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阳光的心

来源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a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去一个地方见一位朋友,我担心堵车,早早出发了。不想竟一路顺畅,比约定的时间早了两小时。那地方是我第一次去,有几分新奇。下了车,决定逛逛。
  我下车的那条道很有意思,乍看上去宽宽的大道,车水马龙的,并无二致。可是你马上就会发现,这道路明明就是一条分界线嘛。路南面高楼大厦,洋气时尚。路北面低矮房屋,古朴老旧。这市中心怎容许旧房子呢?仔细一看就明白了,原来是故意保留的。
  道路是东西向的,路北的老房子所形成一条条南北小胡同,其实是有心被留下来的一种胡同文化。临着街道的外一排是各色小商店,小飯馆。正是中午时分,烟火气浓厚,很是热闹。
  高楼大厦没什么好看的,大同小异。我过了马路,到对面低低的烟火中去。一抬头,看到了一家店面门楣上的几个字:花布店。也简单,也朴实,也亲切。分明又有着清清淡淡的古意。让人忍不住想进去看看。
  店面虽不大,却是整洁朗然。进门右手边摆放着一台旧式的缝纫机;四周摆放了一卷卷花棉布,各色花样都有;中间是一张铺着碎花棉布的桌子。花布店的主人是一位眉眼温柔的中年女子,她坐在桌子后面。两三位顾客随意地倚在桌前,她们说笑着,似乎聊得很开心。
  我推门进来,那中年女子并不起身相迎,而是继续着她们的聊天,只以微笑示意我尽可自由自在地挑选花布。我本无心要买布,随意转了一圈,又不舍得立即走,也立在桌前,笑眯眯地听她们闲聊。
  原来这花布店有些年头了,是那中年女子的母亲年轻时开的店,她们的家就在后面的胡同里,她从小就在这花布店中长大的。她的母亲老了,她便接了过来。她说,她自己曾经千山万水走过,到后来最开心的事还是守着这一小小花布店。最清宁,也最简单。
  从花布店出来,走不多远,我又被一家小饭铺吸引。它只卖一样吃食——馄饨。馄饨,有什么稀奇的呢?这家绝对是别有新意,可以把馄饨包出几十种口味来。而馅有小包子般大,且皮薄光滑如玉。
  小饭铺里整洁光亮,老顾客很多。等待的时候大家谈笑风生,怡然自乐。我要了一份荠菜虾仁馄饨,和他们一起慢慢等。
  似有灵光闪过,我忽然感悟到:一个小小的花布店却可以让走过千山万水的人拥有岁月静好的简单幸福感;看似平凡简单的馄饨却拥有那么多那么深的能力去满足我们宠坏了的味蕾。
  直到我快要把那排小店面看完了才意识到,对面虽是高楼大厦,其实处在背阴处,冷清幽凉。这边的旧房子老胡同,面朝阳光,暖融融的,所以才热闹温情吧!
  外界的高楼大厦固然辉煌巍峨,而我们每个人其实更需要的是一份阳光的心态。莫向外求,我们需要的是自己给自己一颗阳光的心。
其他文献
八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哪吒魔童降世》。这是一部有趣还很火的电影,是哪吒故事的改编版,该幽默时就幽默,该感人时就真的感人。  《哪吒魔童降世》主要讲述了哪吒是魔丸转世,李靖因为儿子魔丸转世的身份,遭到了陈塘关百姓的歧视和嘲笑。也因此,哪吒的性格孤僻、叛逆,时不时就要跑出家门,大闹陈塘关百姓,让大家也不得安生。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哪吒比谁都孤独,比谁都渴望被世人认可。  在海边与水怪交战遇到了一个
星期天,学校组织了“绿色乐园探索”活动。大明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美丽风光令我难以忘怀。  来到大明湖的南门,下了车,抬头一看,一个古老的牌楼映入眼帘,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大明湖”。从牌楼进去,是环湖的甬路,甬路两边垂柳依依,绿意盎然。初入大明湖景区,一股清爽的香味扑鼻而來,使我精神抖擞,附近更有许多人在锻炼。真是个休闲游玩的好地方。  沿着甬路向东,边走边欣赏着大明湖美丽的景色。大明湖真大啊!放眼
