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选,厚积,妙仿,写出精彩作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反映学生语言表达阅读技巧、生活体验、人生感悟及审美能力技能的重要形式,而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实在令人有些不能满意。一篇作文语言干瘪,枯燥无味,毫无文采。谈及原由,现在的学生由于生活空间狭窄,失去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作文无课外阅读做支撑,又失去了与生活的联系,以至于无感可发,无情可抒,只能无病呻吟,那么,应当怎样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巧选范例,提高造句水平
  文章由段落组成,段落由句子组成,首先我们可以选一些书上的精彩的语句,让学生进行练习。比如,《桂林山水》一课,文笔优美,学生以此为例,仿写出燕子掠过水面的早春美景,非常有文采。
  其次选择不同的句式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一种句式有一种表达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感叹句抑或是反问句,长句抑或是短句…….例如<<秋天的怀念>>一课,可以与学生讨论一下:为什么作者爱用大段的排比句,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发现大段的排比句更便于作者抒发深深的感情.讨论过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诸如此类的训练就可以让学生的语言“动”起来,“活|”起来。
  最后要注意加强修辞训练。“文欲惊人词欲巧”。语言优美而整齐是作文美的标志之一。用比喻化抽象为形象,文采顿生;用排比,句式整齐,气势恢宏;用疑问,设置悬念,引人深思…….每一种修辞都有独特的优势。平常老师可借助课文有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先单独训练,再综合运用,逐渐的学生就能写出精美的语段。
  二、厚积薄发,提供源头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语言材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空有一腔心事却不知该用何种语言来表达是我们学生写作时面临的通病。如何使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呢?那就要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1.可以大胆开设阅读课。
  笔者每周都抽出两节正课作为阅读课。第一节让学生到学校阅览室自由阅读,边阅读边写读书笔记。第二节让学生进行小组或班级内的交流。同学之间相互介绍好书,交流思想。经过此项练习,学生的写作眼界明显开阔了,对生活也有了一些思索和感悟。
  2.做语言材料小卡片
  学生可随身准备一些小卡片,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广泛搜集诗词、谚语、格言、对联、民间传说故事、热点问题、名人名言等,并将这些卡片经常翻阅,熟读成诵,当然,背的越多越好。一旦写作时,碰到符合语境的材料,自然能够信手拈来。
  比如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词既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学生通过化用诗词,直接进入语言艺术的制高点,既暗合文章的内在旨趣,又浸透着浓郁的书卷气息,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捷径。
  多背名言名句,对于提高作文水平也大有好处。“片言可以明百意”。名言警句意深远,耐人寻味,不失时机的引用和化用名言,会让文章增添几分深刻性。
  作文,要做到字字珠玑确实不易,尤其是考场作文,时间短,任务紧。不过巧妙的化用诗词,引用几句名言,编写出一段妙语,却也并非难事。只要注意了平时的积累。自然手到擒来。写作时要力求在理性的思辨中反映人的价值取向,高扬美好的人文精神。
  3.不可忽视课外读本
  读本上选的文章,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它们以生动的笔触,独特的构思以及充满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内容,容继续性、抒情性、议论性为一体,教师可配合课本精心挑选一些单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并可联系社会说说感受,谈谈看法。例如《家乡美》一单元,有空灵的,有现实的,学生由此就想到了小时候的青山绿水,想到了现在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水横流,激动之余,一个个奋笔疾书,写出了一篇篇饱含真情的文章。
  三、学习示例,提升写作技巧
  选取一些故事式的作文,随笔式作文,评论式作文,对话式作文,剧组式作文的优秀示例印发给学生,先引导学生朗读,感知文章特色与写作技巧,剖析文章结构,并设计作文训练,可让学生依照示例结构写出文章,经过不断的强化训练,学生将常规的写作模式,写作思路,写作方法烂熟于心,才有可能构思出新的表达途径,写出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比如记叙文要训练学生以其曲折的情节和动人的故事来取胜。古典小说中的“巧设悬念法”,“草灰蛇线法”都可以作为示例让学生模仿一下。
  再比如散文训练。优秀的散文可分为三种。一种以华美的詞句显露;见文见情,文情并茂;二是以实在的志趣见长,内涵充实,达情达理;三是以普通的生活情趣取胜,广征博采,引人入胜。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不同的类型让学生加以训练。
  其它的像议论文,要选取那些见解深刻,思路清晰的文章。例文一定要辩证用笔,分层论证,例证结合。只有辩证用笔让才能让学生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观点与话题,做到把握到位,领悟深刻,逻辑严密,它着眼的是论述的深度;分层论证就是能从几个方面去论述。选例文时要选取那些有分论点的文章,这样论述才能更管饭,更立体。例证结合的文章往往气势恢宏,铿锵有力。选取此类文章尽行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论述力度。
