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干扰对兔角膜基质细胞环氧化酶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pe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针对环氧化酶2(COX-2)的RNA干扰(RNAi)对兔角膜基质细胞中COX-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体外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测定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小干扰RNA(siRNA)在兔角膜基质细胞中的转染率,设计并合成3条针对兔COX-2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1、2、3和1条阴性对照shRNA,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正常与IL-lα刺激后的兔角膜基质细胞,在IL-lα刺激后6、12、24、48、72 h收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兔角膜基质细胞中COX-2和MMP-2基因的表达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一时间点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组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 阳离子脂质体能够有效介导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基质细胞,转染率可达70%~80%.IL-lα刺激后兔角膜基质细胞中COX-2与MMP-2 mRNA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在不同时间点,生物合成的3条针对COX-2的靶向shRNA中shRNA-2能显著抑制IL-α刺激后的兔角膜基质细胞中COX-2、MMP-2 mRNA表达,抑制率最高可分别达83.04%、73.69%,与单纯IL-lα刺激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4.03,P=0.00;q=14.76,P=0.00);而shRNA-1、shRNA-3、阴性对照shRNA转染组与单纯IL-lα刺激组相比,COX-2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2,P=0.99),MMP-2 mRNA的表达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F=0.02,P=0.98).结论 针对COX-2的RNAi能够有效抑制IL-lα诱导后的兔角膜基质细胞中COX-2与MMP-2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凝固治疗眼眶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激光凝固的方法治疗眼眶静脉畸形患者17例.全身麻醉,根据瘤体部位、大小、与眼外肌和毗邻神经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手术径路,充分暴露瘤体,手术切除和激光凝固交替进行.激光凝固方式包括小剂量短时光凝和连续光凝,前者能量密度设定为60~80 J/cm2,后者能量密度不超过9
患者男性,31岁,左眼无明显诱因突发视物不清22 d,无眼痛、闪光感、眼前黑影遮挡等其他症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眼底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予"泼尼松"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
期刊
目的 测定抗菌药物对眼部常见致病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微量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左旋氧氟沙星(LVF)、氧氟沙星(OFL)、环丙沙星(CIP)、诺氟沙星(NFL)、妥布霉素(TOB)及氯霉素(CHL)对40株眼部分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各8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集菌法将细菌浓度提高到1.2×1010克隆形成单位
期刊
期刊
患者女性,20岁,因"头面部肿物20年余"于2007年12月3日入住我院.患者自出生时右侧眼睑有一米粒大小肿物,随年龄增长逐渐弥漫性增大,但右眼球正常存在,能视物.随肿物长大,右上眼睑往下移,逐渐将右眼球遮盖,睑裂随肿物增长而下移,右眼视物不见,右眼球与右睑裂分离.既往体健,否认家族史.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未见明显阳性体征.%邹海兰,Email:paihoo@163.com 通信作者
期刊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与重症肌尤力(myasthenia gravis,MG)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就发病机制而言两者存在着某种相关性.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的是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与MG的临床相关性,如早有文献记载5%的MG可能发展为GD,而0.2%的GD可以并发MG[1].但TAO与MG的关系尚未见
期刊
目的 探讨针对p27Kip1基因的小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对牛角膜内皮细胞(bCEC)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设计有发夹状结构的3条p27Kip1-shRNA对应模板DNA序列,并构建无关序列HK-shRNA作为阴性对照.构建并鉴定重组质粒Pgenesil-P1、Pgenesil-P2、Pgenesil-P3及Pgenesil-HK.以脂质体法将以上4种质粒分别转染bCEC,并设
目的 探讨氯己定(洗必泰)对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角膜内分离培养虫株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实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离培养虫株的形态特征以及0.02%氯己定作用后的结构变化;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角膜病变组织内棘阿米巴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 体外培养的棘阿米巴滋养体大小约15~45μm呈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虫体体表粗糙,有棘状胞质突起,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包囊大小约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