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球生物实验室在干啥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68738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统一新闻》近日报道称,驻韩美军在韩国已经秘密设立了4所生化武器实验室,专门用于研究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列为“一级危险生物武器”的炭疽杆菌。不出意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当下,该则消息引发国际社会对于美国生物实验室的又一轮关注。

美国内安全实验室不安全


  在2001年“9·11”事件仅一周后,美国就发生了炭疽生物恐怖袭击,袭击导致5人死亡,17人感染,当时引发美国社会恐慌。“炭疽事件”后美国国防部将生物武器列为头号“生物威胁”,并开始为此投入巨大精力。
  随着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新的生物技术可能会改变武器形式。美国认为,恐怖组织不断寻求生物武器和敌对国家不断掌握和研制生物武器会对自身构成威胁,因此将生物与化学以及核技术的全球流动一起,视为美国国家安全利益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而大力发展相关生物技术,以巩固自己的全球地位,强化国家安全。
  2018年9月18日,特朗普发布《国家生物防御战略》报告,并签署第14号国家安全总统备忘录,旨在通过创设跨部门协同机制、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等手段,构建一个更富弹性、更有效率的生物防御体系。
  到目前为止,美国建立的生物实验室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据美国科学家联合会2020年2月的统计,美国国内目前有13家正在运行、扩建或规划中的生物安全四级(P4)实验室,以及多达1495个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美国在国内实施如此庞大的生物防御项目,无疑增加了生物制剂泄漏或扩散的风险。
  根据美国审计署2009年的一份报告,在过去10年中,美国的P3实验室发生了400起事故。比如在2014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将炭疽杆菌从生物恐怖主义快速反应与先进技术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转移至邻近的二级实验室(BSL-2)时,由于消毒技术不到位,导致80多名中心工作人员接触了此种危险病原体。
  2019年7月,美国德特里克堡实验室突然宣布关闭,理由是实验室动物管理出现严重事故,但具体原因没有对外公布。鉴于美国随后发生了“白肺病”以及附近养老院老人神秘死亡,外界一度怀疑这个实验室和正在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關联。
  另外,在炭疽事件7年后,德特里克堡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布鲁斯·艾文斯被认定为该事件的唯一嫌疑人,此人在得知自己即将被逮捕后服药自杀。
  相比于因疏忽导致的泄漏事故及员工的个人犯罪行为,更让人担心的是国家层面的一些举动。根据俄罗斯官方的说法,美国目前在全世界建立的生物实验室已超过200个,遍布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及周边的27个国家。尽管美国声称在海外设立生物实验室的目的是进行生物监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研发防御生物袭击的手段和方法,但其真正意图和高度的不透明性已经引起了不少地方的质疑和警惕。
  2017年10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指出,有人在有目的地采集俄罗斯人的生物样本资料。俄媒随即报道,美国空军在一份生物样本采购招标中将目标锁定俄罗斯人。有俄专家警告,俄罗斯民众的生物样本未来或被用于制造细菌武器,应监控此类收集活动。美国空军教育训练司令部随后向俄媒澄清,说美空军最大医疗部队第59医疗部队的“先进分子监测中心”确实收集了俄罗斯人的生物样本,但目的并不是制造细菌生化武器。

海外生物实验室引发恐慌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时,美国四处“甩锅”的行为同样使自己的海外生物实验室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在众多美军海外实验室中,位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近郊的卢加尔生物实验室一直是俄罗斯盯防的重点。该实验室始建于2007年,2011年启动,处于独立运营状态,早在2015年俄外交部就对卢加尔生物实验室提出质疑,公开表示这是美国陆军的一家高标准的封闭性实验室,从事极具危险性的传染病研究。
  格鲁吉亚国家安全部门披露的文件也显示,卢加尔研究中心曾“把志愿者当作实验室豚鼠”,用来测试一种新的致命毒素。2015至2016年间,有73名参加测试的志愿者死亡。2018年,俄罗斯国防部曾表态,美国“似乎在格鲁吉亚秘密运行生物武器实验室”,违反了国际公约,并对俄罗斯造成了威胁。俄军辐射、化学和生物防护部队司令伊戈尔·基里洛夫当时指出,俄罗斯南部一些病毒性疾病的传播可能与卢加尔中心的研究有关。
  另外,携带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昆虫也反常地出现在俄罗斯南部,伊戈尔·基里洛夫认为,这些与美国军方的实验室不无关系。当时俄外交部副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希望美国和格鲁吉亚就美国在第比利斯近郊生物实验室的研究活动作出澄清。2019年6月,俄方向格鲁吉亚发出照会,要求格方允许俄罗斯专家访问卢加尔实验室。2020年5月27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俄方在等待格鲁吉亚就俄专家访问卢加尔实验室的照会给出答复,但格方至今没有做出具体反应。
  近日,乌克兰卫生部也发布消息称,美国在乌克兰建有8座实验室,里面存放着特别危险的、据称为了防范研发生物武器的病毒。
  据俄新社报道,美国防部减少威胁局为在乌实验室的建造和现代化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参与了现代化改造。美国博克莱·威奇特殊项目公司直接负责建造和改造。工作从2005年持续到2014年。在此期间,总共建造并完善了8座实验室,它们分别位于乌克兰的利沃夫、外喀尔巴阡、捷尔诺波尔、文尼察、赫尔松、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哈尔科夫等州。
  乌卫生部表示:“合同条款规定向乌克兰提供援助,以防止流行病学和卫生研究所(利沃夫)、乌克兰防疫研究所(敖德萨)、卫生部的一些机构及其他设施所掌握的技术、病原体及知识的扩散,这些东西有可能被用于研发生物武器。”
  而韩媒此次报道指出,分别位于韩国龙山、釜山、群山和平泽美军基地的4个实验室也属于“危险源”,仅2009年至2014年间就进行了多达15次炭疽武器试验,并且一直向驻韩美军提供活性炭疽杆菌标本。为了掩饰生物武器试验,美军将此计划命名为“驻韩美军联合门户集成威胁识别(JUPITR)”以迷惑大众,但美军的这些活动,完全没有告知韩国方面,甚至进行这些活动时都秘而不宣。
  2019年,韩国海关人员在釜山港第八码头等地发现了美军将多种武器级病毒细菌样本送进韩国的行为,且驻韩美军没有经过任何韩国法律的许可和申报程序。报道还称,驻韩美军在瞒着当地居民的情况下,进行了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毒素和蓖麻毒素等剧毒物质的实验。针对质疑,驻韩美军对在韩国大邱地区进行生化武器试验的传闻进行了回应,承认了进行相关测试,但坚称没有带入活性样本。

