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历史的学习主要靠教师在课堂上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了解历史,在每节课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作为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里面包括表扬和批评的策略、引发所有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策略、强调合作学习的策略、教师积极期望的策略等等,都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激励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激励策略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在初中生面前,他们既新奇又紧张,教师在学生系统地学习历史的初始阶段,应该把学生引入历史这座神圣的殿堂,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场所,历史教师该采取何种激励策略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呢?
一、 引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动机的策略
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正如奥苏贝尔所说的:"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动机可以增强行为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
1、分析学习动机低落的原因,对症下药。
一般说来,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其他科目的学习负担太重;(2)教师授课不得法(3)学习不得法(4)课堂学习效率低。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习动机
实践表明,如果教师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也会加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可以加强目的教育,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己才能的学习目标。这一策略在初中低年级特别行之有效。其次,以鼓励为主,让学生经常得到学习结果的反馈,建立奖励为主的学习制度,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第三,授课手段和教学法不应该单一,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改变授课方式,不应该所有的课型都采用一种教学法。第四,教师的素质要高,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和研究,提高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水平。
3、灵活机智的评价标准
"如果学生无论怎么做都不能获得满分的话,那么他就不可能会有最大限度的学习动机。同样,如果学生的经验表明无论怎么努力也肯定会不及格时,他的学习动机基本上就没了。"(施良方 1999:24)。刚入门的学生我们教师尤其要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初中教师更要把握住这个度,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鼓励学生。
二、奖励或惩罚的策略
1、 奖励策略
阴国恩(1992)的实验发现,奖赏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并且有持久性。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尤其对那些低成就和力求避免失败的学生。教师的奖励方式很多,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在课堂上,比较简单易行并且行之有效的奖励方式使教师的口头表扬或点头、微笑等非言语性鼓励。
2、惩罚策略
惩罚的作用在于克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注意力涣散、拖沓、懒散和不努力,让学生努力去避免惩罚,从而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但是惩罚的频繁使用会使学生焦虑不安,影响其学习效率,从而引起学生的敌对情绪,造成自暴自弃的结果。所以惩罚手段不可经常使用,应该以不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和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
3、 如何选择奖励还是惩罚
奖励和惩罚的副作用在于,受奖励引诱或者惩罚威胁的学生只是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而不能体会其意义所在。同时,年龄、性别、学习水平不同,对待表扬与批评的态度也不同。一般说来,对女生表扬比批评有效,对男生,批评似乎比表扬作用更大;低年级学生正面鼓励比批评有效;表扬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作用更大,而批评对优秀学生作用更大。
总之,只有学生认为如果他们投入适当的努力,就有机会获得奖赏时,奖励才是有效的激励因素。
三、 调动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
我们知道,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不感兴趣的学科。日本的木村先生曾对394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造成不擅长学科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能力较低,其次是失败而产生的自卑感,再次就是教师的影响、适应性差等。
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首先,与这部分学生形成密切的师生关系,也就是所谓的攻其心为上策。
第二,引导兴趣,发现他们的现有兴趣,逐步地向学习历史的兴趣方面引导。比如,喜欢足球的和他们谈英国足球,喜欢篮球的和他们聊美国篮球,喜欢电脑的和他们侃比尔·盖茨,这些人和事都涉及到历史文化,慢慢引导其对历史的兴趣。第三,及时鼓励,消除自卑感,对学生的所作所为给与充分的肯定,这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短时间内取得的进步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教师一定要维护他们比较脆弱的学习热情。
第四,指导其学法
这部分学生之所以落后于别人,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学不得法。因此教师必须知道他们的学习的策略。
四、课堂上强调纯粹的合作学习方式
随着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创新,"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正日益受人们的关注。新课程也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已是历史课堂教学激励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历史故事回放
在教室内开设一个新闻栏,让学生搜集他们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抄到"新闻栏"上,与大家共享。
2、小组学习方式
根据所学内容的数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将不同的学习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小组的同学,可分配相同的学习任务
学生按照小组,做学习任务的"连锁汇报"
五、积极的教师期望
课堂上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期望是影响课堂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1、在客观基础上的积极期望
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力,从而造成教师期望目标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之间的必要张力与冲突,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向更高水平的目标发展提供动力。
2、 始终以教学为主要职责,倾注教师的良好的情感与真诚爱心
初中学生,他们已经没有了小学生那种对教师的盲目的崇拜,他们学会了思考。对他们而言,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学会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教学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完成教学目标,所以要避免空洞的说教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让他们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地内华和实现良好的教师期望。
3、 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
即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结语:
在班级授课制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中,讲授法占据统治地位。同是讲授,采取不同的课堂激励策略的教师会取得不同效果。一位热爱学生、教态优美、具有强大感染力个性,并通过有力的讲演、姿态和信赖的眼神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积极评价的教师,肯定比冷淡学生、讲课有气无力,对学生的反应视而不见甚至作出消极评价的教师,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课堂激励策略发挥的程度如何,是制约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J·布鲁菲著,陆怡如译 激发学习动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施两方、崔允漷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黄甫全、王本陆 现代教学论学程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Debra J·Marzano & Jane E·Pollock著,张新立译 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5]阴国恩 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作者简介:王彦平、女、1971年6月出生于山东烟台,现为山东省烟台四中初中部历史教研组组长,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历史教学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激励策略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在初中生面前,他们既新奇又紧张,教师在学生系统地学习历史的初始阶段,应该把学生引入历史这座神圣的殿堂,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场所,历史教师该采取何种激励策略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呢?
