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铜带省Kabula铜矿地质及矿石矿物特征

来源 :世界有色金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Kabula铜矿位于赞比亚铜带省Kalulushi地区,总体位于中南部非洲(赞比亚-刚果(金))卢富里安(Lufilian)铜矿带(也称为中部非洲铜-(钴)矿带),是该矿集区比较典型的一类矿床,其地质特征与成矿过程在赞比亚铜带省以及中南部非洲铜矿带都具有代表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Kabula铜矿区进行了详实的野外调查及矿石矿物分析,希望通过对该区矿体和矿石矿物的特征的研究,讨论其主要控矿因素,并探讨控矿因素与成矿的关系,为研究Kabula矿区的矿体成矿过程提供一些依据.
其他文献
试验研究了在尾矿浓缩沉降过程中药剂单耗,矿浆浓度、酸碱度、温度对不同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X-10对的絮凝效果较好,905次之,在单耗方面KX-10占有相对的优势,KX-10对矿浆的酸碱度、温度都有较强的适应性.使用KX-10可有效降低药剂成本,在同等条件下使用KX-10时厂前回水比使用905时含As降低了0.04mg/L、化学需氧量COD降低了7.81mg/L、固体悬浮物SS降低了1.275mg/L、PH降低了0.205;氨氮上升了0.411mg/L、F-上升了1.18mg/L,可有效降
流体包裹体分析作为地球科学学科里的一种研究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在矿床、沉积环境、构造环境及油气藏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因流体在很多地质演化过程中都有所参与,并且演化过程中所捕获的流体包裹体蕴含多种信息,致使国内外地质学家将流体包裹体研究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本文结合近几年研究实例,着重对于流体包裹体在金属矿床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流体包裹体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所指示的地质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初步取得成果,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纷纷投入应用,改变了我国社会发展模式和生产模式,为推动经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地质找矿勘查技术更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技术,它的应用提升了勘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保证了找矿工作的综合水平.本文就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地质勘查技术的原则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地质勘查技术的原则现状以及其创新策略.
中洲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碰撞交接部位,鹰潭-安远大断裂东侧,东乡火山岩盆地南缘,属钦杭东段南部成矿带,金溪-铅山隆起成矿亚带的组成部分,区内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笔者本次主要针对中洲矿山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成因作研讨.
对高硫难选复杂铅锌矿原生产工艺选矿指标低、铅锌精矿附含高、药剂消耗量大的状况,开展选矿工艺优化研究与应用,研究采用原矿细磨铅锌优先和分支分速浮选、锌中矿再磨再选和石灰等常规药剂优化工艺技术,工业应用后大幅度提高铅锌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在深基坑工程中使用传统的监测方法存在许多困难,难以有效地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因此自动化监测技术应运而生.本文主要论述了自动化监测管理系统在深基坑施工监测中的实际应用和过程,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为了证明使用自动监控管理系统能有效地提高和提高深基坑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促进发展.
为研究南海-西太平洋OLR 30~60天低频振荡时空变化的主模态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利用逐日向外长波辐射(OLR)和中国839站降水资料,采用带通滤波、EOF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南海-西太平洋OLR 30~60天低频振荡强度的季节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距平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西太平洋地区OLR 30~60天低频振荡强度及其空间分布都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活跃区主体基本位于南北半球的低纬热带海域.(2)EOF第一模态特征向量在冬、春两季的最大变率中心主要在南半球赤道附近低纬地
本文建立了硝酸-酒石酸混酸溶样-氢溴酸除锑-EDTA滴定测高锑铅中铅的分析方法.对溶样条件、酒石酸的加入量进行了研究,确立硝酸-酒石酸作为试样的溶样酸,且当样品量为2.0g时,其体积为50mL.考察了锑对铅测定的影响,锑的存在会使得铅的测定结果偏高,样品处理时必须除锑.干扰试验表明,按该实验方法共存元素不干扰铅的测定.将该实验方法应用于实际高锑铅样品中铅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为0.15%~0.20%,加标回收率在99%~101%之间.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及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的出台,促使电解铝从业者积极开发铝电解槽节能降耗、长寿命槽相关技术研究.针对铝电解槽需要从铝电解槽型结构设计、节能新技术、质量提升、企业管理等方面入手研究.本文主要是基于阴极方钢导电效果提升及质量改善方面实践.为确保阴极方钢切割质量,提高焊接质量,降低焊接压降,减少电解槽直流电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文结合某铝企400kA铝电解槽内阴极方钢所处工况及施工条件的局限性,介绍了现有切割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并进行了阴极方钢自动切割技术研究及试验,探索出铝电解槽
结合实践工作经验,从机械化水平、施工科技含量、支护强度、灵活强度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对矿建工程巷道掘进锚杆支护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以某矿建工程巷道掘进施工为例,分析其原有支护方案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需要,设计新支护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新支护方案要求,对矿建工程巷道掘进锚杆支护技术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矿建工程巷道支护效果,为类似工程项目施工提供一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