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的轻武器射击教员,主要承担所在学院外训队的轻武器特种射击教学任务。为适应当前特种作战,尤其是反恐作战任务的需要,从2004年开始,他们对轻武器特种射击课的教学内容、目标设置、方法手段及评估标准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尝试。整个射击过程都贯穿着对付目标 “绝对快,力求准”的思路,把强化对特种兵“三快”(发现目标快、判定距离快、据枪瞄准击发快)和处置能力作为对射手考察的重点。这里对来稿的部分内容进行选刊,介绍给广大从事特警射击工作的同仁及军事爱好者。
传统意义上的步枪射击,注重的是对士兵射击精度的培养,虽然在步枪应用射击阶段也讲求“快”,但从根本上没有脱离按“纲”施训的框框。但是特种射击则不同,因担负任务的“特”,故在目标设置、情况设想及处置方法上与传统步枪射击有所不同。
那么,什么是特种射击呢?简单地说,就是特种兵在不同的地形和气象条件下所进行的、以特种作战为战术背景的实弹射击。它要求特种兵要学会在多种复杂条件下使用步枪对不同目标快速、准确射击,其目的是提高特种兵适应特种作战需要的射击本领。
步枪特种射击之特点
目标类型多、射击难度大 特种射击所对付的既可能是有生目标,也可能是车辆的轮胎、发动机、油箱;既可能是单个目标,也可能是多个目标;既可能是大目标(如高1m,宽0.5m的身靶),也可能是小目标(如有效区长、宽仅约0.3m 的人质靶、车底部靶、轮胎靶等)。因而,要求射手需具备对多种类型目标的射击技能。
目标出现突然,暴露时间短 目标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现,对射手来说是未知的。此外,目标暴露的时间也非常短暂,如美军在对特种兵进行实弹射击评价时就明确规定:目标显示的时间最长为5秒,最短1秒。要求射手对稍纵即逝的目标要始终掌握一个 “快” 字,即发现目标快、判定距离快、据枪瞄准击发快,力争做到先敌开火。
目标距离不固定,瞄准点选择难 目标可能远在数百米之外,也可能近在咫尺;可能需要精确射击,也可能只要概略射击。因而要求射手必须学会在不同距离上对各种目标选择适当的瞄准点。
变换射击姿势多,体力消耗大 根据目标出现的突然性、暴露时间的短暂性及距离不固定性等特点,射手应尽量利用地形、地物,采取适当的射击姿势,做到击发“绝对快、力求准”。
步枪特种射击情况设置
特种射击主要是以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企图驾车逃向敌对国家为战术背景来设置的,具体情况设想如下:
情况之一:特种队员接到命令:数十分钟前,一小撮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企图利用树林作掩护驾车越出国境。特种队员受命后,采用擎枪(或其他姿势)的方法搜索前进,突然发现恐怖分子驾驶的车辆,便迅速利用地形(射击姿势应依据地形选择),以精确射击的方式击毙敌驾驶员,击毁车辆轮胎(靶形为模拟汽车驾驶员及模拟汽车轮胎靶各一个)。
情况之二:车辆轮胎被击毁后,恐怖分子下车逃走,特种队员采用下枪的持枪(或其他姿势)方法快速向前运动,发现两名恐怖分子已接近国境线,特种队员以矮墙为掩护采用跪姿射击(亦可用其他射击姿势)的方式出枪射击(靶形为身靶两个)。
情况之三:特种队员继续搜索前进,发现一名恐怖分子在逃跑途中,特种队员利用就近的木桩为掩护,采取行进间短停顿射击(或其他姿势)的方法对敌射击(靶形为身靶一个)。
情况之四:有一名恐怖分子逃入汽车底部,特种队员利用围墙流水孔为掩护,采用侧身射(或仰姿射)的方式,对藏匿在汽车底部的恐怖分子实施射击(靶形为车身底部靶一个)。
情况之五:特种队员在行进途中突然与敌遭遇,为达到先敌开火之目的,采用抵近射击的姿势将敌消灭(靶形为身靶一个)。
情况之六:人质被成功解救后,特种队员掩护撤离,途中,发现一名恐怖分子利用门窗为掩护对特种队员实施射击,于是特种队员就近利用墙角以立姿据枪(或其他姿势)迅速对其实施射击(靶形为门窗靶一个)。
情况之七:特种队员以矮墙为掩护,采取曲身横向右移动的办法,运动至矮墙右侧,出其不意,对隐蔽在矮墙一侧的一名恐怖分子实施跪姿射击(靶形为矮墙一侧人体靶一个)。
特种射击的方法
战斗持枪方法
传统的步枪持枪方法,大多是手握护木(或提把)向前运动。这种方法机械而呆板,一旦遇到情况,不能马上出枪射击。而特种射击的步枪持枪方法,主要突出一个“快”字,因此,要在从发现(搜索)目标到响枪的过程中寻求一种最佳持枪方法。
根据摸索,步枪特种射击的战斗持枪方法可分为擎枪、下枪、抱枪、据枪等。
下面以国产95式自动步枪为例,对战斗持枪的方法和使用时机做以简要说明:
擎枪 可分为单手擎枪和双手擎枪。主要用于对敌顾虑不大或利用墙壁拐角处射击时采用。其动作要领:枪口向上,右手正握握把,手约与肩同高,右大臂里合,左手自然下垂,身体呈立姿或跪姿行动状态(双手擎枪时,左手托握小握把,其他要领同单手擎枪)。
下枪 下枪也称为枪口向下持枪,主要用于对敌方顾虑较大、快速向前运动时采用。其动作要领:目视前方,右手握握把,左手托握枪的护木(或小握把),双手合力将枪口指向前下方45°,枪托顶于肩窝处,双腿微屈,呈侧弓步或马步前进。
抱枪 主要用于射击时收枪、滚翻和乘车时采用。其动作要领:双手将枪抱于胸前,左手托握枪护木,右手握握把,枪口指向左肩斜上方约45°。
据枪 据枪是在发现敌人行动和向目标逼近及掩护撤退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行动中只要感受到周围有危险,一般均应采用此姿势。其动作要领是:右手握枪的握把,小臂自然抬起;左手握护木(或小握把),小臂尽量里合于枪身下方,双手正直向后用力,使枪托抵于肩窝,枪口指向目标,运动时枪身要稳,双眼始终盯着枪口所指向的目标,随时准备射击。
特种射击的动作
在继承传统射击动作,如卧姿射、跪姿射、立姿射、短停顿射、抵近射等的基础上,根据特种射击目标多样性的特点,应增加侧身射、仰姿射及双腿跪姿射等。
侧身射击 此动作是射手以水泥管道等做掩护,或者当发现敌以洞穴、车辆底部等向射手射击时所所采用的一种射击姿势。其动作要领:按卧倒的动作要领侧卧后,右手将枪向右方送出,左手回接护木(或小握把),两腿呈剪刀状,右手握握把,使枪身与地面保持平行,指向目标,果断击发。
仰姿射击 此动作是对付楼顶、天花板或侧上方之敌时所采用的一种射击姿势。其动作要领:持枪向前跃进中,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身体重心移至左腿,迅速下蹲,右脚外侧着地向右前铲出,身体微向右倾斜,按右大腿外侧、右臀部、右大臂外侧的顺序着地,并支撑身体。右手握握把,左手握枪的护木(或小握把),头部微勾起,眼睛通视缺口指向目标。
双腿跪姿射击 此动作是在跃进中突然遇到1m左右的矮墙、弹坑或墙角时所采用的一种射击姿势。其动作要领:持枪向前跃进中,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在右脚跟上的同时,身体重心微向后移,双膝着地,脚背略贴地面,臀部坐于脚跟处,呈射击姿势。
训练实施方法
射手在出发地先装枪弹,按指挥员的口令前进15~20m,目标出现,射手自行射击。目标出现的距离、方向、顺序应临时确定;每种目标射击完毕自行搜索前进,目标随机出现,射手自行观察射击,2分钟内射击完毕。
步枪特种射击训练一共设置7组9个目标,各组目标显示的时间均不超过 5秒,射手使用20发弹,可灵活采用任何射击姿势,以能够“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为最终目的,主要突出一个“快”字,在“快”中求准。命中5个以上目标为合格。

