内外员工流动理论及模型为基础,结合对企业核心员工的定义、特征、作用、判定、流失影响、流失原因等问题的分析,针对近三年公司核心员工流失的现状,综合分析了公司核心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公司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防范核心员工流失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核心员工;流失;对策  1.核心员工概述  1.1核心员工的定义  核心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掌握着公司最重要的资源,
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如何教授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依据现代外语词汇教学的理论以及词汇学习规律,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在新课标
本文从社会心理语言学角度探讨影响语码转换的因素,目的在于解释促使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为什么会选择或转换特定的语码.
本文根据小学英语课堂一些教学语言的现象,分析和探讨了如何运用精妙的语言来提高课堂实效.小学英语老师的语言素养也就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语
本文结合佛莱《批评的剖析》中所提出的文学是“移位的神话”、春夏秋冬四种神话源所对应的四种文学模式,以及巴赫金的文学理论和他本人的生活经历,论证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