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未来的能源网络中,可再生能源产生的能量将高于我们目前使用的常规能源。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存在间歇性: 涡轮机只能在风吹时发电,太阳能光伏板亦只能在太阳照射下产生电力。这便意味着能量存储是确保未来能源安全的关键因素。 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发更大容量的电池,寻找储存电能更好的办法。然而,电池不是唯一的能量存储方案。英国Isentropic能源公司开发了另外一种存储电力的形式——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未来的能源网络中,可再生能源产生的能量将高于我们目前使用的常规能源。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存在间歇性: 涡轮机只能在风吹时发电,太阳能光伏板亦只能在太阳照射下产生电力。这便意味着能量存储是确保未来能源安全的关键因素。
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发更大容量的电池,寻找储存电能更好的办法。然而,电池不是唯一的能量存储方案。英国Isentropic能源公司开发了另外一种存储电力的形式——即利用热能的抽热存储电力技术。
该系统既可作为发动机又可作为热泵,是利用冷热砂砾之间的温差进行电能储存。输入的能量驱动热泵,压缩并加热氩气,使用气体氩在两个充满石子的巨型罐体之间传递热量。在两个罐体之间形成的温差一边为500℃,另一边则为-160℃。反向操作,即可释放储存在岩石中的能量。氩气沿相反方向流动,气体升温,可通过发动机,产生电力。据悉,该系统的发电效率可达80%。
其他文献
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1875-1937)出生于法国南部与西班牙接壤的山区小城锡布尔一个工程师家庭,出生不久全家迁居巴黎。他从小就接触音乐,7岁开始学习钢琴,14岁(1889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学习期间,他在音乐创作上就爱标新立异并追求崭新的音响效果。他在精神气质方面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等人的影响。通过自己努力,他使法国音乐从瓦格纳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他的早期创作受到德彪西的革新思
印章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一种符号标志,在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文牍、典籍、信札、书画上,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印章,不但印文各异,印体的材质和形象也是五花八门,它们不仅是一种个性的象征,同时也承载着历史与文化。 印章起于何时?从现存的印章实物来看,我们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而从文献资料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已经有了关于印章使用的记载。那时的印章通常称为“饰”(音同玺),有官钸、私钸之分。在现存的六千余方
韩国朋友最近来信说,那本《三国演义诗词鉴赏》(韩文版)在韩国问世后,颇受欢迎。那是我在韩国出版的第一本书,至今已三年了。欣喜之余,思绪翩翩。 一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是韩国《三国演义》研究专家、亚细亚大学教授郑元基先生翻译的。我与他初次相识,是在1997年11月汉中召开的“中国第十一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上。当年,我们在起交谈,他的汉语口语说得还不很地道,不时地用手示意,让我说得慢
越南的一项有关自杀问题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越南因恋爱问题而自杀的比例超过60%。 调查表明,有自杀企图的72%为女性,但是自杀死亡率却是男性高于女性。从年龄看,有自杀企图的大多不满35岁,其中不满25岁者占50%。从职业看,工人为19%,学生为16%。从学历看,47%为初中毕业,30%为高中毕业。 在自杀的理由中,以恋爱问题最多,达62%,其次15%为经济问题。从自杀的手段看,服药(安眠药、农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社会学评论》杂志上发表调查报告指出,当今美国感觉岁数越大越幸福的人在增加,老年人的社交活动日趋活跃。 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从1972年到2004年对2.8万名18至88岁的美国人进行了相关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回答“非常幸福”的88岁老年人约为33%,而18岁及20至30岁年龄段的年轻人持同感的仅约24%。觉得自己“幸福”的人的比例,岁数每大10岁就增加5个百
2009年12月1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艰难地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协议》虽然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排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但会场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待这些问题立场上的尖锐对立,依旧让世人忧心忡忡。 气候变化问题之所以
徐健国(大调子) 所受教育 1987 获纽约州Bard学院艺术专业硕士学位(在校期间,获奖学金,纽约艺术专业联合会资助) 1976 获上海戏剧学院本科学士学位对东方艺术的研究 1994-2009 在长达6米的丝绸上,以宋代绘画风格,展示现代上海风貌 1997.11-12 在北京研究考古新发现 1997.01-09 在成都研究不同风格的藏族唐卡与汉文化的艺术美学 对西方艺术的研
在吉隆坡工作期间,我从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黄汉良会长等侨领口中,偶然闻悉文天祥的后代就定居于吉隆坡,极为惊喜,遂特意专程去寻访。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文平强博士,现任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主任。文平强原为马来亚大学地理系教授与系主任,旋后在东亚研究系担任同样的职位。文先生曾经在英国HULL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哈佛燕京研究所、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及东京的亚洲经济研究所担任访问研究员,出任过文莱大学与东京
《红书》百年再现 《红书》(The Red Book),一本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大约写于1914年到1930年间的分析心理学专著,2009年岁末在美国出版,并出人意料地成了购物月的畅销商品。此书通体赤红、价格不菲(195美元),其销量虽不至于红得发紫,却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2009年12月25日前一度神奇地排到精装非小说榜的第18位。加上纽约时报网站的10页书评,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的原
许多长久以来流传的关于艺术家们某某作品的轶话,我真不太愿意当真,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关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那则小故事。月光下,音乐家看到一位盲女在弹琴,于是唤起了他的乐思,这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完全是精明音乐出版商做广告的诡计。商人有商人的诡计,艺术家就不能有艺术家的鬼把戏?说到这里,不禁会想到很多的趣话,而且大多鲜活地刻画了这一位或那一个疯子般的性情,这些也许是商人们用多么疯狂的设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