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观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 :继续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b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劳动价值观的合格大学生的基本途径,但目前劳动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厘定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内涵及价值,分析了社会、高校、家庭在劳动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高校主体主导—家庭教育支持性—社会环境支持性—大学生个体特性”等四维高校劳动教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34项,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解决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的问题,丰富了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和工具,能够有效指导高校劳动教育实施,助力形成“高校—
其他文献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和中国都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实现了社会制度的飞跃,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成功与苏联的失败表明中国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中国方案”更加有效的解决了“跨越卡夫丁峡谷”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面临的问题。同时,“中国方案”也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极大丰富。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如何规范管理社团运行,既保障社团活力,又使社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一直困扰各大高校的难题之一.当前,学生社团开设广泛、管理
高等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但是由于其高度抽象性、概括性、理论和公式的复杂性、难度较高、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以及课堂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因此,要想学好高等数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兴趣主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简要分析高等数学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研究了参与式教学法的优点,且以第一类换元积分法为例介绍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并穿插一些场景的教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教育部门等共同关注的焦点。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对新时代经管类成人高教双创教育进行了WSR三维分析,提出了“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的复合应用型经管人才的培养总目标,构建了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综合集成思维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即物理集成:探寻新时代教育规律,重构双创人才培养新课程模块;事理集成:资源整合优化共享,构建社会、企业、政府和学校的多维互动平台;人理集成:处理好利益关系,创建和谐共荣共生的育人环境。为有效解决我国成人高教双创人才培养这一复杂问题提
考察近七年司法实践中的数据,发现老年人犯罪和被害案件逐年递增,折射出老年刑事法制教育的缺位.老年刑事法制教育作为终身法制教育的最后一环,存在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方
智能时代推动着教育教学的深度变革,项目化教学是当前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但项目化教学在具体实施时存在的问题却不应小觑。通过分析高职项目化教学评价的问题,提出从理解性教学的视角,深入解读项目化教学评价目标、方式、反馈及过程的设计原则。另外,智能时代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评价的辅助与支持,将助力高职项目化教学评价的新变革,推动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
老年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老年群体社会融入、社会参与,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方案。以需求视域为视角,以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现状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发现在当前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中存在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认识程度不足、老年教育资源供需失衡、老年教育的课程内容缺乏延展性、缺乏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问题。对此,提出从扭转老年人的社会认知、渲染学习型社会;整合资源,深化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教育内容向“增权赋能”型转变;加强老年教育的顶层设计来促进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
首先,梳理了西方职业教育制度发展的脉络以及其内在的逻辑,指出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学徒制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深入探讨了中国现代学徒制在借鉴西方国家的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由于对本土语境未进行深入剖析,导致当前我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参与各方出现的实际问题,最后,则探讨了在现代学徒制中国化过程中的建构路径,通过顶层制度设计,运用“契约精神”和利益平衡策略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决定的,体现出其本质的政治品德的要求;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决定的,大德系天下,勇于牺牲自我的特质的体现;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决定的,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不屈奋斗的革命意志。
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高职院校在社区治理视域下开展社区教育是服务地方社会的有效路径。高职院校开展社区教育具有师资优势、横向领域合作优势、品牌优势等先天优势,同时面临政策支持不明确、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驱动力不足、专业化师资不足等困难和挑战。通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参与共建社区学院的探索与实践,明确高职院校开展社区教育的模式、内容、质量保障措施,为高职院校助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