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下报刊亭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enna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这人有爱逛报刊亭的旧习。早年家乡小镇有一家新华书店和邮局设的一个报刊小窗口,那是家乡最美的风景。每逢喜欢的新书、杂志到了,我就让售货员给我留着,然后急匆匆跑回家拿出积攒的零钱去买。
  后来进了城,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搬了多次家,可我最在意的事,仍是打听报刊亭在何处,看有什么杂志,有什么报纸。几个月前,我又一次搬了家,刚住下就急着去打探附近哪里报刊亭。
  现在,我固定买书报的是城东南京理工大学附近的一个报刊亭。如今应该叫作便民亭,饮料杂货和书籍报刊都卖,充电宝服务应有尽有,但我还是习惯叫它报刊亭。这个报刊亭的男主人姓刘,女主人姓丁,我与女主人恰好是老乡,所以更相熟些。
  有一日买书报时,我和女主人闲聊起来,发现她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颇有经营头脑,谈吐也不俗。
  原来,刘大哥是孤儿,父母早逝与姐姐相依为命,后来带丁大姐跟着他出嫁的姐姐来到南京谋生。他们于1992 年来到南京,已经在这里打拼了近三十年。丁大姐有点自豪地跟我说,前几年一家杂志还采访过刘大哥,写了很长一篇文章,讲述苏北孤儿在南京的漂泊奋斗史。
  谈起过往报刊兴盛之时,丁大姐一脸兴奋,上世纪90 年代,她已经是孝陵卫地区的报纸总代理。从一开始的车站卖报到报刊亭卖报,经过积累终于在南京安了家,还接来了弟弟一家一起创业。报刊业繁荣的时候,她的报刊亭里左边是各种画刊,右边是各种畅销书和杂志,前面是最新报纸。那时看书看报的人特别多,一天就可以卖掉现在一周的销量。
  如今看书看报的人少了,报刊亭的收入也急转直下,但丁大姐说做一行就要坚持做到最好,不能半途而废。她说报刊亭已经成了杂货亭,许多同行都不怎么进报刊了,可她还在进货,而且她称自己的报刊是城东最齐全的。
  丁大姐微笑着说,反正只要有人愿意看,她就愿意进货。她尽量进大家喜闻乐见的书报:年轻人喜欢买《读者》《青年文摘》,中年人买财经类和婚姻家庭类的报刊,文艺中青年热爱《莫愁》《散文》《小说月报》,家长买益智早教类书报多,老年人买本地报纸多。说话间,我看见一个小伙子买了《故事会》《现代快报》和《读者》,一位老奶奶买了《金陵晚报》和《揚子晚报》。还有个人拎了一箱矿泉水放在电动车上,对丁大姐说:“给记个账。”看来他们很相熟。
  小小报刊亭生意还真挺火。入夜的报刊亭更繁忙了,那梧桐树下灯火阑珊处,报刊亭在灯光和往来人影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温柔。这世间总有一些令人莫名感动的坚守,择一城,做一事,直到终老。
  如今的丁大姐依然每天乐呵呵地骑车去进货,爬着她人生一个又一个山坡,尽享着人生的快乐。
其他文献
“今天你‘学习强国’了吗?”“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出后,逐渐成为许多无锡市民的日常问候。无锡市妇联敏锐地认识到,这样一个立足全党、面向全社会的科学理论学习阵地、思想文化聚合平台,既是妇联组织走好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有效载体,也是广大妇女群众提素增能的有效渠道,必将成为妇联改革破难、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新抓手、新路径。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
期刊
极简主义在莉迪亚·戴维斯的文字里恣意盛开。众人试图接近那茕茕孑立的质感,她却坦言只是叙述了“自己所知道的东西”。翻译,文学家的平行式写作  莉迪亚·戴维斯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西部的北安普敦县。她的父亲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英语文学,母亲则擅长创作短篇小说。受家庭影响,戴维斯对文学兴趣笃厚。就读于巴纳德大学时,戴维斯与同样喜好文学的保罗·奥斯特交往密切,两人在1974年结婚,孩子出生后不久即分道
期刊
