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幸福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ed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课铃一响,我的学生纷纷从座位上弹起,抓起书包,冲向门口。教室里一时你拥我挤,一片混乱。“别挤,慢点走!”我在他们身后大喊,但毫无作用。
  这是加州拉洛玛斯市荷尔区小学的五年级四班。学生们每天带着不同的烦恼来到学校,他们中有的是新移民,是第一次坐在一个讲英语的教室里,有的带来了各自的怒气、怨气,恐惧或家庭烦恼,常常把这些不满发泄到其他人身上。在班上,几乎我提议的每一项活动——不论是绘画比赛,还是民间舞蹈演出,最后都吵吵闹闹地告吹了。天啊!我接手这个班才一个月,他们就已经使我头疼不已,这漫长的一学年我该怎么办呢?那天晚上回到家里,我批改了交来的仅有的几份作业,拿起报纸,想让自己不再想班上的事。但是我的思绪仍然停留在学生身上:我从事教学已有22年,试过了我所知道的一切方法,为什么就是不能把这个班搞好呢?我的眼光落到了报上的一封读者来信上。这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的信,她在信中说,想感谢一位小姑娘。当这个小姑娘在快餐店遇到她时,她俩互致微笑,然后,小姑娘停下脚步,在她的脸上吻了一下。这位名叫伊丽莎白·佳贝的老奶奶想与人们分享这个小姑娘的爱心。
  第二天如常开始,我收到的告状条远比交上来的作业多:两个同学在校车上打了架;另一个偷了别的同学的午餐费;还有一个正哭着呢,任我怎么问也不说是为了什么。
  花了整整10分钟才使教室安静下来后,我拿出了那张报纸。“我们以前经常讲,负面的行为会如何引起负面的效果,”我开始了,“今天,我想让大家看一看,正面的行为是怎样引来正面效果的。”我开始大声朗读佳贝太太的信。读到一半时,我注意到教室里变得出奇的安静,没人在下面搞小动作,没人交头接耳,也没人坐立不安。开学以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们如此全神贯注于我的讲课。
  “我希望,那位小姑娘能为她对别人表现出的爱心而感到愉快,同时,我也希望她能知道,她表现出来的爱心使我有多么幸福。”信到此为止。
  我抬起头来,“佳贝太太在家也有许多烦心的事,”我告诉他们,“她的丈夫重病在家,她得起早贪黑地照顾病人,她很累,生活过得很艰难。你们能看出,为什么那个小姑娘给她的一个亲吻,对她来说意味着很大的安慰吗?”教室里静默了一会儿,然后,一只手举了起来:“我奶奶也病了,我也在家照顾奶奶。”另一只手:“去年,我爸爸去世了,我妈不知怎样才能还清欠款……”然后又一只手:“我哥哥被抓了,他吸毒。”通常,我几乎无法从他们那里得到任何关于他们家的信息,但是这一刻,人人都想说话,每个人都打开了自己的心扉。
  “我家外面有人打枪,现在我再也不能在外面玩了。”更使我惊奇的是,教室里没有讥笑和讽刺,学生们的脸上写着同情与理解。
  “我们给佳贝太太写一封信吧,那样她会感到很高兴的。”一个学生建议说。
  “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我说,“想写信的同学都可以写,但佳贝太太很忙,可能她不会给每一个人回信。”下课铃响了,学生们站起来,走向门口,他们不再互相拥挤。
  第二天早上,一跨进教室,我就发现讲台上堆满了信、卡片、绘画和照片,全都是给佳贝太太的。开学以来,我从来没有收到过半数以上的家庭作业本,可是今天,全班34个同学无一缺漏,都给佳贝太太写了信或卡片。对其中的一些同学来说,这还是他们的第一封用英语写成的信。那以后的几星期里,同学们变得外向和乐于助人了。感谢那封信的启示。
  我以为事情到此为止,可有一天,我在邮箱里发现了一个巨型邮包,是佳贝太太寄来的!同学们看到这个大邮包,几十双眼睛顿时全亮了,是不是佳贝太太给我们寄来了礼物?我将它拆开,抽出一封信来,然后又抽出一封,接着又是一封……她给每一个人都写了回信!佳贝太太在信中问到他们各自的家庭,他们的生活和烦恼,鼓励他们将心里话告诉她,还答应继续给他们写信。
  我的学生简直等不及了,他们当即开始写回信。此后,我的桌上每天都有佳贝太太和同学们之间来往的信件。同学们相信她,与她一起认真探讨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学校里的争执啦,兄弟姐妹间的竞争啦,学习成绩不好啦等等。而无论什么问题,佳贝太太都能帮他们找到办法和希望……她对我的帮助也是如此。
  从此,每一个假日都成了同学们给敬爱的佳贝太太做卡片和装饰品的日子。他们把得了“A”的成绩单也都寄给佳贝太太。学期结束时,我将他们演出的民间舞蹈节目录了像,寄给了佳贝太太。在他们与佳贝太太通信前,这个舞蹈节目是无论如何都配合不好、排练不出的,那时我用尽一切方法都无法将他们组织好。但佳贝太太使我懂得了,同学们需要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作为一个人,被他人欣赏和爱的感觉。
  同学们和佳贝太太的通信一直没有间断。在那以后的10年里,她一直是每一个新的四班同学的忠实笔友和知心人。同学们给她寄去了数百张圣诞卡片,也寄去了他们的希望和梦想。甚至当佳贝太太眼睛变花,手也哆嗦了时,她还是坚持给同学们分别回信。到1996年时,她已经进入了370名我的学生的生活。
  1997年,佳贝太太去世了,她女儿交给我一大箱东西,这是学生们寄给她的信件、照片和手工作业。“正面的行动引来正面的效果”,我曾在那天告诉过我的学生,这就是证明。
