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影像学研究颈椎后前向松动和牵引的同时行后前向松动产生的椎间运动,并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正常受试者12例,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18 ~ 25岁,平均年龄(22.9±4.7)岁;平均身高为(1.64±0.07)m;平均体重(54.7±7.6)kg.12例受试者均接受单纯的后前向关节松动(单纯松动术)和牵引的同时行后前向松动(牵引松动术),于每种治疗方法开始前及治疗结束后(治疗后)行X线片
【机 构】
: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4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影像学研究颈椎后前向松动和牵引的同时行后前向松动产生的椎间运动,并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正常受试者12例,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18 ~ 25岁,平均年龄(22.9±4.7)岁;平均身高为(1.64±0.07)m;平均体重(54.7±7.6)kg.12例受试者均接受单纯的后前向关节松动(单纯松动术)和牵引的同时行后前向松动(牵引松动术),于每种治疗方法开始前及治疗结束后(治疗后)行X线片采集,采用四张静态颈椎侧位片,收集前椎间隙、后椎间隙、后关节突关节间隙的轴向位移及椎体前后位移,每次治疗前、后的变化率,以及运动节段矢状面的旋转和移动变化率.结果 治疗后,单纯松动术在C2~C7矢状面旋转角度变化之和均显著高于牵引松动术(P<0.05);单纯松动术在C5节段前椎间隙以及C2~C7前椎间隙之和均显著高于牵引松动术(P<0.05),而牵引松动术后椎间隙以及C2~C7后关节突间隙均显著高于单纯松动术(P<0.05),单纯松动术和牵引松动术椎体的前、后位移,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松动术C5 ~C2椎体与基线相比产生向后位移,牵引松动术C5~C2椎体与基线相比产生向后位移,而C6产生向前位移.结论 单纯松动术可明显增加C3~C7脊柱的前凸,减小后椎间隙和后关节突间隙,而牵引松动术可改变其椎间运动。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血友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男性血友病患者60例,年龄4 ~18岁,采用血友病功能独立性评分(FISH)对患者的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60例血友病患者中,FISH分值异常者45例,FISH平均分值为(25.75±5.71)分;自我照顾功能、转移功能和移行功能评分低于正常值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6.67%、55.00%和75.00%.FISH分值与患者
目的 探讨颏颈部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颏颈部肌肉电刺激及直接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包括间接吞咽功能训练及直接吞咽功能训练),每天治疗1次,治疗7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2个疗程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治愈率为38
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逐步提高,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突出问题.冠心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且趋于年轻化,其生活质量及康复训练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心脏康复治疗具有提高冠心病患者运动能力、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促进其社会心理健康发展、降低冠心病再住院率、减少住院费用及提升生活质量等优点[2].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在心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心脏康复锻炼的基础上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后的疗效及肌电图分析.方法 共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超短波、常规腰椎牵引及动态干扰电治疗,治疗组则在超短波、动态干扰电治疗基础上采用DRX9000型脊柱减压系统进行辅助牵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受累节段椎间隙高度进行MRI检查,同时检测患者下肢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镜像疗法和运动想象相结合的作业治疗,对照组则增加常规作业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和
目的 观察针刺足三里后,穴位得气与未得气时脑相关功能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上的差异,并初探针刺足三里的机制.方法 20例健康右利手受试者根据针刺方案的不同分成A组和B组,A组先行得气操作,1周后行未得气操作;B组则先行不得气操作,于1周后行得气操作.2组受试者均针刺左侧足三里,实施得气与不得气两种状态,并进行即时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过程包括静息期和刺激期,通过fMRI获得刺激期与静息期的
目的 探讨团体沙盘游戏矫正脑瘫患儿行为问题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确诊的3~5岁脑瘫患儿,以皮勃迪图片词汇测试(PPVT)排除精神发育严重迟滞者,在此基础上,采用2~3岁及4-16岁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ACBCL)分别对3岁年龄段及4~5岁年龄段患儿进行行为评定,同时结合自愿原则,最终确定90例有行为问题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3
目的 观察经颅磁刺激( rTMS)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及心理干预.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程度,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8周治疗后,发现其HAMD评
脑卒中最常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而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脑卒中后数周至数月运动功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遗留有明显的残损和残疾,直接导致患者不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进而降低其参与社会的能力.许多研究都发现,强化训练(intensive training)可以更好、更快地提高运动功能[1-4].Fritz等[5]对强化训练在慢性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