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考古旅游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古旅游这个概念略显陌生,但在最近几年,考古旅游掀起了一阵热潮。作者结合了考古学和旅游学的相关知识,对考古旅游的概念做了一个简单的阐述,就考古旅游的发展模式和互动机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考古旅游;互动机制;发展模式
  1 考古旅游的概念与发展模式
  1.1 考古旅游的概念
  我们将它们分拆开来理解。考古指的是通过开展一些田野调查来寻找古人所遗留下的一些物品,并将其保护、收藏的一种专业性活动。而旅游说的是人们对生活中某些环境的一种体验活动。顾名思义,考古旅游就是把二者结合了起来。
  1.2 开放式游览模式和创意产业型体验模式
  开放型游览模式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就是把一些遗址作为游览地供旅游者参观、游览。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站在旅游的时间和空间角度上进行分析,开放型游览模式使旅游的范围扩大了,使人们可以进入一些陌生的领域进行参观、游览。举例而言,四川三堆星遗址的旅游模式就属于开放式游览模式,它的旅游区内除了设有博物馆、展示区和旅客中心等基础建筑外,还有为旅客提供食宿和休闲娱乐的区域。又比如云南楚雄恐龙谷景区,它是在恐龙化石的发现地基础上修建的遗址公园,里面设有知识馆和娱乐场区,知识馆包括恐龙化石的复原展览、出土的恐龙化石种类介绍、化石出土现场参观。这种模式解决了考古旅游的一大难题,有助于更多的旅游者走向考古。还有一种模式是创意产业型体验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它主要利用考古地的文化内涵来形成创意,开发资源,最终形成体验产品。其体验产品的表现模式可以是主题公园、4D影院等。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极大地增强了旅游者的愉悦感,使他们通过感官的体验来使自己放松,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考古文化。常州的春秋文化体验园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这个春秋文化园花了重金在建设诸子百家园、烽火连天、空中看淹城和4D动感影院上,其目的在于使旅客与春秋文化无距离交流,让旅客们玩在春秋、乐在春秋。
  2 考古旅游的互动机制
  2.1 旅游者走向考古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逐渐开始转向,考古旅游就是旅游转型的一个成果。人们不再满足于普通的旅游,而倾向于让旅游变得有意义。旅游者通过旅游的方式进行考古,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旅游者走向考古的原因归根结底可以从两方面来论述。其一是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求取更多的知识。另外,考古本身就属于一个学科,其蕴藏的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者在考古旅游的途中能够不断了解到一些相关知识。旅游相当于给自己放个假,但一般的旅游地不够有新意,只有那么几种类型。而以考古的方式旅游是平常很少见到,它具有与众不同的优势与特点。这两大原因直接促使了考古旅游者人数的迅速增长。
  2.2 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互动
  考古的最终目的是保护、收藏。虽然保护是最终目的,但是保护的模式是多元化的。我国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中就强调大遗址除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科学底蕴外,也是一种稀有的旅游资源和奇特的环境景观。《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遗址展示区。2008年在西安召开的高峰论坛提出要将旅游和大遗址保护结合起来发展,实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由于旅游产业的转型,考古旅游正在蓬勃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人民的旅游需求日益增长,考古旅游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旅游的文化性特点正在逐步凸显。正是由于文化性旅游越來越被人们所看中,考古旅游才有了更大的需求。
其他文献
摘 要: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等墓葬先后出土了一批南北朝至唐代的剪纸。其中南北朝时期的剪纸被誉为我国现存时间最早的剪纸实物。这些剪纸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为研究我国剪纸艺术产生与发展、类型演变、用途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充分展现了自古以来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  关键词:剪纸;图案;艺术  造纸术的发明、传播与广泛普及,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
期刊
摘 要:斗彩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完美结合,堪称瓷器中的精品。所谓“明看成化,清看雍正”,成化斗彩总体风格轻盈秀丽、恬淡雅致、精巧可人,尽显柔性之美。千金难买斗彩器,成化斗彩名扬天下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其代表作如鸡缸杯、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均为绝代精品。清雍正时期是我国瓷器史上的另一个高峰,常熟博物馆所藏的清雍正斗彩云龙纹杯可谓是雍正时期的精品之一,其造型精巧而不失大气,工艺精湛,巧夺造化,再现雍正斗彩
