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联合腹腔灌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腹水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化疗联合腹腔灌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免疫治疗胃癌腹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伴有明显腹水的42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单纯化疗组(22例,希罗达加奥沙利铂的XELOX方案)和联合治疗组(20例,XELOX方案化疗联合腹腔灌注CIK),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结果 与单纯化疗组相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Kamofsky评分明显更高(78.0±9.8比70.0±8.9,P=0.009),两个周期内的腹水引流量明显减少[(4500±1218) ml比(5527±1460) ml,P=0.01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延长(4.0个月比2.5个月,P=0.006),中位总生存时间延长(11.0个月比6.0个月,P=0.001),CD4+/CD8+比值升高(1.34±0.36比0.96±0.26,P=0.001),但疾病反应率(35.0%比22.7%,P=0.499)和疾病控制率(75.0%比54.5%,P=0.209)均未见明显增高.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与单纯化疗相比,化疗联合CIK免疫治疗对胃癌腹水患者疗效更好,不仅可延长生存期,提高免疫功能,而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旁路术(LGBP)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实施LGBP的4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的体质量指数(BMI)及多余体质量减少率(EWL)的改善情况,分析与手术疗效相关的因素.结果 41例患者全部成功接受腹腔镜下手术,无中转开腹和围手术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道化学性烧伤后瘢痕性幽门狭窄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10月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1例化学性烧伤后瘢痕性幽门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规范的内科治疗和介入下球囊扩张及放置支架无效后,予以幽门切除并胃十二指肠吻合术.记录术中及术后情况,并比较术前1d与术后3月时患儿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结果 11例患儿男10例,女
准确的胃癌术前分期是胃癌综合治疗方案实施的需要.早期胃癌,特别是黏膜内癌,可以行内镜下切除以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为了获得局部进展期胃癌R0切除,新辅助治疗倍受关注并已展开探索.随着内镜超声检查(EUS)、经腹超声检查(TAUS)、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PET)、PET-CT和腹腔镜探查分期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已得到明显改善.本文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中难度大,并发症多的手术之一.随着肿瘤外科理念的更新、手术技术的进步、先进手术器械的引入和重症医学的进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得以显著降低.本文就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术前充分评估、术中精细化操作和胰腺残端的处理等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目的 探讨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7年10月至2011年9月间收治的66例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胃癌原发灶和骨转移灶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影响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接受手术治疗者4例,化疗28例,骨吸收抑制剂治疗32例,局部放疗8例,仅对症支持治疗23例.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5个月(95%CI:3
目的 探讨青年胃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以提高青年胃癌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63例青年胃癌患者(青年组,小于或等于40岁)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并与同期654例中老年胃癌患者(中老年组,大于40岁)进行比较.结果 青年组中女性、存在家族史及未分化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中老年组(均P<0.05).青年组患者根治性切除率61.
肛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肛周软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多发的常见肛肠疾病之一.挂线疗法是目前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之一,方法简捷,治愈率高,但术后愈合较慢,术后肛门功能可因病情的轻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造成肛门不全失禁[1].近年来,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肛瘘手术方法—虚拟瘘道移位内口封闭术.关键词:肛瘘;内口封闭术;虚拟瘘道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具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1].荷包缝合是PPH手术的关键步骤.何种荷包缝合方式更为理想,目前尚无统一意见[2].本研究就双荷包缝合和改良单荷包双牵引法对PPH治疗重度痔的效果进行了对照研究.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双荷包缝合;改良单荷包双牵引缝
目的 探讨原发可切除高危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 1月间收治的45例原发可切除高危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和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45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7例,中位年龄48岁.肿瘤位于胃19例,小肠9例,直肠7例,肠系膜4例,腹膜后6例.肿瘤完整切除35例(77.8%),术前或术中肿瘤破裂10例(22.2
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多种多样,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最佳重建方式.胃癌根治术后的重建方式也是专家们一直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一直受到大家的重视.消化道重建一方面必须控制好并发症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要保证患者有满意的营养状态和良好的生活质量.本文就目前胃癌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一总结.对于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Roux-en-Y吻合的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最佳,尤其是对于早期胃癌患者,效果很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