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在高职课程《电工技术》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本课程项目化教学的项目选择、实施方案、评价方式等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项目化;电工技术;高职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養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这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应该引入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正是为了顺应现在职业教育这一培养目标,同时也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以实践为主线,培养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院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而且,很多学生进入高职学习后,出现了厌学、逃课、上课不专心等消极现象,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高职的学生,对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感觉很吃力,另一方面,感觉不贴近实际,因此学习兴趣不高。但是他们对形象的知识很感兴趣,并且喜欢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很容易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
因此,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程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我院学生的现状,我们得出了电工技术这门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以实践为主线,培养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可以淡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差异,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电工技术的应用知识。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我院投资30万元改造的基础电工实训室和投资100万元建设的现代电气实训室,满足了本课程的实训条件,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把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需要的就业技能。这样的改革不仅符合学生的学情,也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教学
电工技术是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适用于多个专业的课程。电工技术对学生电气线路的安装与分析、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修能力的培养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跳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影响着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
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一般认为任何一个项目,只要有利于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都可以作为项目,小项目或较为简单的项目更有利于教学。由于学生一般在实训室完成课程的教学,而来源于企业的教学项目往往比较庞大,而且工作环境是实训室无法创造的。这样的教学不能让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况且实践中往往不可能从企业中获得足够的、合适的教学项目。因此,教学项目有时也可采用模拟项目,同样也能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通过教研与实践,根据现有的实训环境,我们设计了涵盖电工技术课程全部知识点与技能的七个教学模块,七大模块分别是:常用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工初级考证模块、电工中级考证模块、典型机床电气线路分析与故障排除、位置控制模块、高级电工模块。这七个模块涵盖了电工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初、中、高级知识点与技能要求。其中,最后一个模块高级电工模块的内容会在后续课程工业现场组态与控制技术中学习,在电工技术中只是略作介绍,以便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以体现这门课程的专业特色。
采用项目教学法的《电工技术》,教学过程全部集中在基础电工实训室和现代电气实训室中完成,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任务为载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下面以铣床电路故障检测与排除为例,说明本课程教学实施的步骤。
1.项目分析。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项目任务,如铣床电路故障的检测与排除。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项目涉及的知识点,由于铣床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可让学生到金工实训课堂去观察铣床是如何工作的。通过学生对铣床工作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铣床电路的各部分组成、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的测量与分析等的知识。通过项目分析,学生明确了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们觉得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2.制定计划。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铣床电路故障的检测与排除可以由多种方法实现,例如电阻法、电压法等。教师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和分析,这样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因此,在制定计划时,教师要先介绍一种或几种分析和推理,抛砖引玉,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实施计划。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计划,教师负责全程指导。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由教师根据知识点集中讲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普遍的难题,教师进行操作示范。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虽然他们各自完成任务,但是仍然要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4.检查评估。每个项目结束后,采用小组互评、自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①互评:学生之间对在完成任务或项目的过程中工作的责任心、职业素质、知识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表现,给出评价结果。②自评:在互评的基础上,对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正确的评价。③师评: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前面的自评和小组互评,每人基本上可以得到较正确的评价结果,教师主要是根据前面的评价再加上自己的了解进行总结,首先肯定成绩,肯定进步,最后提出希望。
5.总结归纳。当教师引领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后,对于在完成项目任务中所用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具有一定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并整理操作要领、能力要素、项目开发要点等,使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总结时应该鼓励学生去拓展项目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虽然这些在这个项目里没有涉及到,但是并不代表不重要,也不意味着不常用。这样,就解决了项目化中涉及知识面不广的问题。
四、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在《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知识的掌握程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比项目化之前,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到课率也有一定增长,学生上课睡觉开小差的现象明显减少。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程后感到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而是工程素质,这对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丁振华. 高职“电工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研究[J]. 职教通讯,2012,(36):13-16.
[2]沈凯. 浅谈基于工作情境的《电路与电工技术》项目教学法[J]. 科技信息,2009,(35):322+302.
[3] ]严美娴. 浅谈电工技术实训课程教学[J]. 成功(教育),2009,(11):245.
