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诊治异位妊娠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0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下诊治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探讨,以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实验人群为医院于2012年9月——2013年5月收治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血液β-HCG水平进行测量;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异位妊娠的诊治;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液β-HCG水平进行测量并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P<05)。结论腹腔镜下诊治异位妊娠的效果较传统的开腹手术效果更好,其应用行之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关键词】腹腔镜;异位妊娠;临床效果;β-HCG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5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70-02
  在临床妇产科中,异位妊娠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急腹症。近些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一般来说,异位妊娠发生的部位在输卵管、卵巢、腹腔等部位。异位妊娠病症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可使患者发生腹腔大量出血,更严重者可导致患者休克或死亡[2]。因此,在发病的早期对异位妊娠的发生进行诊断并及时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本次实验旨在对腹腔镜下诊治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探讨,以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具体实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实验人群为医院于2012年11月——2013年4月收治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患者的年龄处于21-44岁,平均年龄为349岁;51例患者有停经史,67例患者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43例患者具有阵发性或者持续性的下腹疼痛;将8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1±57岁,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7±62岁;所有患者均经过异位妊娠的确诊;两组患者在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治疗前,对对照组患者的血液β-HCG水平进行测量;对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再次对患者的血液β-HCG水平进行测量。
  122实验组方法治疗前,对对照组患者的血液β-HCG水平进行测量;对实验组(42例)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治疗:①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对患者进行麻醉;②使用腹腔镜对患者的异位妊娠基本情况进行探查,为下一步手术做准备;③对于进行输卵管切除手术的患者,首先将靠近子宫部位的输卵管切开,然后沿着边缘系膜继续进行后续的切除;切除完毕后,将输卵管以及妊娠物同时取出[3];④对于进行输卵管切开取胚的患者来说,先将患者的输卵管切开,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输卵管中的胚胎组织以及血块进行取出;然后,使用09%的NaCl溶液对其进行清洗,并对伤口处进行缝合。⑤治疗后,再次对患者的血液β-HCG水平进行测量并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
  13评价标准治疗结束后,依据以下评价标准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有效:异位妊娠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的血液β-HCG水平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几乎消失,患者的血液β-HCG水平较之前有明显下降;无效:临床症状加重,患者的血液β-HCG水平仍居高不下。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对组间数据进行分析;当P〈005时,认为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效果评价治疗结束后,依据相关评价标准对异位妊娠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发现: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具体的治疗效果评价情况见表1。
  22手术情况在手术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P<05)。
  3讨论
  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具有创伤较小、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等优点。对于异位妊娠这种急腹症而言,使用腹腔镜可以对异位妊娠的发生进行诊断,并且可以用于之后的手术治疗中[4]。
  本次实验旨在对腹腔镜下诊治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探讨,以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实验人群为医院于2012年9月——2013年5月收治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血液β-HCG水平进行测量;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异位妊娠的诊治;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液β-HCG水平进行测量并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经过评价后可以发现: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小(P<05)。因此可以认为,腹腔镜下诊治异位妊娠的效果较传统的开腹手术效果更好,其应用行之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姜玉新,徐钟慧,张淑琴,等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对输卵管妊娠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4):360-361
  [2]马桂霞,常继平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异位妊娠[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9):81-83
  [3]韩慧腹腔镜下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2013,11,1:75-76
  [4]韩永芳,金万里67例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分析和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4):94-9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究乳腺钼靶X线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上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临床医学上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到2013年在某医院就诊的160例采用钼靶X线摄影检查的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且所有病例都接受了手术和病理的证实。再将钼靶X线的特点与病理诊断进行相应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中,经钼靶X线确诊68例,经病理诊断有63例为良性,5例为乳腺癌,经数据分析可知钼靶X
【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延迟;多因素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5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68-01  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患者应意识恢复,容易唤醒,能够维持自主气道,循环呼吸稳定,通气充分,且术后疼痛得到良好的控制。麻醉苏醒时间取决于病人自身病理生理状况、麻醉用药、管理以及手术种类、手术时间等许多因素。全麻停止给药后90
【摘 要】目的:建立以ITS2为靶序列鉴定临床分离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诊断方法。方法:利用通用引物扩增真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2(ITS2),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在GenBank中对测序结果进行Blastn等分析。结果:9株真菌测序结果与表型鉴定符合,鉴定出7株临床分离丝状真菌。结论:ITS2测序可以作为临床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之一。  【关键词】丝状真菌; 内部转录间隔区; 测序  【中图分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腹壁切口改良缝合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行腹壁切口的妇产科手术患者得1500例,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缝合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传统缝合方式。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术后病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100%,术后病率3.5%,最长住院时间8
【摘 要】目的:对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住院的足月妊娠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产妇均在胎儿分娩后立刻给药,对照组30例给缩宫素,研究组30例给米索前列醇。再对两组给药后的出血量、不良反应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的观察发现,两组用药后血压、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中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应用米索前
期刊
【关键词】 老年;心绞痛;特点;心肌灌注显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5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266-01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缺血所致的发作性症候群。心绞痛约占症状性冠心病的80%,是冠心病的最常见类型。老年心绞痛表现不典型,难以及时识别与治疗;老年人体力活动较少,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