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阳光课堂 绽放生命活力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学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1-0059-02
  
  一、在情境中体验数学
  
  【片段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段魔术好吗?
  生:好的。(一个个小脸上充满兴奋)
  师先给生看了事先准备的一个包,包里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的样子,然后老师像变戏法似的从包里变出了一条黄色的三角巾,五条红领巾。学生由好奇转向激动,终于发现了包里有秘密。
  师: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黄色的三角巾有一条,红领巾有五条,如果把黄色的三角巾的条数看作1份,那么红领巾的条数就是5个1份,还可以怎样说呢,请同学们自学例4到书上找出答案,比比谁看得仔细?
  生:我知道了,还可以说成红领巾的条数是黄色三角巾的4倍。(例题呈现的是花带子是灰带子的4倍)
  生:不对,红领巾的条数是黄色三角巾的5倍。
  (此时的学生处于对立状态,一部分同学认为是5倍,一部分同学认为是4倍,此时的老师也没有立即表态,只是要求学生说出各自的理由)
  师:到底是几倍呢?请你们说出自己的理由好吗?
  (生小组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意见,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明白了自己原先4倍的想法是错误的)
  生:书上的花带子的长是4个灰带子的长,所以是4倍;而红领巾的条数是5条黄色三角巾的条数,所以说红领巾的条数是黄色三角巾的5倍。
  师:你们是这样想的吗?(生表示赞同)真棒!说得这么好,这么完整!现在这样想的同学都鼓鼓掌表扬一下自己。(生开心地鼓掌)
  【反思】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用孩子的眼光、孩子的思想看待学习的内容,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想学,乐学,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倍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掌握,我从吸引学生兴趣出发,通过魔术表演和自学课本,帮助学生对倍建立初步的认识,在争辩、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倍。
  
  二、在成功中享受数学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画出自己喜爱的画,用它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比比谁画得好!
  (此时的学生脸上充满了兴奋,个个都迅速地拿起了笔在纸上画着,学生的纸上出现了飞机,大炮,乌贼,章鱼,花儿,小鸟……)
  师:现在请你告诉小组内的同学,你是怎样用画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的,或者请你的组员猜一猜你的画表示什么。
  (有的学生积极地向其他同学讲述自己的“创作意图”,有的学生在思考别人的“创作意图”,在叽叽喳喳的交流过程中一张张小脸充满了自豪)
  【反思】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让学生用笔画出自己认识和理解的倍,使他们在涂涂画画中理解了倍的来源与发展。学生的画让我赞叹不已,他们不但画得很漂亮,而且种类繁多,表示的倍数关系也很多,每一份作业都展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每一张画都体现了各自的理解水平,都是一份成功的杰作。他们兴趣十足地在涂涂画画中进一步理解了倍,感知了倍,不但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铺垫,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同时更使学生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三、在引导中运用数学
  
  【片段三】
  师:同学们联系实际生活编了好多关于“倍”的知识的应用题,谁能将编的题目说出来考考大家?
  生:妈妈买了8个苹果,买的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妈妈买梨多少个?
  生:24个梨。
  (师根据学生的编题和回答快速地在黑板上画下了8个苹果和24个梨)
  师:哎呀,真得要谢谢你妈妈,如果她买了80个苹果,我还要将苹果画到墙壁上呢!(生笑)
  师:如果真是80个苹果怎么办?都得画出来吗?你们有好的办法吗?(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沉思状态)
  生:可以画线段图。(突然几个学生叫起来)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可以画一条线段表示80个苹果。
  生:这条线段也可以表示8个苹果。
  师:那要表示800个苹果呢?
  生:当然可以用线段表示。
  师:也就是画一条线段可以表示很多东西,比如两只小鸡,两辆汽车,200个小朋友。(生继续举例,师在黑板上用线段画图)
  师:你能将你编的题目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
  (生用线段图表示自己编的题目,小组内交流,师个别指导)
  【反思】
  教师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线段图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很抽象,但我针对这一难点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不失时机的幽默使孩子们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孩子们自己想到了画线段图,感受到了线段图的无穷魅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思维逐步由形象过渡到抽象,并能熟练地运用线段图。教者在这一过程中真正起到了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要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要变“学科学”为“做科学”,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要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师、探究过程的指导者和引领者。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
内容提要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化治理是提高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和共建能力的关键路径,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侧转型创新和再造。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化治理以参与主体协同合作、纵横互通价值网络管理、生产生活公共服务需求为主要对象,通过网络治理模式提供快速敏捷、精准高效、高质量适配性公共服务,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治理责任分散化、组织边界柔性化和需求响应弹性化、合作关系伙伴化和资源优势互补化等特征;其直接目标是公共服务的精准适
摘要:一节“感受亲情”的作文课,让亲情之花在孩子们心中绽放。  关键词:作文教学;作文设计;感悟亲情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1-0033-02    教学缘起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执教的作文课——《亲情测试》,前一阶段在教育界乃至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大部分孩子缺乏亲情,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孩子们这种亲
摘 要:“倾听”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由“积极地接收知识信息”和“认真地整理知识信息”两部分组成。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要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为核心,教会学生在听讲中学会思考。培养学生倾听的目标是训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用脑,提高思维水平,取得较高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倾听;接收;信息加工;知识记忆储存;批判性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民族地区农村难以建立“专业发展学校”和“教师发展学校”,但可以通过县级教研机构与中小学校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合作中,各责任主体应担当的伦理责任体现在:学校通过规章与制度建设创建学习型学校,创建合作的教师文化,探寻联系校的运作模式,以加强学校的功能;教研机构及其教研员的责任是拓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和与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在合作中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服务作用;教师责任就是形成
【推荐导语】   奇书《水浒传》,为揭竿而起者树碑立传,是我国第一部叙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脍炙人口的名著,生动叙写了北宋末年声势浩大的宋江起义由弱到强、接受招安后由盛而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成为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悲剧性的结局揭露了封建统治阶层的残酷,也揭示了农民革命的弱点,发人深思;书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梁山好汉,对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水浒传》
有人问学者,什么是教学?学者答道:“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很显然,学者的话昭示了这样一种思想: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视错为虎,避之惟恐不及,他们追求的是“一帆风顺”,“标准答案”,学生稍有闪失或“出格”,
摘 要: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位数乘除一位数,长方形的周长和可能性等。编排特点主要是:选择丰富的现实素材;结合解决问题学计算;重视估算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教学中,要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冀教版;三年级;教材;介绍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0X(2006)07/08-0
I was doing a big clean-up recently and my kids were helping. As he rummaged through boxes and bags, one of my sons came across a knotted handkerchief with an old dark brown coin nestled inside.“Mum,
内容提要统合主义理论是理解国家-社会关系的经典理论之一,具有理论分析和政策设计的双重功能。然而它是基于欧洲大陆的政治社会环境所产生的政治安排和学术分析工具,因此用于中国研究时,在适用性上存在明显的问题,而且概念使用混淆不清。中国从未以统合主义为指导进行有意识的政治选择。中国的群众组织及其衍生出的新型社会组织,与统合主义组织更多的只是表象上相似,而非实质上的相同,因为它们是基于与统合主义完全不同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