传统意义上的步枪射击,注重的是对士兵射击精度的培养,虽然在步枪应用射击阶段也讲求“快”,但从根本上没有脱离按“纲”施训的框框。但是特种射击则不同,因担负任务的“特”,故在目标设置、情况设想及处置方法上与传统步枪射击有所不同。
那么,什么是特种射击呢?简单地说,就是特种兵在不同的地形和气象条件下所进行的、以特种作战为战术背景的实弹射击。它要求特种兵要学会在多种复杂条件下使用步枪对不同目标快速、准确射击,其目的是提高特种兵适应特种作战需要的射击本领。
步枪特种射击之特点
目标类型多、射击难度大 特种射击所对付的既可能是有生目标,也可能是车辆的轮胎、发动机、油箱;既可能是单个目标,也可能是多个目标;既可能是大目标(如高1m,宽0.5m的身靶),也可能是小目标(如有效区长、宽仅约0.3m 的人质靶、车底部靶、轮胎靶等)。因而,要求射手需具备对多种类型目标的射击技能。
目标出现突然,暴露时间短 目标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现,对射手来说是未知的。此外,目标暴露的时间也非常短暂,如美军在对特种兵进行实弹射击评价时就明确规定:目标显示的时间最长为5秒,最短1秒。要求射手对稍纵即逝的目标要始终掌握一个 “快” 字,即发现目标快、判定距离快、据枪瞄准击发快,力争做到先敌开火。

