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或寒冬,美国你说了算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ii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得不承认,对一些国家和他们的人民而言,华盛顿政府的影响力依旧。他们的2015年是暖春或寒冬,还得美国说了算。
  美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正在衰退吗?有关“美国衰落论”的争论似乎从未间断。
  虽然这是一个始终找不到精准答案的问题,但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就像美国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强调的那样,“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仍将作为有能力在全世界每个地区投射军事力量的唯一强国”。
  试问2014年哪家忙,答案必须是美国。中东、亚太、拉美,哪部恩怨纠葛大剧里觅不到山姆大叔“插足”的影子。
  不得不承认,对一些国家和他们的人民而言,华盛顿政府的影响力依旧。他们的2015年是暖春或寒冬,还得美国说了算。
  一.叙利亚寒冬依旧
  天堂不再
  残酷暴戾的独裁政治,颠沛流离的饥饿民众,肆无忌惮的权贵,视人如草芥的士兵……这是美剧《暴君》第一季的开始,也是编剧想要呈现给受众的阿拉伯世界,一个如同地狱般需要拯救的国家。
  不管是主角姓名还是背景设置,这部中东题材的美剧很难让观众不联想到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一个因为哥哥的车祸而被迫走上权力之路的医生总统。
  虽然对阿拉伯国家无底线的妖魔化是美国影视不变的手法。但前有内战蹂躏3年多,后有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IS的攻城虐地,大马士革不复圣书中“与天堂齐名”的模样已是不可逆的事实。
  据统计,2014年超过7.6万的叙利亚民众死于暴力冲突,其中包括3501名孩童。而那些幸存者也仅凭借每天摄取不足1000卡路里的能量艰难撑过寒冬。
  另外从联合国研究所公布的卫星图和报告可以看出,叙利亚境内18个不同的文化区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24处历史遗址被完全损坏。世界文化遗址阿勒颇古城已经从地球版图上永远消失了。
  一箭双雕?
  但凡好莱坞大片,总脱离不了“原罪 救赎”的基本框架,而扮演那个“救世主”角色的肯定是美国和美国人。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研究院罗伯特·卡根在《美国缔造的世界》中写道,美国在二战结束以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美国的使命就是拯救全世界的自由和安全,这是很多国家的要求。”
  只是,在这场持续多年的内忧外患中,美国不但没能救叙利亚人民于水深火热中,还“放任”ISIS的黑旗从伊拉克蔓延至叙利亚,将民众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自2014年6月29日到12月27日,非政府组织“叙利亚人权观察”收集到1878人被叙利亚“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残忍杀害的证据。报道称,在1878名遇难者中,有1175人是平民,其中包括4名儿童和8名女性。
  即便是将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先进战机F-22,小直径精确制导弹药,AH-64E都投入到这场反恐实战中;即便以每天10亿美元的速度在“烧钱”,由美方主导的“新反恐联盟”还是没能驯服这只中东“怪兽”,反倒让其呈现愈战愈勇之势。其原因是什么呢?
  究其根本,是美国在叙利亚反恐性质的不纯。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在叙利亚打响的“反恐2.0战”跟“伊拉克的1.0”版本有很大的不同。“它一方面是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另一件事是在扶植叙利亚境内的反政府武装。”
  显然,奥巴马所选择的不是争取“敌人的敌人”,而是避免“帮助敌人干掉对手”局面的出现。为了一举端掉恐怖组织和巴沙尔政权,美国需要培养当地的“代理人”来左右局势的发展,叙利亚反对派正是不二人选。
  “我们会继续加强对叙利亚反对派的训练,他们是‘伊斯兰国’和阿萨德政府最好的对手。”奥巴马说。
  对美国而言,美军在空中发动进攻,叙利亚反对派在地面配合,即实现其“不出动地面部队”设想的重要环节,也完成了不让巴沙尔政府军喘息的目的。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是,“伊斯兰国”恐怖组织被遏制的那天,就是不断壮大的叙利亚反对派再次“揭竿而起”的那天。推翻巴沙尔政权的战争肯定还会继续,何时结束却遥遥无期。
  英国广播公司将2014年喻为“叙利亚内战以来最血腥的一年”。但或许2015年,这个素有“中东神经”之称的国家没有最冷,只有更冷。
  二.伊朗的春天不远?
  封锁德黑兰
  英国《卫报》指出,美国打击极端势力的最理想盟友,不是海湾国家,也不是叙利亚反对派,而是伊朗。“因为无论是作为叙利亚的盟友,还是伊拉克什叶派政府的盟友,伊朗与这一组织的对立,几乎都是天然的。”
  但美国白宫和伊朗政府几乎同时否认了这一想法的可行性。美伊两国龃龉多年,想要让这一宿敌握手言和实在是难上加难。
  《战地3》,是美国人推出的一款曾风靡一时的网络游戏。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可以扮演美军士兵,突破两伊边界,一路杀向德黑兰。
  而在现实世界中,美军与伊朗的波斯湾博弈同样跌宕起伏。人们不禁要问,曾经那么要好的国家为何会沦落到这个地步?诡谲数十年的伊朗核问题又是如何搅动世界局势的呢?