作者简介:
赵佳萌(1985—),女,汉族,云南腾冲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关键词】项目化;电工技术;高职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養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这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应该引入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正是为了顺应现在职业教育这一培养目标,同时也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以实践为主线,培养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院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而且,很多学生进入高职学习后,出现了厌学、逃课、上课不专心等消极现象,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高职的学生,对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感觉很吃力,另一方面,感觉不贴近实际,因此学习兴趣不高。但是他们对形象的知识很感兴趣,并且喜欢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很容易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
因此,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程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我院学生的现状,我们得出了电工技术这门课程项目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以实践为主线,培养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可以淡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差异,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电工技术的应用知识。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我院投资30万元改造的基础电工实训室和投资100万元建设的现代电气实训室,满足了本课程的实训条件,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把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需要的就业技能。这样的改革不仅符合学生的学情,也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教学
电工技术是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适用于多个专业的课程。电工技术对学生电气线路的安装与分析、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修能力的培养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跳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影响着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
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一般认为任何一个项目,只要有利于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都可以作为项目,小项目或较为简单的项目更有利于教学。由于学生一般在实训室完成课程的教学,而来源于企业的教学项目往往比较庞大,而且工作环境是实训室无法创造的。这样的教学不能让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况且实践中往往不可能从企业中获得足够的、合适的教学项目。因此,教学项目有时也可采用模拟项目,同样也能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通过教研与实践,根据现有的实训环境,我们设计了涵盖电工技术课程全部知识点与技能的七个教学模块,七大模块分别是:常用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工初级考证模块、电工中级考证模块、典型机床电气线路分析与故障排除、位置控制模块、高级电工模块。这七个模块涵盖了电工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初、中、高级知识点与技能要求。其中,最后一个模块高级电工模块的内容会在后续课程工业现场组态与控制技术中学习,在电工技术中只是略作介绍,以便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以体现这门课程的专业特色。
采用项目教学法的《电工技术》,教学过程全部集中在基础电工实训室和现代电气实训室中完成,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任务为载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下面以铣床电路故障检测与排除为例,说明本课程教学实施的步骤。
1.项目分析。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项目任务,如铣床电路故障的检测与排除。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项目涉及的知识点,由于铣床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可让学生到金工实训课堂去观察铣床是如何工作的。通过学生对铣床工作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铣床电路的各部分组成、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的测量与分析等的知识。通过项目分析,学生明确了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们觉得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2.制定计划。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铣床电路故障的检测与排除可以由多种方法实现,例如电阻法、电压法等。教师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和分析,这样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因此,在制定计划时,教师要先介绍一种或几种分析和推理,抛砖引玉,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实施计划。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计划,教师负责全程指导。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由教师根据知识点集中讲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普遍的难题,教师进行操作示范。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虽然他们各自完成任务,但是仍然要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4.检查评估。每个项目结束后,采用小组互评、自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①互评:学生之间对在完成任务或项目的过程中工作的责任心、职业素质、知识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表现,给出评价结果。②自评:在互评的基础上,对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正确的评价。③师评: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前面的自评和小组互评,每人基本上可以得到较正确的评价结果,教师主要是根据前面的评价再加上自己的了解进行总结,首先肯定成绩,肯定进步,最后提出希望。
5.总结归纳。当教师引领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后,对于在完成项目任务中所用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具有一定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并整理操作要领、能力要素、项目开发要点等,使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总结时应该鼓励学生去拓展项目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虽然这些在这个项目里没有涉及到,但是并不代表不重要,也不意味着不常用。这样,就解决了项目化中涉及知识面不广的问题。
四、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在《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知识的掌握程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比项目化之前,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到课率也有一定增长,学生上课睡觉开小差的现象明显减少。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程后感到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而是工程素质,这对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丁振华. 高职“电工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研究[J]. 职教通讯,2012,(36):13-16.
[2]沈凯. 浅谈基于工作情境的《电路与电工技术》项目教学法[J]. 科技信息,2009,(35):322+302.
[3] ]严美娴. 浅谈电工技术实训课程教学[J]. 成功(教育),2009,(11):245.
作者简介:
赵佳萌(1985—),女,汉族,云南腾冲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高等职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