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渗油藏变黏滑溜水携砂压裂工艺

来源 :石油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e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地区超低渗海坨子油田直井井网井距大,高黏冻胶携砂压裂对储层伤害大、施工费用高,低黏滑溜水改造体积大,但携砂能力差,支撑的裂缝长度短.本文通过研究优化低黏滑溜水与高黏滑溜水组合携砂,配套多粒径支撑剂组合、泵注工艺优化,形成了变黏滑溜水携砂压裂工艺,2020年现场应用21口井,有效降低了高黏冻胶用量,保障裂缝有效改造体积.
其他文献
什么是钻井?rn井对于大家而言并不陌生.很多人对于井的概念,是通过生活中的水井建立起来的.凿井取水是人类的祖先向大自然索取生命之源的一项重大发明创造,是人类智慧的产物.
期刊
“加满”到底是什么意思?rn“加满”代表的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标准. 对加油站的员工来说,“加满”一般有两种意思:一种含义是加油站使用自动加油枪加油,当油枪跳枪时就是“加满
期刊
为了获得适宜形状和尺寸的分子筛,工业上合成的粉末或颗粒状沸石分子筛一般需要加入黏结剂来制备成整体式结构,但黏结剂的加入会覆盖沸石分子筛活性位点,堵塞部分孔道,甚至引
国务院统筹支援rn1960年初,松辽盆地的石油勘探形势日渐明朗,初现端倪的高台子、太平屯、葡萄花三个储油构造彼此相连,根据控制的含油面积估算,蕴藏的地质储量超过了当时玉门
期刊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稠油开采、炼制所造成的土壤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高效降解土壤中的稠油污染物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稠油生物降解率,以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的5株高效稠油降解降黏菌Y4、Y5、Y6、Y8、L4为材料,构建了一个高效稠油降解降黏菌群。探究了菌群的降解降黏条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GC-MS等手段对菌群的降解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菌群的最佳体积配比为VY4∶VY5∶VY6∶VY8∶VL4=2∶2∶1∶1∶4,最佳降解降黏温度为35℃,pH值为7.5,菌液接种量为5%(体积分数),
为探究表面活性剂清洗对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模拟实际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考察不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添加量的土壤修复过程中总石油烃降解率的变化情况,探究了SDBS对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微生物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实验方案,确定了最佳微生物修复方式。结果表明:少量的SDBS残留对后续微生物修复有促进作用,但SDBS残留质量分数大于1 mg/g时,则不宜于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土著菌+秸秆固定化微生物和土著菌+游离高效降解菌+秸秆2种修复方式,启动快,降解率的增速大
采用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糠醛精制润滑油基础油工艺中糠醛与不同环数芳香烃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糠醛与芳香烃的相互作用能和静电作用能均随着芳环数目的增多而增大,这是由于多环芳烃的离域π电子更容易受到外部电场的诱导,从而产生诱导偶极矩;糠醛分子在与芳烃形成二聚体时,单体分子间有电子转移现象;溶剂分子偶极矩越大,溶剂分子与芳烃的静电相互作用越强;单体分子间电荷转移主要是由芳烃分子中的电子流向溶剂分子中侧链的氧原子。
中国的天然气时代rn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11世纪出现的著作《周易》中,已有关于天然气自燃现象的记载.公元前61年,《汉书·郊祀志》记载,陕西鸿
期刊
航空航天rn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先从航空航天开始介绍.在载人航天方面,无论是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还是更高比冲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都是依靠增压的氦气将燃料和氧化剂直接
期刊
研究建立了原油中微量金属元素低成本高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原油样品经HNO3+H2O2密闭压力消解后,直接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MP-AES)测定其中的12种微量金属元素Cu、Fe、Zn、Pb、Ni、K、Mn、Ba、Cr、V、Mg、Al。通过选择待测元素的分析波长,并结合快速线性干扰校正(FLIC)技术校正了光谱干扰,选择Y和Lu为内标元素校正了基体效应,稳定了分析信号。采用标准参考物质NIST SRM 1084a(润滑油中的磨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