  寓言体,书信体,故事新编体等文体,每年的中考作文都有优秀的例文,可以让学生学习模仿,但也要因人而异。例如寓言体适合有独特视角的同学练习;书信体因为可以拉近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容易煽情,容易表达自我,比较适合感情细腻的同学进行练习;故事新编体可以说是旧瓶装新酒,它适合有一定历史基础,喜爱古典文学作品的同学进行练习。
  总之经过巧选,厚积,妙仿三步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必将逐渐摆脱思维定式,拓宽写作思路,写出文采斐然,文辞优美,文调高雅的文章。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学生作文内容假、大、空。“真情是作文的生命”。培养他们写出真情实感不容忽视,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辅导。一是引导,引导他们用心观察生活,注意细节与场面描写。二是允许说实话,尊重他们的个性,理解他们让他们毫无顾忌的敞开心扉,流露真性。三是鼓励。发现有真情实感的学生作文,真诚地表扬。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观察生活 敞开心扉 真情实感  在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摘要】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不爱英语,感觉上英语课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敷衍。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热爱,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们在快乐的课堂上开心地学习。  【关键词】快乐开心学英语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对于学生们来说,主动比被动的效果好得太多了,尤其对于小学的学生更是如此。小学英语
在房屋建筑的过程中,外墙问题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建筑工程项目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和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
“分析结构思路类”试题在近年的高考语文阅读中出现频率较高,此类试题与考纲中“把握作者思路,分析文章结构”考点相对应,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按照分析对象分类,题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按线索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一类是分析文章开头句段、过渡句段或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文章的思路是指文章的脉络,因为文章的脉络是作者思路的直接体现。文章的思路大致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在反映过程的叫
【摘要】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智力 创新 思维 探索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
【摘要】多年的语文教学,我发现有不少学生恐惧作文,究其原因有两点:学生们不善观察生活,缺乏写作技巧,为使学生写作文“心灵手更巧”,我尝试了以下四种方法:一、处处留心皆学问。如全面观察,用心感受。二、准确下笔。如白描练习、细描练习。三、勤。如勤读勤写。四、创新。  【关键词】作文教学心灵手巧留心观察准确下笔勤读勤写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写作提出了如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因此,很多教师开始突破课本的局限,渐渐将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带入课堂,实现常规媒体和现代化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多的媒体,教师到底是注重“好看”还是“好用”呢?  一、好看——吸引注意力  1.“好看”的导入  现代媒体利用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资源,可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重感官,适应
针对铅锌冶炼—烧结工艺过程,提出一种集成的烧结终点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具有自适应能力和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烧结终点预测模型,然后利用总结专家知识和操
概述了国内外烧结永磁铁氧体产业发展动态,主要介绍了预烧料生产技术,亚微细晶粒制粉技术,及高密度、高取向度获得技术。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预烧料产量已占世界第一位,高档
朗读是培养语感,发展语言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朗读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孩子们读书方法、调动起内心的读书欲望,发展语言,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愉悦地朗读。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读书。  1、教学环节别开生面,激发朗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首先要对教学活动有激情,思维才会更加活跃,朗读效果才会明显。我常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