目标距离不固定,瞄准点选择难 目标可能远在数百米之外,也可能近在咫尺;可能需要精确射击,也可能只要概略射击。因而要求射手必须学会在不同距离上对各种目标选择适当的瞄准点。
变换射击姿势多,体力消耗大 根据目标出现的突然性、暴露时间的短暂性及距离不固定性等特点,射手应尽量利用地形、地物,采取适当的射击姿势,做到击发“绝对快、力求准”。
步枪特种射击情况设置
特种射击主要是以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企图驾车逃向敌对国家为战术背景来设置的,具体情况设想如下:
情况之一:特种队员接到命令:数十分钟前,一小撮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企图利用树林作掩护驾车越出国境。特种队员受命后,采用擎枪(或其他姿势)的方法搜索前进,突然发现恐怖分子驾驶的车辆,便迅速利用地形(射击姿势应依据地形选择),以精确射击的方式击毙敌驾驶员,击毁车辆轮胎(靶形为模拟汽车驾驶员及模拟汽车轮胎靶各一个)。
情况之二:车辆轮胎被击毁后,恐怖分子下车逃走,特种队员采用下枪的持枪(或其他姿势)方法快速向前运动,发现两名恐怖分子已接近国境线,特种队员以矮墙为掩护采用跪姿射击(亦可用其他射击姿势)的方式出枪射击(靶形为身靶两个)。
情况之三:特种队员继续搜索前进,发现一名恐怖分子在逃跑途中,特种队员利用就近的木桩为掩护,采取行进间短停顿射击(或其他姿势)的方法对敌射击(靶形为身靶一个)。

情况之四:有一名恐怖分子逃入汽车底部,特种队员利用围墙流水孔为掩护,采用侧身射(或仰姿射)的方式,对藏匿在汽车底部的恐怖分子实施射击(靶形为车身底部靶一个)。
情况之五:特种队员在行进途中突然与敌遭遇,为达到先敌开火之目的,采用抵近射击的姿势将敌消灭(靶形为身靶一个)。

情况之六:人质被成功解救后,特种队员掩护撤离,途中,发现一名恐怖分子利用门窗为掩护对特种队员实施射击,于是特种队员就近利用墙角以立姿据枪(或其他姿势)迅速对其实施射击(靶形为门窗靶一个)。
情况之七:特种队员以矮墙为掩护,采取曲身横向右移动的办法,运动至矮墙右侧,出其不意,对隐蔽在矮墙一侧的一名恐怖分子实施跪姿射击(靶形为矮墙一侧人体靶一个)。