  尽管对伊朗究竟能不能现在就制造出核武器这个问题,大家还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但伊朗拥有核能力的说法却是毋庸置疑的。在德黑兰、伊斯法罕、阿拉克、达尔霍因和布什尔等地,伊朗都建立起了规模不等的核反应堆。在纳坦兹、拉什卡尔-阿巴德和拉马丹等地,伊朗更是建立了铀浓缩基地。
  据统计,伊朗现在拥有1.9万台“IR-1”型离心机,其中大约9500台处于正常运转状态。2009年4月9号,伊朗第一座核燃料工厂在伊斯法罕附近落成并开工,这座由伊朗自行建造的核燃料工厂每年的核燃料生产量为40吨,其中10吨计划运往中央省阿拉克市的重水工厂,另外30吨运往伊朗首座核电站布什尔核电站。
其他文献
与美术指导蔡佩玲谈到金马奖影后陈湘琪的得奖电影《回光奏鸣曲》“票房很糟”。“应该就这一两天了”,她说的,是一部电影消失在电影院的命运,听起来,却更像一个生命即将断气。但,一部离开观众视线的电影,和一个没有呼吸的人,意义上不是一样吗?  在看《回光》时我就不能停止地想,它的导演,不可能不知道去拍一部上天下海豪华3D谍战爱情灾难动作大片,会把更多观众吸引入场吧。不要告诉我是没有钱——今天谁都知道,口头
中国画家用一支毛笔来描绘大千世界,中国画的绘画形象始终是最初、也是最直接的呈现,牵动着画家和观众的心灵,所以关于“似”与“不似”,“太似”与“似与不似间”的论说永远也不会有休止。其实,中国画以写意的线条和墨韵大江东去、独立寒秋,也脱离不了写实范畴,也即怎样摆弄笔墨,“形似”总有它的位置。“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八个字,概括了眼和心、眼和万物以及心和万物的关系,中国画的写生理念,在此也分分明明。  
讲三个细节吧。  单位女同事,有女初长成。这位五年级的小女生,已经研读过各种青春期教育书籍,已经明白了她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早期的她是一个胚胎,胚胎是精子和卵子相 遇后变成的。可是最近,小女生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障碍:男性的精子是怎样遇到女性卵子的呢?面对女儿的问题,女同事也很纠结,这最重要的步骤,究竟该怎么说呢?  第二个故事,是一位女友,未婚。未婚女友读到一则新闻,讲一位先天生殖系统畸形的女孩,俗
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PP)是个专注新闻摄影推广的非营利机构,注册地在荷兰,在中国被称作荷赛。WPP从1955年开始评选年度照片,后来评选的范围一再扩大,设置的奖项不但覆盖了“突发新闻”和“一般新闻”,还有“当代热点”和视频新闻等种类,就照片而言,有单幅奖项和组照两种,今年还特地增设了“长期项目”,以奖掖那些长期投入社会现象观察和拍摄的摄影师。在刚刚揭晓的2014年度获奖照片里,有不少中国摄影师的
年终岁尾,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自己能拿多少年终奖,毕竟网络上令人艳羡的年终奖排名和大单与自己无关。  我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过几年,外人眼里,事业单位的工作很风光,很体面,实质上事业单位的职员也分三六九等,有编制的,聘用制的,合同工,临时工,年终奖也是层次不一。三六九等的职员干的活是一样的,临时工甚至比正式工干得还多。平日里,同事们都在同一个写字楼办公,工作时间都是朝九晚五,看不出什么差别,一到逢年过年
我写文章,喜欢用分号,我喜欢这个标点符号,感觉它比逗号要清晰和稳妥,又比句号温情和可协商。我的这个喜好似乎也暗合了老天的喜好,因为他给了我们“年”,这个岁月的分号。  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空泛的,年也有它的具体内容。元旦后上班第一天,助手问:“老大,2015了,文件编号用新的了吧?”我说:“把1号空着,作为正式的工作总结用。上个月我们写的总结,数据都是预估的,不准确。所有正式的数据出来,可能要到过年后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中国的很多问题,都源于个体的情商不足,其中就包括不能将调整当作机遇,在逆境中成长。  有过投资经历的朋友都知道,股市的调整期,往往是很折磨人的,不仅资产可能会缩水,而且人的心理也会经受极大的考验。但这其实也是投资者可以不断壮大自己的阶段,关键是,看他能否将调整看作一种学习,一种经验的积累,就像里根那样。  里根是被称作调整大师的人,他不仅善于发现失败的光明面,更重要的是,他能从
土耳其和伊斯兰长老这两张牌没能发挥效用实在令人遗憾。  从外交方面来考虑本次人质事件的话,我们应该了解的是,安倍访问中东让外界看到了日本外交中的传统中东政策向积极方向转变。这很大程度上被“伊斯兰国”的“恐怖主义”逻辑所利用。与其说是“安倍外交的失败”,不如说这是落入了民族、宗教等复杂利益交织的中东“陷阱”的结果。  日本的中东外交的原点是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当时全世界石油不足,依赖进口的日本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闯入了原本上帝所掌握的禁区,尝试用自己的意志去干涉自己的生殖与繁衍,同样也没解释清楚什么才是“父母”,就已经匆忙上路了。这次公众反应相当强烈,恐怕也是出于对这个问题的焦虑与困惑吧。  近日,英国下院表决通过一个法案,允许将一项新的人工生殖技术用于临床实验。而这个法案立即引发了公众极大的关注,很多媒体都将其说成是“一个宝宝,三个父母”。那么,这项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又会引起哪
以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为一把手的“基辅领导班子”,紧紧团结在“伟大领袖”普京周围的俄罗斯国家杜马们,以及在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带领下的“欧盟领导人天团”。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就乌克兰问题的解决,展开了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  如果有人发起投票,评选这一年来,对乌克兰局势最操心的几个“领导班子”。相信得票数目的前三甲会是——以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为一把手的“基辅领导班子”,紧紧团结在“伟大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