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至民国时期有关药斑布的记载与研究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11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印花布古称药斑布,药斑布之名首见于宋代昆山地方志《玉峰志》中,后在江南其他地区方志中也多有出现。本文主要对南宋至民国时期有关药斑布的记载与历史流变过程进行考证,通过文献梳理的方法,探究药斑布在近千年的技艺传承中呈现的变化及影响,以期为药斑布的历史发展、工艺传承以及图案特色等研究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翻簧工艺发展面临众多挑战,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链因此发生断裂与缺失,但同时“互联网+”时代为翻簧工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结合“互
以往对《耕织图》时间要素的研究很少,文章聚焦于南宋《蚕织图》时间表达的点及形成原因。首先与其它版本的对比,发现《蚕织图》对时间的表达较弱。其次,从时空博弈的角度发
元末明初,多种原因导致文士涌入梵林,僧团势力庞大,僧侣进一步参与到书画鉴藏活动中来。频次尤以大都与江浙一带为显。在鉴藏过程中,僧侣通过多种方式与文士产生互动,赋予古
当前我国的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改进和完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本文主要分析了乡镇畜牧兽医技
扬州湾头玉雕艺术历史悠久,形成了完整的玉雕产业链,并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但近年来玉雕市场的低迷,随着电脑玉雕工艺的革新,湾头玉雕企业传统的题材、技法和运营模式已经很
倪元璐和黄道周世称“倪黄”。倪与黄于明朝天启二年同进士,又同入翰林院。二者同朝为官,志趣相投,如皆雅好诗文,以诗文见长且名称故里;相约攻书,书学理念相似且书艺名震书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