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治疗的血管瘤:生长模式及残余病灶

来源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y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婴幼儿血管瘤具有快速增长及可能损毁容貌的特性,因此,应给予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瘤的生长模式和残余病灶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985-2000年间临床监护、未经任何治疗的血管瘤患儿进行随访调查研究.从病案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访问患儿(或其家长)完成问卷调查表,请患儿到我们的门诊,对问卷调查表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并对患儿行体格检查.对血管瘤的各生长阶段情况进行记录,创建各生长阶段时间轴,如果有残余病灶,对其进行评估.结果 共对97例患儿的137处血管瘤病灶进行评估.48%患儿有前期病变.8个月时瘤体尺寸达到最大.消退期平均在患儿2岁时开始,并于平均4岁时结束.69%患儿有残余病灶.表浅结节状血管瘤的残余病灶(74%)明显比深层血管瘤(25%)多(P <0.001;优势率8.4;95%可信区间2.4~29.1).97%患儿出现因感染、溃疡、出血未经治疗而产生的瘢痕.结论 血管瘤残余病灶会引起表皮损伤.血管瘤的生长模式与形成残余病灶的危险因素间无关联.这一结论将有助于更详细地预知血管瘤的预后情况,并将有助于判别哪些患儿需要治疗,哪些不需要.
其他文献
目的 不同复位内固定(闭合、切开)治疗粉碎性双踝骨折术后关节未复位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所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成观察组
期刊
目的 对冠盖藤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 冠盖藤在性状,显微,理化性质等具有专属性特征.结论 通过性状特
婴幼儿血管瘤是内皮细胞肿瘤,在白种人婴幼儿中发病率为4%~5%,且女性发病率较高.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通常表现为头颈部的单发、表浅病灶,也可发病于身体各处的表浅或深层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相关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2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患
我对血管瘤有长期的个人和专业了解.不仅我的两个女儿有血管瘤,而且我还认识Milton Edgerton医生,正是其与Harvey Zarem医生在1967年发表的类固醇疗法治疗血管瘤的第一篇文献
目的 分析在踝关节创伤患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可行性.方法 选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踝关节创伤患者46例,全部患者都实施行X线诊断、CT检查与
应用有限扩髓闭合复位穿钉技术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26例,通过梨状窝开口,扩髓至骨折断端,顺行闭合穿人交锁髓内钉主钉,固定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瞄准器下置人远、近端锁钉.术后
目的探究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7年1—11月收治的1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组(采用α-硫辛酸治疗),另取同时期常规治疗的10例患者作为
背景与目的 以口服皮质类固醇的方式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其治疗的有效性取决于用药的剂量、治疗的持续性及对治疗反应的定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标准化治疗方案鉴定口服皮质类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