期刊
摘 要:绘画不是简单的实物复制,工笔花鸟画亦如此。画面审美形式的形成是画者与自然的心物交融,是艺术内在美的揭示。文章阐述了花鸟画的形式、传统审美取向、技法使用和胸中意象四个方面在创作中的体现。  关键词:形式;审美取向;传统;技法;意象  郭熙在《山水训》中说:“君子喜爱山水的道理是因为可以韬养宁静淡泊的心性,可以吟啸傲俗,可以获得快乐,可以达到性情心意相和谐。其实这便是我们绘画的本意了。”[1]
期刊
摘 要:高校通识课教育结合基于LMS的SPOC,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如书法鉴定课程中的审美模块,对于打破目前高校通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单一、扁平的美育教育有一定的正面作用。通过相关文献和书写经验剥离出形式美的规律,阐释中国历代文人独特审美观念,以及与“立德树人”息息相关的审美评价标准,构建较为多元、开放和立体的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审美教育体系,培养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刻认同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期刊
摘 要: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海洋赋予了福建海纳百川的气度和灵动的气质。经过唐代和两宋时期的发展,明清时期的福建书画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谓名家荟萃。明末清初,许多书画名家因不甘当满洲顺民,避入金门、厦门,并有多人随着1684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而迁往台湾,他们对祖国大陆的书画艺术在台湾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明清时期;福建;台湾;书画  谈到闽台两地的书画渊源,首先就要了解福建和台湾
期刊
摘 要:文物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遗存,也是一个博物馆生存的物质基础和业务工作的根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博物馆文物保护中来。文章首先阐述新时期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石刻文物三维数字化扫描工作进行了概述,最后探讨石质文物三维数字化扫描成果在博物馆业务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文物保护;数字化;保管;科学研究;社会教育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沥海所为例,对明代千户所的布防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明代沥海所的海防体系、选址特点、防御工程、空间布局、沥海所与百沥海塘的关系等,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沥海所保护措施和建议,在古城复兴的前提下进行整体保护。文章对沥海所的军事设施和空间布局进行了重点阐述,军事设施包括沥海所城(防御工程系统),辖台、烽侯(报警系统),巡检司(巡检系统),关隘防御(点状设防);空间布局着眼于防御层级的组成、
期刊
摘 要:朵桥傅家营建的聚奎楼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闽南建筑与土楼建筑的典型结合。它凝聚着一个传统中国家族如何从地方弱族发展成为望族的历史。然而因无相关的文献资料记载,使这一段历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2010年三方墓志铭的出土为它提供了实物资料,揭开了朵桥傅家发家历史的神秘面纱。由此可见,出土文物在地方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家族;发家史;传说;墓志铭  聚奎楼也称银青东庄,位于福
期刊
摘 要:厦门港毗邻泉州港。在元朝的历史中,厦门港口发展缓慢。文章旨在分析厦门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追溯历史、分析资料,探讨清代厦门港口的兴起和陶瓷贸易交流的重要历史依据。  关键词:清代;陶瓷出口;厦门港;地理位置  厦门作为沿海地区,是闽南地区非常重要的海運和陆运交通枢纽。厦门港地处福建省东南的厦门市和漳州市,位于九龙江入海口,东侧靠近太平洋;港口向北可以到达宁波、上海和天津,之后还可以通往日本和
期刊
摘 要:自身的积累与完善得益于每日的修身养性,修身亦是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基础。晚清历史人物曾国藩在做学问和接人待物方面,都淋漓尽致展现出修身养性的美好德行。在培养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曾国藩的修身思想对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曾国藩;修身思想;修身方法;《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中国晚清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著名学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后人对他的评价可谓仁者见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