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VEST模型的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生境质量评价

来源 :林业与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e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生物廊道对保护区域生境质量,维持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但是生物廊道只有在满足物种需要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研究基于InVEST模型生境质量制图分析珠三角地区和拟建设的三级水鸟生态廊道的生境质量.研究发现:①珠三角地区生境质量总体处于良好,空间分异明显,总体呈现西部和东北地区生境质量良好,而中部生境质量较差的状态;②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选址区域目前平均生境质量指数不足0.5,未来建设仍需投入较多精力恢复生境,尤其是功能性最强的主廊道生境质量提升.
其他文献
本试验选取南安市某规模化猪场191头大白母猪第1胎至第8胎共960窝的繁殖性能数据,分析不同胎次和分娩季节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娩胎次对大白母猪的大部分繁殖性能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但分娩季节对其影响较小.母猪总产仔数第1胎最少,第6胎最多,而后开始下降;仔猪平均出生重第1胎最低,第2胎达到峰值,第5胎开始锐减;从第2胎开始,死产数量和木乃伊胎数随胎次增加而增加.此外,冬季分娩窝总产仔数和活仔数最高,夏季最低,仔猪平均出生重以秋季为最高.因此,可以认为大白母猪最佳分娩胎次为第3胎
[目的]植物物候能指示自然环境中的气象和水文变化.采用SW模型模拟木本植物的物候期,分析SW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合植物生物学特性分析SW模型模拟效果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物候模型及物候期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基于沈阳、北京、西安、洛阳等10个站点观测的地面物候数据(叶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开花始期和叶变色期)与气象数据,利用模拟退火法对SW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估计,并对模型进行内部检验及交叉检验,评价模型的准确度及适用性.[结果]研究区域各地近50年的气温呈上升趋势.除洛阳、德州外其余地点春季物候期均为显著
随着风景园林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被应用到风景园林专业,解决了众多问题,机器学习技术同时作为大数据处理工具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之一也逐渐成为风景园林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实践进行系统地总结和分析,先进行应用背景的介绍,分析机器学习在风景园林应用的适用性;再基于机器学习在风景园林中解决问题角度的不同,从场地信息提取,景观分析与评价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案自生成系统3个应用角度,对国内外已有实验的方法过程进行举例分析.最后基于对机器学习技术在风景园林应用的不同领域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