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筛选出产高活性脂肪酶的菌株,应用中性红油脂培养基从发酵芝麻饼中初筛得到3株产脂肪酶菌株,采用对硝基苯酚法进行复筛,确定1株产酶活力较优的菌株K-2,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以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确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其最适产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最适碳源为淀粉,氮源为蛋白胨,初始pH值为7.0,最适接种量为3%,Cu2+对菌株产脂肪酶有促进作用,最适培养时间为72 h;经单因素试验优化后,脂肪酶活力达到最大值,为26
【机 构】
:
河南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筛选出产高活性脂肪酶的菌株,应用中性红油脂培养基从发酵芝麻饼中初筛得到3株产脂肪酶菌株,采用对硝基苯酚法进行复筛,确定1株产酶活力较优的菌株K-2,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以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确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其最适产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最适碳源为淀粉,氮源为蛋白胨,初始pH值为7.0,最适接种量为3%,Cu2+对菌株产脂肪酶有促进作用,最适培养时间为72 h;经单因素试验优化后,脂肪酶活力达到最大值,为262.8 U/mL.研究结果可以为脂肪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菌种资源与条件参考.
其他文献
相较于传统信号采集和处理技术,压缩感知(CS)技术以更低的采样率实现信号采样和压缩的并行处理,高精度重构原始信号,节约系统的存储和传输资源。重构算法是CS的关键技术之一,算法性能的优劣影响重构效果。目前应用最广的匹配追踪类重构算法虽然复杂度低,结构简单,但易陷入局部最优且受信号稀疏度影响较大,重构效果欠佳。本文将具有全局寻优能力的烟花算法(FWA)引入CS技术中,提出改进型烟花重构算法(IFWRA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C.T.)是一种能够降解甾体类激素的细菌,在菌体进行激素降解的过程中有许多蛋白参与其中,蛋白质很少能单独发挥作用,正因如此,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生物修复作用及激素降解相关基因的作用机理、表达调控成为研究热点。3,17β-HSD和3α-HSD是睾丸酮丛毛单胞菌ATCC11996中两个重要的激素降解酶,而SDRy在睾丸酮诱导的C.T.菌转录
白云岩储层在世界碳酸盐岩油气储层的比例超过了50%,尤其在北美地区白云岩储层的比例更接近80%,因而长期以来白云岩储层一直是全球油气勘探中的热点领域.作为川中地区主要天然气储层之一的寒武系龙王庙组是近年油气地质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岩心观察与描述、地震综合解释、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等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川中龙女寺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白云岩储层特征.结果 表明:川中龙女寺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白云岩储层的岩石类型相对简单,以结晶白云岩、残余粒屑白云岩为主;白云岩储层类型可划分为孔隙型储集体、岩溶型储集
化学驱注入介质易造成井下分注工具易腐蚀结垢问题,年测试次数由4次增加到6次,导致测试队伍年测试工作量提高50%.为此开展聚醚醚酮(PEEK)和聚四氟乙烯(PTFE)两种防腐防垢材料在不同浓度强碱溶液环境中的腐蚀结垢实验,优选最佳材料.利用高精度电子天平、测厚仪和扫描电镜对实验前后聚醚醚酮和聚四氟乙烯涂层样块的质量、涂层厚度、防垢率和微观结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前后聚醚醚酮材料的质量、涂层厚度、防垢率和微观结构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利用聚醚醚酮材料加工了分注工具样品,开展了现场防腐防垢性能检验试验,六个
薄储层预测精度是目前制约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问题.要实现薄层精确预测,关键在于如何井震结合、拓宽频带,获得合理的高频成分.传统反演技术主要通过确定性或随机性模拟建立宽频模型,其高频成分主要来自井,未体现地震的横向约束,提高垂向分辨率的同时,降低了储层横向识别能力.传统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不能满足复杂空间结构的表征,基于变差函数的确定性克里金建模和贯序高斯随机建模,都会损失反演横向分辨率,模糊沉积储层构形特征,降低对储层横向非均质性的表征能力.地震波构形分频反演提出了分频反演属性相控建模的思想,充分利用地震
按照2021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含氰化物的尾渣及处理含氰化物废水产生的污泥属于危险废弃物,如何对氰化尾渣进行脱氰处理,使其满足相应豁免条件,按照一般废弃物进行处理,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提出“压滤-洗涤”的脱氰方案及“吹脱-吸收”的氰化物回收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实验研究,获得液固比、洗涤次数、pH值等因素对脱氰效果影响的数据,以及pH值、液气比、解吸-吸收级数等因素对氰化物回收效果影响的数据.在实验基础上,进行了工业验证,按照提出方案对氰化尾渣进行无害化处理,经处理的尾渣按照GB 5085.3-2007《危险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二期100× 104t/a乙烯装置投产后,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形成了加氢尾油、石脑油、饱和液化气、乙烷等多种乙烯裂解原料来源.通过分析不同裂解原料的物理性质与对应的裂解性能,总结了不同裂解原料对应的裂解炉实际操作参数与运行状况.通过优化裂解原料配置,调整原料结构,取消了加氢尾油作为裂解原料,同时提高了轻质原料占比,轻石脑油占比从35%提高至42%,气相原料占比从11%提高至31%.与优化前相比,氢气收率从1.54%提高至2.18%,乙烯收率从34.19%提高至38.65%,丙烯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