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华法林联用致住院患者INR异常升高药物分析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筛选与华法林联用可导致INR异常升高的药物。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出现华法林与其他药物联用相关INR升高(INR>3.50)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基本情况,联合用药情况,以及联合用药期间INR异常升高、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和转归,筛选可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100例,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龄26~86岁,平均(64±13)岁;原发疾病为房颤者6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15例,肺栓塞10例,下肢静脉血栓7例,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4例;住院时间为5~39 d,平均(17±7)d;服用华法林时间为3~36 d,平均(11±5)d。100例患者与华法林联用的药物共302种,从中筛选出可以引起INR异常升高的药物40种,其中抗感染药物16种(用药者66例),内分泌系统药物7种(用药者28例),心血管系统药物4种(用药者30例),质子泵抑制剂3种(用药者21例),神经系统药物4种(用药者5例);血液系统药物3种(用药者4例),中成药制剂2种(用药者10例),非甾体抗炎药物1种(用药者2例)。按用药例数计,排名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7例)、甲泼尼龙(22例)、左氧氟沙星(20例)、胺碘酮(20例)、奥美拉唑(19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例)、氟伐他汀钠(10例)、复方甘草制剂(9例)、伏立康唑(7例)、拉氧头孢(4例)和莫西沙星(4例)。每例患者可能增强华法林作用的药物联用数量为1~5种,联用1种者31例,2种者46例,3种者18例,4种者4例,5种者1例。出现INR异常升高后,100例患者中83例暂时停用华法林,其中13例同时给予维生素K1肌内注射;17例华法林减量(由1.25~3.75 mg减至0.75~3.00 mg),INR均降至3.0以下。7例患者在停用华法林前发生出血事件(皮下出血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便血、痰中带血各1例)。 

结论

临床常用的多种药物特别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配伍的复方制剂、喹诺酮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抗心律失常药、质子泵抑制剂等与华法林联用可导致INR异常升高,增加患者出血风险。

其他文献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expressing the ha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 (HN) protein in prokaryotic system such asEscherichia coli(E. coli) cells by
目的探讨自噬效应在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继发性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肺腺癌患者98例,均行EGFR-TKI治疗,其中敏感患者49例(EGFR-TKI敏感组),获得性耐药患者49例(EGFR-TKI耐药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TOR、Beclin-1和LC3的表达情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genetic vari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2 echinostomes from genus Echinostoma, i.e.Echinostoma revolutum (E. revolutum)andEchinostoma
目的: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措施及建议.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抽取的100例社区居民作为分析对象,并且组建健康档案,对其进行慢性非传染疾病的防控措施,并选择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氧化应激和β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机制。方法大鼠胰岛细胞系RIN-m5F细胞分为对照组、STZ组、STZ Ⅰ组、STZ Ⅱ组和STZⅢ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STZ组、STZⅠ组、STZⅡ组和STZⅢ组加入STZ至终浓度10 mmol/L,后3组在STZ加入6 h后再分别加入毛蕊异黄酮至终浓度为10、50和100 μmol/L。24 h后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
期刊
目的观察增补小柴胡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对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慢性乙型肝炎并均服用拉米夫定,其中治疗组36例患者服用拉米夫定的同时服用增补小柴胡汤,两组
血小板减少症是万古霉素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致患者出血,危及生命。万古霉素致血小板减少症(VIT)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认为与万古霉素依赖性抗血小板抗体IgG和IgM有关。体外研究发现,万古霉素可诱发人血小板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血小板被激活和凋亡。VIT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血。排除其他疾病和药物因素后诊断为VIT者,应及时停药或换药,严重者可输注血小板,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利妥昔单抗,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