如果书是天空,我便是那飞翔的鸟儿;如果书是大海,我便是海中游弋的小鱼;如果书是森林,我便是林中那欢快奔跑的小鹿。  从认字起,我就爱上了读书,几年来,我为书哭过,我为书笑过,我也为书闹过笑话。  我为书哭  晚上,我正在为书中的情节欢畅着,突然,震耳的“闹钟”响了起来:“妞妞,该睡觉了!”妈妈不容分说,抢过我手中的书,把我硬塞进了被窝。好吧,暂时容忍,等妈妈关了灯,我又悄悄地来到书柜旁,拿起那本书
黄昏时分,我站在窗前,看着已经偏西的太阳,散发出温暖的光芒。  已是傍晚六点半,可太阳才刚刚坠到山尖。或许,太阳不想让黑夜来得太早,还想在天空中多呆些时候。此时,只见太阳的余光振臂一挥,山顶便被洒上了一层闪烁的银花,在亮蓝色的天空里,显得分外鲜明,更是毫无沾染那天边的云彩。  时近八点,到了晚霞的巅峰。此时的霞光已成了渐变色,好像是一只大手,将云层尽收掌中,随后又将它们渲染得五颜六色,织成了一层夺
雨 晴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宣和五年(1123),陈与义担任太学博士,受到皇帝的器重,也许觉得自己可以施展才学,因而心情略有变化,面对夏末秋初,天气转晴,骤雨方歇,写下这首《雨晴》诗。  这首七律描绘了酷暑雷雨过后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感受雨后新涼的舒畅喜悦的心情
前几天一时兴起,我在米橱里抓了一把绿豆放在装着水的碗里,准备观察观察它的生长过程。绿豆在水面上漂浮了几秒钟就慢慢地沉了下去,而因为水的浸泡,绿豆变得更加翠绿起来。  第一次去观察绿豆时,我发现有些绿豆挣脱了外皮,开始悄悄探出了头,似乎在东张西望,和我打招呼呢!不过,还有一些绿豆的胆子好小啊,依然蜷缩在绿豆皮的怀抱中,迟迟不肯出来。而碗里的水由原来的无色无味变成了淡绿色。  相隔几天,我再次去观察绿
周末,我和妈妈去南湖公园游玩儿。  南湖很大,有宽阔的水面,茂盛的树林,还有拱桥与回廊;南湖很美,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镶嵌在长春这座美丽的城市中央。  记得上次来南湖,还是暑假时候。当时烈日炎炎,盛夏时节让各种花草植物展现出自己的美麗和娇艳。满园盛开的鲜花,快乐飞舞的小鸟,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如今已是秋天,与夏日相比,早已不同,火红的枫叶,深绿的柳叶,再配上挺拔的白桦树,整片树
无趣,我静静地望着窗外的那一朵朵白云,欣赏起来。  藍天,是那么深邃,那么高远,俨然一泓泱泱阔水,恍忽间又似一个透明的、无与伦比的大帐篷,呵护着世间万物。这真让人心旷神怡,百看不厌。  天为首,云为次,那纤柔的云朵,星罗棋布。次列空中,犹如飞鸟成群,又似小鸡啄米,“咯嗒、咯嗒”声满天涯,沸腾天空……那一片云莫不是湖上之舟?金鳞银翅压扁了丰收的甲板;那一片云莫不是巨蛇盘空与龙共舞?我的耳畔仿佛听到了
爷爷今年已经七十三岁了。一张古铜色的脸,印证着岁月的沧桑;深邃的目光,带出一股温和的暖流;高高的鼻梁,鼻尖微微上翘,看着十分匀称。爷爷的头发则最为引人注意,银色的卷发中,还带着几根黑丝,看上去和蔼可亲。  爷爷是家里出了名的“老黄牛”,他每天总是一声不吭,默默地扫地、做饭、浇花,几乎所有的重活都是他干的,但他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以前我上学需要人陪护,也都是爷爷风里来,雨里去地接送。  还记得有一次临
放下手中厚厚的一叠文稿,已接近黄昏。此时,大诗人杨万里早已被深深的倦意包裹,便随手拿起纸扇,起身走出了书房。  杨万里沿着一条曲折小径独自漫步,不知不觉已来到了乡下。他感觉这里的微风是那样柔和,空气是那样清新,小草是那样绿眼,野花是那样怡人。却不知一股莫名的伤感竟涌上了心头:自己在朝廷为官多年,每天都面对着勾心斗角,提防着明枪暗箭,心何时落地过?他早已厌倦了。而这里却不然,不必提心吊胆,不必委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