一、 引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动机的策略
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正如奥苏贝尔所说的:"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动机可以增强行为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
1、分析学习动机低落的原因,对症下药。
一般说来,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其他科目的学习负担太重;(2)教师授课不得法(3)学习不得法(4)课堂学习效率低。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习动机
实践表明,如果教师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也会加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可以加强目的教育,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己才能的学习目标。这一策略在初中低年级特别行之有效。其次,以鼓励为主,让学生经常得到学习结果的反馈,建立奖励为主的学习制度,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第三,授课手段和教学法不应该单一,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改变授课方式,不应该所有的课型都采用一种教学法。第四,教师的素质要高,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和研究,提高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水平。
3、灵活机智的评价标准
"如果学生无论怎么做都不能获得满分的话,那么他就不可能会有最大限度的学习动机。同样,如果学生的经验表明无论怎么努力也肯定会不及格时,他的学习动机基本上就没了。"(施良方 1999:24)。刚入门的学生我们教师尤其要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初中教师更要把握住这个度,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鼓励学生。
二、奖励或惩罚的策略
1、 奖励策略
阴国恩(1992)的实验发现,奖赏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并且有持久性。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尤其对那些低成就和力求避免失败的学生。教师的奖励方式很多,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在课堂上,比较简单易行并且行之有效的奖励方式使教师的口头表扬或点头、微笑等非言语性鼓励。
2、惩罚策略
惩罚的作用在于克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注意力涣散、拖沓、懒散和不努力,让学生努力去避免惩罚,从而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但是惩罚的频繁使用会使学生焦虑不安,影响其学习效率,从而引起学生的敌对情绪,造成自暴自弃的结果。所以惩罚手段不可经常使用,应该以不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和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
3、 如何选择奖励还是惩罚
奖励和惩罚的副作用在于,受奖励引诱或者惩罚威胁的学生只是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而不能体会其意义所在。同时,年龄、性别、学习水平不同,对待表扬与批评的态度也不同。一般说来,对女生表扬比批评有效,对男生,批评似乎比表扬作用更大;低年级学生正面鼓励比批评有效;表扬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作用更大,而批评对优秀学生作用更大。
总之,只有学生认为如果他们投入适当的努力,就有机会获得奖赏时,奖励才是有效的激励因素。
三、 调动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
我们知道,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不感兴趣的学科。日本的木村先生曾对394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造成不擅长学科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能力较低,其次是失败而产生的自卑感,再次就是教师的影响、适应性差等。
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首先,与这部分学生形成密切的师生关系,也就是所谓的攻其心为上策。
第二,引导兴趣,发现他们的现有兴趣,逐步地向学习历史的兴趣方面引导。比如,喜欢足球的和他们谈英国足球,喜欢篮球的和他们聊美国篮球,喜欢电脑的和他们侃比尔·盖茨,这些人和事都涉及到历史文化,慢慢引导其对历史的兴趣。第三,及时鼓励,消除自卑感,对学生的所作所为给与充分的肯定,这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短时间内取得的进步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教师一定要维护他们比较脆弱的学习热情。
第四,指导其学法
这部分学生之所以落后于别人,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学不得法。因此教师必须知道他们的学习的策略。
四、课堂上强调纯粹的合作学习方式
随着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创新,"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正日益受人们的关注。新课程也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已是历史课堂教学激励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历史故事回放
在教室内开设一个新闻栏,让学生搜集他们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抄到"新闻栏"上,与大家共享。
2、小组学习方式
根据所学内容的数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将不同的学习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小组的同学,可分配相同的学习任务
学生按照小组,做学习任务的"连锁汇报"
五、积极的教师期望
课堂上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期望是影响课堂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1、在客观基础上的积极期望
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力,从而造成教师期望目标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之间的必要张力与冲突,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向更高水平的目标发展提供动力。
2、 始终以教学为主要职责,倾注教师的良好的情感与真诚爱心
初中学生,他们已经没有了小学生那种对教师的盲目的崇拜,他们学会了思考。对他们而言,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学会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教学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完成教学目标,所以要避免空洞的说教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让他们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地内华和实现良好的教师期望。
3、 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
即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结语:
在班级授课制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中,讲授法占据统治地位。同是讲授,采取不同的课堂激励策略的教师会取得不同效果。一位热爱学生、教态优美、具有强大感染力个性,并通过有力的讲演、姿态和信赖的眼神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积极评价的教师,肯定比冷淡学生、讲课有气无力,对学生的反应视而不见甚至作出消极评价的教师,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课堂激励策略发挥的程度如何,是制约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J·布鲁菲著,陆怡如译 激发学习动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施两方、崔允漷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黄甫全、王本陆 现代教学论学程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Debra J·Marzano & Jane E·Pollock著,张新立译 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5]阴国恩 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作者简介:王彦平、女、1971年6月出生于山东烟台,现为山东省烟台四中初中部历史教研组组长,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历史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