欲盖弥彰的阻挠


  种种迹象表明,美军的海外生物实验室并不像其声称的那样是为了造福于民,反而可能给当地居民乃至全球带来巨大的生物安全隐患。同时,美国一直独家阻挡重启《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议定书谈判的行为,更使自己疑点重重。
  1972年签订并于1975年开始生效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规定,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生物武器,但公约存在缺乏监督实施机制等缺陷。该公约无专门的常设履约执行机构或组织,临时性“履约支持机构”是唯一办事机构,人员有限,其职能也并非核查。于是,1994年公约缔约国特别大会便授权特设工作组,以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公约有效性的议定书。
  但是,2001年7月25日美国在日内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特设工作组会议上,以“生物领域不可核查”“国际核查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利益和商业机密”“有利于工业间谍活动”等理由,拒绝接受经多方磋商而形成的公约议定书草案。时至今日,美国仍然是重启该公约核查议定书谈判的唯一“拦路虎”。
  在6月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美军在韩国设立4所生化武器实验室”进行有关提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答说,美国是唯一一个迄今仍在独家阻挡重启《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议定书谈判的国家。希望美方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正视国际社会的关切和当地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消除国际社会的疑虑。
  有专家认为,鉴于美国在生物安全领域同样秉持“美国优先”的策略,加上其遍布全球的实验室始终不肯撩开“面纱”,各国都有必要对美国的“生物野心”保持足够警惕。
  (摘自《环球》2020年第13期。作者为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员)
其他文献
新华每日电讯  前几日,媒体报道湖大通识教育学院经济学和国际贸易两个专业的学生体验了一把无人监管的感觉。偌大的考场中满满当当坐着88名考生,在没有监考员的状态下完成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期末考试。自考试开始到结束,无违纪现象发生。  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人认为是学校在作秀,也有人认为是学校对学生信任的表现。那么,无人监考是考验了谁呢?  无人监考制度的出现,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吸收和应用上的检测,更
政 治  16日 人民日报报道: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18日 习近平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百岁老战士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  Δ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2020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要求汇聚众智促进做好政府工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9日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
3G牌照在经历了近八年的漫长博弈之后,终于在2008年底正式发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国内电信运营商分别取得了TD-SCDMA、CDMA2000和WCDMA的牌照,这一次发牌过后,也就意味着国内移动通信向3G时代迈进的冲刺争夺正式上演了。  对于百姓而言,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许多会对3G来到后的联想,3G究竟能够为用户带来什么杨的应用体验?3G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网络世界,现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我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法理学研究应及时反映和解读时代提出的重大法律问题。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找准与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紧密结合的法理学研究方向,才能更好推动中国法理学创新发展。  当代中国法理学研究要坚持从我国国家治理与法治建设的实际出发,聚焦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法理问题,深入阐述
《智能社会:进退两难》(The Social Dilemma)最近在奈飞流媒体平台上播出。该纪录片挖掘以社交媒体(简称“社媒”)和搜索引擎为代表的网络科技如何对现代人际关系及社会造成影响。它提出很多社媒造成的问题,更直指我们切身观察到的:大众世界观趋向两极化,社会出现极端政治的倾向,这些问题的核心其实都与数十年网络科技的“大跃进”和缺乏监管与规范息息相关。  纪录片试图揭示,网络科技已演变成操弄人
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着成功,梦想着卓越,梦想着辉煌。许多人都在为成就辉煌努力拼搏着,对外奉行着明道、大器、权变、贯通,举而措天下民干事业的策略;对内遵守着履信、思顺、神明、尚贤,默而成存其人积德行的规范。诚如苏轼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耿英年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理事  西北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资深国学研究者    志在人生目标的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制造业份额已占到全球的近20%,但是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想要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实现产业升级调整,需要不断寻求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而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在于要有强大的、训练有素的技工队伍。加强培养技工队伍,除了切实提高技工的经济社会地位,关键是加快改革职业教育体系
摘 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其中网络课程赛项考察教师在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环境网络化条件下,设计、制作网络课程的能力。本文以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辽宁导游基础知识》网络课程为例,探索信息化教学大赛网络课程赛项的教学设计,推动职业教育课程内涵建设,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早在2017年时就宣称,领导人工智能发展的国家将“成为世界的统治者”。这种观点显然在全球全面铺开,因为截至目前,已经有十几个国家宣布了本国的人工智能计划。2017年,中国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制订了“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1944年5月31日,一个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乘一艘平底木船渡过黄河的奔腾激流”,在船夫雄浑高亢的号子声中抵达延安,打破了国民党政府对陕甘宁边区长达6年的新闻封锁。时年29岁的伊斯雷尔·爱泼斯坦以美国《纽约时报》和联合劳动新闻社记者的身份随团考察,从此开启了他与中国共产党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友谊。  爱泼斯坦后来在他自己的自传《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一书中这样描述过这段经历:“在这次几个月的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