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对2A97 Al-Li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实验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拟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ha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热处理工艺对2A97 Al?Li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传统T8工艺改进的、具有预时效和中间变形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改进Al?Li合金的拉伸性能。合金经该热处理工艺处理后,在峰时效条件下,基体中析出大量的T1相,同时,晶界无第二相析出,并且晶界上无沉淀析出带不明显。峰时效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597 MPa、549 MPa 和7.4%。此外,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经不同热处理工艺处理的合金的拉伸性能进行预测,所得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预测2A97 Al?Li合金的拉伸性能。
其他文献
采用锌基药芯焊丝对铝合金和无镀层低碳钢进行钨极氩弧熔?钎焊搭接。在焊缝中发现从界面层脱落的富铁层,Al?Zn相流入界面层和脱落层之间的夹层区域,并加速富铁层的进一步脱落。
挤压比为4:1,将铸态AZ91镁合金分别在250,300和350°C下进行挤压,随后进行析出硬化处理(T6)。经过热挤压和析出硬化处理后,铸态AZ91镁合金中粗大的和偏析Mg17Al12析出相被细化并均
通过纳米压痕蠕变实验研究了加载速率对{[(Fe0.6Co0.4)0.75B0.2Si0.05]0.96Nb0.04}96Cr4块体金属玻璃室温蠕变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铁基块体金属玻璃的蠕变变形随着加载速
为了揭示偏离率和加热温度对TA15钛合金加热剪切旋压件的影响机制,研究了不同偏离率下热剪旋件的几何精度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在负偏离下工件会发生径缩,且温度的突然降低会使
经过变形量4.7%的单道次室温轧制变形,Mg?3Cu?1Mn合金的一次温度-阻尼谱出现了3个明显的阻尼峰;在二次温度-阻尼谱中,3个阻尼峰均发生变化,特别是第3阻尼峰P3受到抑制,变得非常不
采用 B4C、 TiO2、Al 以及 Fe 基自熔合金粉末为前驱体,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钢基体上制备 TiB2+TiC颗粒增强Fe基复合涂层。结果表明,激光熔覆过程通过B4C?TiO2?Al反应生成了均匀
运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TiC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分析了TiC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其摩擦磨损行为与机理。结果表明:TiC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主
引入适量的硫可以明显改善铁基材料的摩擦学性能。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含硫高速钢样品材料,采用销盘高温摩擦试验机研究了该样品材料与不同配副(自对偶和 GT35钢结硬质合金
采用大应力塑性变形(机械冲击)技术对Cu?30Ni合金表面进行纳米化处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纳米压痕试样、显微硬度测量、电化学分析和电子功函数等手段分别测试原始样品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具有低膨胀系数和高热导率等优异性能,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电子封装材料。采用97%(72Ag?28Cu)?3%Ti 活性钎料对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和氧化铝陶瓷进行钎焊。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