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核心素养,“读”占鳌头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enggeji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位置不可或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中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感知;领悟;表达
  贾志敏老师曾说:“朗读既是语文素养,也是学习方法。抓住朗读,就抓住了语文的一半。”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占了半壁江山,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中心。
  一、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
  “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教师恰到好处的讲解、精准的点拨是必要的,但需要以读为前提条件,以读为底子,把学习者的读书活动放在语文学习的首要位置。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升学压力的影响,传授者只注重提升学习者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教法以教师讲解为主,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条分缕析上。学生读课文的时间少得可怜,没办法通过“读”感悟课文,如此,教师分析讲述再多,都如镜中花、水中月,虚无缥缈,不着调。因此,语文教学重心应在于引导学生多读书,让学生能独立阅读,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厚实的积攒和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从中体验丰富的情感,提升理解能力。
  本文试着以读为主线,指导学习者通过“初读感知——品读感悟——诵读悟情”的教学模式,扎扎实实学好语文。
  二、提升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课文的教学可分成初读感知、品读感悟和诵读悟情三个阶段。初读感知阶段是根柢,有利于学习者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感悟。而第三阶段的诵读悟情,则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得到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和深化。因而,教师在注重品读感悟阶段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初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悟情阶段学生感情的表述和提升。
  1.初读感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在语文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展朗读,从而达到两个目的:首先要把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一个个摆列静止的字符转换为语言信息,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什么。其次,认识字词、略微理解词语、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提出质疑和学习重点。笔者在讲《穷人》这篇课文时,没有一开始就对课文进行面面俱到的解剖,而是运用三读法:(1)一读:先让学生专注地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二读:解决这一问题后,笔者又让学生再读课文,把不懂的语句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3)三读:当学生再度举起手时,笔者第三次让学生全情投入地读课文,提示学生试着用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帮助理解不懂的地方。学生在尽情的阅读中独立思索、理解课文,在之后的小组探究中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 “桑娜和渔夫这么勤劳,为什么家里还这么穷?”“桑娜自己家已经够穷了,为什么还要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等等。正因为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通读透,所以,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十分深刻的。不用教师讲解太多,读懂的学生就可帮助不懂的学生把疑难弄懂了。
  2.品读感悟
  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好的东西很多,一堂课不可能把课文中好的东西都传授给学生,贪大求全,得不到实效。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指引学生择其精要语句,反复推敲,体会其精髓。品读感悟的教学,可以从重点词语、重点段、中心句入手,巧妙设计问题。例如,读《窃读记》第三自然段,笔者重点抓住“跨进”“踮起”“钻”“挤”等一系列动词评品,反复朗读,使学生看到一个对读书迫不及待的学生形象。又如,《天上偷来的火种》一文,笔者让学生反复读第十二自然段普罗米修斯说的话:“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正确理解文中所给予的情和感,读起来荡气回肠,进入“角色”,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坚定与无畏的英雄形象。此外,也可根据学习需要采取其它方式读,如,“你最喜欢哪个段落?请你读一读,说一说。”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
  3.诵读悟情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内心的沟通与会话,是由一个生命跻身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收获的感悟往往缺少深透的体验和情感的共识。一篇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而教师的情感是催化剂,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心灵之弦,使他们“披文入情”,催其发出最动人的心声。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并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技巧上做些点拨,如,停顿、轻重、缓急、语调,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脑海里生成丰富的想像,才能读出其中的滋味,读出其中的深层寄义,感悟文章的真理,抵达“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月光曲》是一篇情感真挚的文章,笔者在指引学生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并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明確怎样融入情感,读出感情,确定月亮升起时应读得舒缓、轻柔,月亮升高时语气应逐渐增强,月光照耀时应读得高昂激越。为了渲染气氛,笔者特意为课文配上了音乐,在《月光曲》的伴奏中,学生们读得极富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学生们还沉醉在月光曲带来的美妙之中。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只有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了、读透了,才有驾驭文字的能力,才能终生受益无穷。因此,语文教学强烈呼吁以读为主。
  参考文献:
  [1]赵丽敏.让“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J].散文百家(下), 2016(10).
  [2]闫庆玲.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教学[J].科学导报, 2016(1).
  [3]任克强.以读为本,抓语文教学[J].中文信息,2016(3).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新课程标准的教材中,作文教学仍然缺少科学性,随意性较强。再加上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使作文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因此,重视小学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目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积累素材丰富写作内容、鼓励为主增强写作信心三个方面阐述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兴
[摘 要]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煤炭企业的内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和落实,极大地提升煤炭企业的精神境界。但是,在煤炭市场低迷的市场形势下,煤炭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还需要进一步运用精神文明建设这个武器,更好地引领煤炭企业的前行和发展。  [关键词]煤炭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大同煤矿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
本报综合消息 5月7日,深圳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在深圳市教育学会举办。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深圳市教育学会会长金依俚、副会长温希东、秘书长钟莉、办公室主任赵紫顺,以及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筹备组全体成员: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曹艳、南山区龙苑学校校长井亚杰、宝安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赖振爱、福田区竹香学校校长黄木生、深圳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主任毛振中、元平特殊教育学校职教部主任
[摘 要] 本文基于中国多个行业2005-2012年间的经济金融数据,应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法,研究了产业结构对信贷结构中行业分布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的确影响信贷结构的行业分布,其作用机制有两条:一是体现前期产业结构的存量信贷行业分布;二是体现产业结构变动的增量信贷行业分布。它们共同构成了当前的信贷结构行业分布,第一条作用机制的影响力大于第二条。对不同的产业,两条机制的作用时效
【摘要】课堂引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如果用新颖独特、富有创意的引入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物理;课堂引入;学习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引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有着导向
本报综合消息 1月3日,深圳市高中学校建设方案发布会在市民中心召开。会上,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对《深圳市高中学校建设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重要举措和保障机制作了简要介绍。深圳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丁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方案》提出,深圳市将超常规高质量建设高中学校。到2025年,深圳市将新增公办学位近
【摘要】在深入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素质教育成为了目前小学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素质教育是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展开的,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具体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始终不高,本文就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提出几点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德育工作也成为了小学教育研究
【摘要】科学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调控教学进程,并且对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等;并且情境性、多边性、教育性等是语文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显著特点,尤其在互联网下该教学的时效性、多边形等特点更被显著展现出来。本研究结合“互联网 ”时代的大数据、新媒体等信息技术,以小学语文课堂作为研究核心,开展教学即时评价研究,非常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应用意义。  本文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法对小学
【摘要】小学是行为习惯,规范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是近年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两个特殊案例的描述与分析,展示了部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问题产生的多种因素,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问题;个案研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小学基础教育。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规范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对小学生中的典型心理问题案例进行分析, 积极探索有效的解
[摘 要:初中阶段是帮助学生打好学科基础的重要时期。在当前语文学科教育侧重核心素养教育的新形势下,语文阅读教学也随之进行改革创新。本次研究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进行分析,这是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行的积极探索。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更符合现实需要,更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值得多做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指学生所阅读的资料并不再是单纯的文字的堆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