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液微生物学质量提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和炎症状态的影响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ansh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纯水透析和循环管路构造改进对透析液微生物学质量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炎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对96例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主要监测透析液微生物学质量、人体学指标、改良SGA评分、血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浆和红细胞膜丙二醛(MDA)、血浆总抗坏血酸(TAA)、还原型抗坏血酸(AA)、氧化型抗坏血酸(DHAA)、维生素E浓度、透析充分性(Kt/V)和蛋白分解代谢率(PCR).结果改进后6个月,透析液细菌数和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患者干体重、上臂肌围(MAMC)、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明显升高(P<0.05),改良SGA评分下降(P<0.01);CRP变化不明显(P>0.05);血浆维生素E、AA浓度增加,血浆DHAA/TAA下降(P<0.05),血浆MDA变化不明显,红细胞膜MDA则明显下降(P<0.05);Kt/V前后无明显变化;PCR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改进透析液微生物学质量后,患者营养状态、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好转.

其他文献
目的介绍心上法矫治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TAPVR).方法 1998年6月至2001年8月,采用心上法矫治心上型TAPVR 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月龄~15岁,平均(5.33±4.98)岁;体重6.4~33.0kg,平均(15.09±8.78)kg.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矫治术,正中切口纵劈胸骨入胸,经横窦,上腔静脉与升主动脉之间显露共同肺静脉干及左心房,将其侧侧吻合.结果术后
目的报告单肺移植治疗老年重度肺气肿.方法 63岁男病人.有呼吸困难史23年,进行性加重3年.气急分级为4级.术前肺功能检查示FEV1 0.64 L, 占预计值24%,PaO2 45 mm Hg(1 mm Hg=0.133 kPa),PaCO2 36.3 mm Hg,6 min行走试验(6 MMT)59 m,术前肺动脉压38 mm Hg.2003年1月9日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左全肺移植术,术后给予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