“对面电动车上装着粉色挡风被的大哥,请你戴上口罩”“迎面走来的美女边上的那位帅哥,把口罩戴戴好”“边走边吃的美女,抓紧把口罩戴上,东西可以回家吃”……这是沭阳县交警大队民警钱雪用无人机喊话的一系列视频中的用语。高科技设备、大喇叭和沭阳方言的完美组合,吸引2亿人次点击收看,并引来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关注,收到了很好的执法宣传效果,视频主人公钱雪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喊话小姐姐”。柔性执法
期刊
“转眼间,不平凡的2020年,即将迎来尾声。回顾这一年,乘风破浪的战疫时光都化作了重新出发的力量。如果选一个数字来讲述,那你的数字会是几?”在第二届江苏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决赛现场,作品《我的数字》给出了她们的答案。一份献给所有女性的礼物  “《我的数字》其实是我们在三八妇女节献给所有女性的一份礼物。那时候仍处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所有的线下活动都不能举行,我们就想到拍一部片子,讲述身边的人和事,从
期刊
家,是幸福的源泉、温暖的避风港。近年来,苏州市相城区妇联充分发挥女性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以“家风正、家教好和家庭幸福指数高”为家庭建设总目标,努力打造具有相城特色的家庭工作品牌,大力宣傳“最美”事迹,讲好“最美”故事,努力营造“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为共同建设“最美家庭”汇聚巾帼力量。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城区这几户家庭的“最美”故事。
期刊
似乎每个人都会在爱情里患得患失。哪怕是相爱已久的人,也不敢完全肯定地说:他就是陪我走过一生的男人,她是我命中注定的姑娘。  为什么会这样呢?  周国平说,这是我们内心太追求完美导致。一旦人的脑海里有了爱情的模板,眼前的人便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实,这世间的爱情都是有缺陷的。如果我们不为爱情下那么完整的定义,便更能理解爱情的含义。  周国平曾讲述过自己对爱情的理解。他认为,爱情没有过高的标准,这
期刊
近五年投入500多万元,培育实施202个公益项目;成立云妇联、商超妇联、协会妇联,不断探索妇联组织建设覆盖面;99公益日,上线“澄家有爱”公益项目,提前完成100万元筹款目标……自群团改革以来,江阴市妇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不断推进工作机制创新,积极响应“县级妇联改革破难行动”,着力打通联系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将妇联组织链条和
期刊
爱情自有天意  祖籍福建长乐的郑振铎,字西谛。父亲早逝,哪怕家庭困顿,母亲也教导他读书上进。郑振铎有幸遇见恩师黄筱泉,接触到新式书籍,培养了好学、治学的秉性。  郑振铎在叔父资助下考取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在那里熟读各国社会学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与瞿秋白、许地山、沈雁冰等志同道和者交往甚密。五四运动爆发,进步青年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运动,先后创办了《新社会》旬刊与“文学研究会”团体。郑振铎用诗作《我是少
期刊
我幼年时父亲向亲戚借款13 万元做生意,其实是被传销组织欺骗了。我读大学后,父母分居了,但母亲扣下了父亲的身份证和户口本。母亲做钟点工的收入仅够维持家用,父亲的工资都用来还花呗了。弟弟尝试跟父亲要生活费,他拒绝说:“我养了你16年,剩下的日子让你妈养吧。”  我跟母亲一起劝他,但他说自己不想过一眼能看到头的平淡生活。母亲劝了他半天,甚至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比如:你没有才能,你不是做生意炒股的料等等。
期刊
两个人能够从恋爱走向婚姻,一定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阻力。虽然婚前迈入婚姻很不容易,但婚后的相处也充满了困难。生活的磕磕绊绊,往往是夫妻关系的试金石。  我的好朋友文文新婚不久,因为老公经常加班,所以二人很少能有一起出门逛街的机会。一个周末,小夫妻俩约好去逛商场,一切收拾妥当之后,文文老公所在的公司突然通知加班。原本行程安排得满满的周末,就这样泡汤了。  文文老公很自责,但文文笑了笑,说:“没关系,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