特种射击的方法
战斗持枪方法
传统的步枪持枪方法,大多是手握护木(或提把)向前运动。这种方法机械而呆板,一旦遇到情况,不能马上出枪射击。而特种射击的步枪持枪方法,主要突出一个“快”字,因此,要在从发现(搜索)目标到响枪的过程中寻求一种最佳持枪方法。
根据摸索,步枪特种射击的战斗持枪方法可分为擎枪、下枪、抱枪、据枪等。
下面以国产95式自动步枪为例,对战斗持枪的方法和使用时机做以简要说明:
擎枪 可分为单手擎枪和双手擎枪。主要用于对敌顾虑不大或利用墙壁拐角处射击时采用。其动作要领:枪口向上,右手正握握把,手约与肩同高,右大臂里合,左手自然下垂,身体呈立姿或跪姿行动状态(双手擎枪时,左手托握小握把,其他要领同单手擎枪)。

下枪 下枪也称为枪口向下持枪,主要用于对敌方顾虑较大、快速向前运动时采用。其动作要领:目视前方,右手握握把,左手托握枪的护木(或小握把),双手合力将枪口指向前下方45°,枪托顶于肩窝处,双腿微屈,呈侧弓步或马步前进。
抱枪 主要用于射击时收枪、滚翻和乘车时采用。其动作要领:双手将枪抱于胸前,左手托握枪护木,右手握握把,枪口指向左肩斜上方约45°。
据枪 据枪是在发现敌人行动和向目标逼近及掩护撤退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行动中只要感受到周围有危险,一般均应采用此姿势。其动作要领是:右手握枪的握把,小臂自然抬起;左手握护木(或小握把),小臂尽量里合于枪身下方,双手正直向后用力,使枪托抵于肩窝,枪口指向目标,运动时枪身要稳,双眼始终盯着枪口所指向的目标,随时准备射击。
特种射击的动作
在继承传统射击动作,如卧姿射、跪姿射、立姿射、短停顿射、抵近射等的基础上,根据特种射击目标多样性的特点,应增加侧身射、仰姿射及双腿跪姿射等。

侧身射击 此动作是射手以水泥管道等做掩护,或者当发现敌以洞穴、车辆底部等向射手射击时所所采用的一种射击姿势。其动作要领:按卧倒的动作要领侧卧后,右手将枪向右方送出,左手回接护木(或小握把),两腿呈剪刀状,右手握握把,使枪身与地面保持平行,指向目标,果断击发。
仰姿射击 此动作是对付楼顶、天花板或侧上方之敌时所采用的一种射击姿势。其动作要领:持枪向前跃进中,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身体重心移至左腿,迅速下蹲,右脚外侧着地向右前铲出,身体微向右倾斜,按右大腿外侧、右臀部、右大臂外侧的顺序着地,并支撑身体。右手握握把,左手握枪的护木(或小握把),头部微勾起,眼睛通视缺口指向目标。

双腿跪姿射击 此动作是在跃进中突然遇到1m左右的矮墙、弹坑或墙角时所采用的一种射击姿势。其动作要领:持枪向前跃进中,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在右脚跟上的同时,身体重心微向后移,双膝着地,脚背略贴地面,臀部坐于脚跟处,呈射击姿势。
训练实施方法

射手在出发地先装枪弹,按指挥员的口令前进15~20m,目标出现,射手自行射击。目标出现的距离、方向、顺序应临时确定;每种目标射击完毕自行搜索前进,目标随机出现,射手自行观察射击,2分钟内射击完毕。
步枪特种射击训练一共设置7组9个目标,各组目标显示的时间均不超过 5秒,射手使用20发弹,可灵活采用任何射击姿势,以能够“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为最终目的,主要突出一个“快”字,在“快”中求准。命中5个以上目标为合格。