  多年前的那天晚上,当我为我的“乱班”而焦头烂额时,我真的不曾想到,一个小姑娘的亲吻会通过这位敬爱的佳贝太太,给我和我的学生,带来这样的奇迹。
其他文献
我的一个女友,从小就有着在幼儿园里被迫喝豆浆的阴影。当时我国牛奶尚属贫乏,为了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看上去类似牛奶的浓浓白白的豆浆就成了每一天早餐的主旋律。凶神恶煞的食堂阿姨站在犹如巫婆药缸的大锅前面,冷不丁地一伸勺子,就在你的小碗里加了一层飘来荡去的浓稠的液体。只不过,跟真正的牛奶相比,它看上去有点黄,滋味又不够正,并且不知道是为了小孩子的健康,还是为了节约资源,豆浆里甚至不放糖。于是,“每天喝一
母亲节的由来    古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奉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一位终身未婚的女士Amanm发起。她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在母亲过世后,Amanm悲痛欲绝。两年后,Amanm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当时有影响的名
搬新家后,黄昏将近时我喜欢倚在阳台上,看街道上人群熙攘,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即将归家的松弛和喜悦。  很是偶然地看到对面阳台上的目光,干净剔透,有些许寂寞掺杂。像年幼的鸟儿,落单在荒原,找不到将要飞去的方向。  那双眼睛刚能露在阳台的玻璃上,如果她努力跳了一下,那一定是楼下的孩子们发出了快乐的叫喊,她想看清自己不曾拥有的欢乐,跳完之后,她的嘴角会微微上扬,眼神随即飞快地跌回寂寞。她的眼睛让我的心颤了
一    刘洋最近一直在埋怨:干嘛不早一点碰到雷冰?  如果不是毕业设计,刘洋想,那我就天天泡在机房里陪她。可是现在,我只能窝在小实验室造苹果。  他在屋里慢慢地转圈,试验台上放着一只又红又大的苹果。复制槽那边嘶嘶作响,正在对苹果进行全息扫描。  刘洋眼瞪着苹果,心想:今儿晚上去看她,找什么借口呢?  应该含蓄地赞美,同时,深情地凝望。我就说,有漂亮、又聪明、又有个性的女孩子真是太少啦……  正自
1936年12月发生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使当时蒋介石正在着手进行的一件历史大事中断了,其历史真相也被尘封了。那就是,这一年,蒋介石确实在没有办法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情况之下,积极想办法试探通过苏联渠道,寻找一条与中共合作的新路子。而这一历史事件中的重要人物中,有一个人物非常重要,这就是国民党中的学者官员、驻苏联大使蒋廷黻。  1936年6月间,颜惠庆坚辞驻苏联大使职,国民党高层会议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肩负丞相之任、深怀托孤之情和忧虑国事之心,表达了他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并想以此来感动群臣,激发后主,报答先帝之殊遇,完成先帝之遗愿。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他“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他还要“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读罢此表,不由让人心潮涌动。  此时的蜀汉,国力贫弱,后主昏庸,北方未定,汉室未兴,可谓内外交困,忧患深重。此种情势,要想
一整天,瑞恩的脑子里被“70块钱,一口井”的念头充斥着。“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他想,“我明天就要带70块钱来。”  面对瑞恩的请求,妈妈苏珊只是笑着说:“很好呀,瑞恩。”  “不,我当时根本没把他的话当成一回事。”苏珊回想当时的情景说: “他想去帮助别人,这非常好。可你知道,孩子的主意总是一会儿一变。”  晚饭时,瑞恩又提起了这件事。  “不,瑞恩,70块钱太多了。”苏珊不得不直接告诉他。
广场上空,无数只风筝在笑声与流水声构成的交响乐中徘徊着,徘徊在蓝天的拥抱中,却怎么也逃不出人们手中的那条又细又长的线。  无奈的风筝只好在空中,演一场戏。也许现在它们才明白——它们只是人们寻求欢乐的一种工具,就非要它演一场好戏不可,它的一生也只不过是几场的游戏罢了。  也许人们大都认为它们不能独立生存,所以,就在它们身上各自拴了一根线。线一头儿拴在它们身上,另一头儿攥在人们手里。如今,它们已经习惯
奶牛:这么多人喝我们的乳汁,却没有人叫我们一声“妈”。   乌贼:满肚子墨水居然也会是贼吗!   蚊子:能让人类朝自己脸上狠狠地掴上一巴掌,我们死也值得!   狐狸:明明是高级香水,你们却说是狐臭。   刺猬:真想感受一下与别人拥抱的滋味!   兔子:我们的尾巴是短了些,可谁的耳朵有我们的长?   猪:吃啥补啥,我若不聪明,你们吃我补啥?   狗:请不要用势利的眼光看我们!   马:我们忍辱负重,
“嘟——”老爸懒洋洋地倚在沙发上,嘴噘得老远,开始发送他的噪音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