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及地舒单抗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山西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中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其中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最为常见。PMOP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的5~10年内,因绝经后女性的激素变化,导致骨质合成与吸收失衡。据调查,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为32.1%,城市地区为16.2%,农村地区为20.7%[1]。PMOP的治疗是长期的,给家庭、社会都增加了负担[1]。唑来膦酸目前作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肯定[2],地舒单抗
其他文献
严重创伤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暴力以及高处坠落等外部原因导致,具有病情危急、复杂且发展快等特点[1].严重创伤患者若不及时进行急救,可能会出现失血性
期刊
目的:探讨配药机器人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护理人员分为人工组和机器组。人工组按照常规操作流程配制药物,机器组利用安之卓配药机器人配制药物。比较两组药物冲配时间及药物残留量。结果:机器组药物冲配时间长于人工组,药物残留量少于人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配药机器人虽药物冲配时间相对较长,但其药物残留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